卖假鞋犯法吗莆田,卖假鞋犯法吗判几年
大家好,由投稿人傅钰来为大家解答卖假鞋犯法吗莆田,卖假鞋犯法吗判几年这个热门资讯。卖假鞋犯法吗莆田,卖假鞋犯法吗判几年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卖假鞋犯法吗莆田告诉对方是假鞋
近日,上海市金山区人民法院审结一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案件,两名被告因售假获利超75万元被判刑并赔偿品牌方70万元,为“知假售假”敲响法律警钟。
2023年5月至11月,被告人朱某在未经“斯凯奇”商标权利人授权的情况下,在广东租用两间仓库,大量购进假冒“斯凯奇”鞋子、鞋盒等,以代发形式向彭某等人销售。截至案发,朱某非法销售额达90余万元,获利70万元。在此期间,彭某则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二次销售,销售金额达40余万元,获利5万余元。
公安机关查获的“斯凯奇”鞋子、标签等
同年11月2日,朱某、彭某被公安机关抓获。公安机关在朱某的仓库中查获“斯凯奇”鞋子千余双以及包装袋、鞋盒、吊牌若干。朱某、彭某退缴了全部违法所得。
法院审理认为,朱某、彭某明知商品假冒仍销售,情节特别严重,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虽然两人退缴全部违法所得,并与品牌方斯凯杰美国公司达成民事赔偿协议(朱某赔50万元,彭某赔20万元),法院仍依法判处朱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70万元;彭某获刑三年、缓刑三年,罚金10万元。目前判决已生效。
检察官提醒:
在路边小店、网购平台、朋友圈经常能够见到花几十元、上百元就能买到价值几千元、上万元的名牌鞋子、服饰、包包。这种卖假货、高仿、A货的行为实际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既侵害了商标所有人的知识产权,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还破坏了商标管理制度,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销售假冒名牌商品不仅会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情节严重者还将承担刑事责任。
法条链接
《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原标题:《网店卖假鞋月入十万元?两男子获刑!》
栏目编辑:顾莹颖 图片来源:陆烨波 摄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赵菊玲 通讯员 李梦娜
卖假鞋犯法吗?
男子卖假冒“阿迪达斯”“耐克”鞋,一个月销售额达17万余元。近日,福建省福鼎市人民法院审结该起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案,判处被告人蔡某章有期徒刑一年二个月,缓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50000元。
2023年1月至2月间,被告人蔡某章在其经营的门店内,销售其从莆田进购的假冒“Adidas”“Nike”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共计177000元,违法所得共计50000元。2023年2月底,霞浦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该店进行检查,查扣假冒“Adidas”商标鞋子146双、衣服220件,假冒“Nike”商标运动鞋566双、衣服161件、裤子336条。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蔡某章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结合其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并参考所在社区评估意见等,遂依法作出以上判决。
作者:廖梦旖
来源: 中国法院网
卖假鞋犯法吗?为什么莆田不管
耐克?有!阿迪?有!斐乐?有!
案情回顾
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被告人成某在萍乡市内开设店铺销售假冒阿迪达斯、耐克、斐乐、匡威等注册商标的鞋。2022年6月8日,该店在萍乡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公安机关联合执法过程中被查获,现场查获假冒涉案名牌的鞋子340双以及账本等物品。经查,成某销售金额为130万元左右,查获的货值金额为3万元左右。
2022年7月19日,被告人成某被萍乡市公安局青山分局电话传唤到案。案发后,成某先后退缴非法获利23万元。
法院审理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成某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销售金额数额巨大,其行为构成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被告人成某认罪认罚,依法从宽处理;经民警电话传唤后自动到案,并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系自首,可以从轻处罚。退缴非法获利,酌情从轻处罚。鉴于被告人成某有上述法定、酌定从轻处罚情节,结合其认罪、悔罪态度和其居住地社区矫正机构出具的调查评估意见,可以对其宣告缓刑。综上,法院依法判处被告人成某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二十三万元,退缴违法所得予以没收。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一十四条 销售明知是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法官提醒
制假售假、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商标管理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作为消费者,应自觉抵制假冒伪劣商品,切勿贪图一时便宜而因小失大;作为市场经营主体,应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莫要为了谋取一时之利而制假售假。法网恢恢疏而不漏,市场经营主体应坚守诚信经营的底线,营造健康公平的市场环境。
作者:林 果
来源: 安源法院
卖假鞋犯法吗135元一双
将自产“假鞋”与二手“真鞋”拆分混搭后,采用“真鞋面”与“假鞋底”、“假鞋面”与“真鞋底”混合搭配的方式,试图“以假乱真”,并通过网络直播间售卖牟利;
没有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资质,却招募多名社会人员随机拨打电话、发布网络广告的方式招揽客户,并以“资深名师”的名义非法荐股骗取咨询服务费……
3月13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上海警方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并通报了上述两起案例。
真鞋假鞋拆解混搭售卖,3400余双假冒品牌运动鞋被查获
将自产“假鞋”与二手“真鞋”拆分混搭后,以所谓“限量款”“改装款”“定制款”为噱头,通过网络直播间售卖牟取不法利益。日前,上海警方侦破一起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案,全链条摧毁“设计仿制、拆解生产、多渠分销”制假售假犯罪团伙,抓获9名犯罪嫌疑人,查获假冒品牌运动鞋3400余双,涉案金额逾3000万元。
制作假鞋现场
2024年7月,上海市公安局杨浦分局接到市民徐先生报案称,其爱好收藏鞋款,之前在某承诺“官方正品”“假一罚三”的直播间,以1299元购买了某品牌“限定款”运动鞋。收到货后,徐先生发现这双鞋气味刺鼻,鞋面喷漆颜色不均匀,但鞋底的纹路、品牌标志却十分清晰,与正品无异,仔细查看后发现鞋面和鞋底拼接处有异常,怀疑自己买到假货,遂向警方报案。
仓库外堆积的假冒品牌运动鞋
接报后,警方将鞋品交由品牌方鉴定,发现此鞋竟是将“真鞋底”与“假鞋面”混搭的假冒品。杨浦警方随即开展深入侦查,从直播平台和网店入手,很快锁定了一个以犯罪嫌疑人郑某为首的制售假冒品牌运动鞋犯罪团伙,并组织警力赴外省市将其一网打尽。
经查,犯罪嫌疑人郑某原经营一家生产鞋底的公司,为牟取不法利益,自2024年2月起,以所谓“限量款、改装款、定制款”为噱头,生产、销售假冒品牌运动鞋,从而吸引消费力强且追求个性的专业爱好者。郑某指使其妻子龚某设计仿版鞋样、创作鞋款,委托曾某团伙采购品牌标识等原材料进行生产加工。为了扰乱买家视线,郑某指示曾某团伙将生产的“假鞋”与其低价购买来的二手“真鞋”进行拆分组装,采用“真鞋面”与“假鞋底”、“假鞋面”与“真鞋底”混合搭配的方式,拆底换皮、贴皮改色、喷涂,试图“以假乱真”。而犯罪嫌疑人谢某、黄某二人,则在明知郑某生产、销售的是假冒品牌运动鞋的情况下,根据郑某指令,分别负责直播网店的运营以及仓储发货工作,以每双1000元至4000元不等的价格大肆对外销售。
目前,犯罪嫌疑人郑某、龚某、曾某、黄某、谢某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已被警方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另4名犯罪嫌疑人被依法取保候审。
直播售假截图
涉案5600余万元,6名无资质“名师”非法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
日前,上海警方根据市民报案线索,侦破一起非法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案,抓获陈某等6名犯罪嫌疑人,涉案金额5600余万元。
2025年2月,上海市公安局松江分局接到市民冯先生报案称,一家自称提供专业证券投资咨询服务的公司在收取4000元服务费后,将其拉黑并失联。冯先生表示,数月前他接到一通电话,对方自称专业荐股团队,推荐股票成功率高达80%至90%,团队即将建仓一只短线牛股,邀请冯先生共同投资,并表示如果投资遇损,团队会予以赔偿。冯先生遂向对方支付了4000元咨询费,并按照指示买入个股。结果该股不涨反跌,令其损失1万余元。当冯先生提出按约索回服务费和赔偿时,却被对方拉黑,遂向警方报案。
接报后,松江警方初步判断冯先生可能遭遇了“非法荐股”,即在市公安局经侦总队指导下组成专案组,经过缜密侦查,于2月25日开展收网行动,成功捣毁了一个以犯罪嫌疑人陈某为首,在无证券投资咨询资质的情况下,以“名师荐股”为名非法经营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犯罪团伙。
“非法荐股”部分聊天记录 本文图均为 上海市公安局 供图
经查,犯罪嫌疑人陈某原系证券从业人员,离职后为牟取不法利益,在明知没有相关资质的情况下,招募多名社会人员,以随机拨打电话、发布网络广告的方式招揽客户,并以“大金额散户”“专业团队”“投资稳赢”等话术博得客户信任,之后骗取“咨询服务费”。
作案过程中,陈某等人会根据客户投资金额的大小,对客户进行分类收费。对于小额投资客户,要求提前支付投资金额的10%作为季度荐股服务费;对于大额投资客户,则要求客户盈利后支付盈利额的30%至40%作为服务费。事实上,陈某等人推荐的所谓“牛股”,是犯罪团伙根据网络公开信息随意选取的。如股票恰好上涨,团伙即名正言顺收取服务费;如遇股票下跌,团伙则以“客户未听取操作指令”“股票后期会涨”等借口推诿塞责,有时为维系客户资源以期继续牟利,团伙会从客户前期支付的服务费中提取小部分进行赔偿。如若客户亏损严重,则会直接拉黑。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从事证券投资咨询、证券经纪等业务,应由国务院证券监督管理机构核准,取得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本案中,犯罪嫌疑人在未经证监部门批准的情况下,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电话、广告等方式公开招揽客户,以提供投资分析、预测和建议为幌子,向投资者提供付费的证券投资咨询内容,是非法从事证券投资咨询业务的犯罪行为,涉嫌非法经营罪。
目前,犯罪嫌疑人陈某等6人因涉嫌非法经营罪已被松江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去年以来上海警方侦破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经济犯罪案件1800余起
上海市公安局介绍,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累计侦破制假售假、投资理财诈骗等各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经济犯罪案件1800余起。
在保护消费者购物安全方面,针对一些侵权假冒商品通过网络交易流入本市的情况,上海警方不断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电商平台的沟通协作,破获了30余起利用“直播带货”、通过设置“专拍链接”后由客服改价等隐蔽性强的制售假案件;同时,积极会同市场监管等行政监管部门,对大型商超、农贸市场等重点部位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去年以来,上海警方累计侦破各类侵权假冒案件1100余起,捣毁窝点1800余处,涉案金额90余亿元。
在保护消费者支付安全方面,上海警方依托“警银协作”机制,围绕骗领信用卡恶意透支等行为开展打击整治,打掉了一批利用资质包装诈骗信用卡资金的犯罪团伙,侦破此类犯罪案件60余起。
在消费者投资安全方面,警方以源头治理、集群打击、领域整治的形式,侦破以投资加盟、投资分红为名的合同诈骗犯罪案件10余起,挽回经济损失1000余万元。
针对新平台引流、非法荐股的非法经营犯罪,警方发现,近年来随着新型虚拟商品销售渠道的普及以及众多新型社交平台的涌现,非法荐股犯罪逐渐演变出一套“短视频和直播获客、小额收费引流、私密渠道荐股”的新型犯罪模式。近期,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牵头普陀、宝山、松江分局开展了对非法荐股犯罪的多波次打击整治,抓获犯罪嫌疑人20余名。
澎湃新闻记者 徐亦嘉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卖假鞋犯法吗莆田,卖假鞋犯法吗判几年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