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拆中遇见这几种情况,谁来劝协议都不能签!,征拆赔偿标准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戴安雅

每天都有很多新闻报道拆迁致富,但事实上却有一部分人的利益正在遭受着损害。很多时候,拆迁方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节约征拆成本等理由,会在征拆中使用一些“小手段”。这些“小手段”可能很隐秘,但后知后觉时,被征拆人往往无力回天,只能认栽。

创为律师警告大家,遇到下面几种情况,不论谁来找你沟通,都不要签字!

第一,没有正式公告的征拆。

若没有正式公告,那此次征拆就是违法行为。所以在没有看到正式公告前,不要相信拆迁方所说的“文件齐全”,更不要签字。

如果发布了公告,也要仔细阅读了解,尤其注意这些信息:

1、征地补偿登记的期限、地点。

2、征地补偿标准和农业人员安置途径。

3、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权人、位置、地类和面积。

4、征地批准的机关、批准文号、批准时间和批准用途。

第二,“先补偿,后拆迁”,顺序要注意。

在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了先补偿、后搬迁。在做出房屋征收决定之前,征收补偿应当做到足额到位、专户存储、专款专用。

因此被征拆人没拿到征地补偿,拆迁方就强行进行拆迁就是违法。所以遇到此类问题,一定不要签字。

第三,明辨拆迁主体。

我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规定,拆迁工作只能是县级以上的政府来操办。

所以如果来拆迁的不是法律规定的主体的话,就是违反规定的,农民朋友可以进行维权,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不合理的拆迁补偿。

拆迁补偿具体内容都是有一定规定的,在签订拆迁协议时,一定要仔细确认拆迁补偿金额,尤其要注意房屋附属物所有权等小细节,再仔细阅读相关的补偿标准。

如果某些规定的补偿内容没有出现或降低了补偿标准,那也不要签字。另外如果被征拆人对补偿数额没有明确概念,那么“征拆后不降低生活水平”也是一个衡量标准。

第五,“补偿丰厚”的空白协议书。

这种情况绝对不能签字!在拆迁过程中,拆迁方为了尽快达成协议,往往会承诺很多优厚补偿,并且伴随着“先拆先得,后拆没有”的宣传,这种口头的承诺是绝对不能相信的!

协议中所有条款必须白纸黑字清清楚楚地落实在纸面上才能算数。不管拆迁方口头说的多么天花乱坠,请各位被征拆人注意,绝对不要签字。

很多时候,被拆迁人都会被拆迁方的言语迷惑而做出错误决定。如果征拆中出现以上五种情况,必须提高警惕,千万不要签字。及时咨询律师的意见是个好办法,这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规避风险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征拆中遇见这几种情况,谁来劝协议都不能签字

征拆政策按什么标准补偿

征拆啥意思

征拆法律

征拆赔偿标准

征拆流程和工作程序

征拆政策

征拆协议书

征拆政策按什么标准补偿

征拆房屋的所有步骤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