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大店小学,葛大店属于哪个区
大家好,由投稿人罗若小来为大家解答葛大店小学,葛大店属于哪个区这个热门资讯。葛大店小学,葛大店属于哪个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葛大店名字由来
日前,小编获悉,
合肥淝河镇葛大店幸福城A区
回迁安置项目正在进行
房屋相关验收工作,
即将交付使用啦~
作为安置房,这里有多美呢?话不多说,小编立刻带你一睹芳容~
怎么样,是不是
看起来高端大气上档次~
别急,别急,还有精彩呈现…
接下来跟着小编往里走走
深入了解一下葛大店幸福城A区吧~
淝河镇葛大店幸福城A区回迁安置项目位于祁门路与大强路交口东北角,总占地面积约73亩,总建筑面积约16.1万平方米,可安置房源1072套,包括住宅、配电房、开闭所、物业社区养老等配套用房。
截至目前,该回迁安置项目已完成全部楼栋及园区内附属设施的建设,目前正在进行房屋相关验收工作,预计今年上半年完成居民分房工作,葛大店幸福城BC地块也在加速建设中。
葛大店地铁站
在这充满活力与希望的美好时光里,葛大店小学500名同学走进庐州窑,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陶艺研学之旅。从触摸千年历史的古陶瓷,到亲手创作陶艺作品,每一步都充满惊喜与收获,让我们一同回顾这场奇妙的陶艺之旅吧!
探寻古陶瓷的千年密码
研学之旅的第一站,同学们踏入古陶瓷博物馆。古朴典雅的陶瓷展品静静陈列,仿若封存着岁月的故事,无声诉说着历史的沧桑与辉煌。从新石器时代的质朴陶器,到唐宋时期的精美瓷器,每一件展品都凝聚着古人的智慧与匠心。在讲解员的引导下,同学们仔细端详展品的造型、纹饰和釉色,不时发出阵阵惊叹,仿佛穿越时空,与古人进行了一场跨越千年的对话。
探秘窑炉房,感受制陶奥秘
离开古陶瓷博物馆,同学们来到窑炉房。这里萦绕着独特的氛围,处处流露着制陶工艺的神秘。同学们近距离观察窑炉结构与烧制过程,深入了解陶瓷从泥土到成品的艰辛历程。看着窑内跃动的火焰,大家不禁感叹:原来一件精美的陶瓷作品,需要经过如此繁复的工序与高温淬炼!
动手体验,感受陶艺魅力
拉坯体验:指尖上的艺术
最令同学们期待的当属陶艺体验环节!在拉坯体验区,大家围坐在拉坯机旁,认真聆听陶艺老师的讲解与示范。老师熟练地操控拉坯机,将普通泥土塑造成各种精美造型,引得同学们目不转睛、跃跃欲试。
轮到同学们实践时,他们小心翼翼地将泥土置于拉坯机上,启动机器后,双手缓缓按压、拉伸、塑形。尽管起初略显手忙脚乱,但在老师耐心指导下,同学们逐渐掌握技巧,一个个造型独特的陶器在指尖诞生。看着自己的作品,大家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仿佛看到未来的陶艺大师正在崭露头角。
绘瓷体验:彩绘童心,瓷韵飞扬
拉坯体验结束后,同学们迎来绘瓷体验。在洁白的瓷坯上,大家尽情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用五彩颜料勾勒心中的美好图景。有的同学画下可爱的小动物,有的描绘秀丽的风景,还有的写下自己的梦想与祝福。每一笔色彩,都饱含童真童趣,让素雅的瓷坯焕发出别样生机。
走进墨缘艺术馆,感受艺术之美
除了陶艺体验,同学们还参观了墨缘艺术馆。馆内琳琅满目的书画作品与艺术珍品,展现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大家在馆内驻足观赏,用心品味每一件作品的艺术魅力,在艺术熏陶中提升审美与文化素养。
画脸谱,传承非遗文化
活动最后,同学们参与了画脸谱的趣味环节。脸谱作为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精髓,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与文化内涵。通过画脸谱,同学们了解到脸谱的分类、颜色和图案所代表的意义,领略到非遗文化的独特韵味。他们拿起画笔精心描绘,为空白脸谱赋予生动表情与丰富色彩,将传统文化的种子深深埋入心间。
此次庐州窑陶艺研学之旅,不仅让葛大店小学的同学们学习了陶艺知识、体验创作乐趣,更让他们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相信这些充满创意与童趣的作品,将成为同学们童年记忆中珍贵的篇章,而传统文化的种子也将在他们心中生根发芽,绽放绚丽之花!期待更多同学走进庐州窑,开启属于自己的陶艺文化之旅!
葛大店地铁是几号线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近年来,随着大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合肥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翻开包河区的地理版图,淝河片区、骆岗片区、滨湖卓越城片区好似三片展开的飞翼,簇拥着包河经开区这个主体,推动着整个包河迈出“高质量发展、高品质建设、高效率治理”新阶段的步伐。
几年前,若你沿着包河大道行至南二环沿线,西侧是生态宜居的望湖城,繁华的“对岸”则是合肥主城区现存最大的城中村聚集地——淝河片区葛大店区域,这里喧嚣逼仄,安全隐患较多,与城市发展很不协调。不过,随着2017 年6 月淝河片区综合改造正式启动,2018 年4 月包河区“一体三翼”建设指挥部正式成立、8月“一体三翼”区域发展实施方案正式下发,葛大店全面开启换挡提速发展模式,全域颜值气质正在显著提升。
合肥地铁1号线葛大店站
城市的对外窗口
葛大店是合肥市南部重要的城市节点,地处新、老城区的过渡地带,加之南北高架、轨道交通1 号线等穿越而过,连通包河大道等主干路网,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不言而喻。
葛大店的地利之便闻名已久,自古以来就是南来人员进入合肥的交通要道。明朝初年,这里因距古庐州城十里,被称为十里井,由巢湖而来的旅客商贾都要由此进城,久而久之这里成了一个驿站,来往落户的人家也多了起来,其中一户姓葛人家的生意做得最好,有了一定的名气,十里井也就被“葛大店”取代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葛大店是连接南郊的公交4 路车的底站。葛大店公交站开通于1988 年,由义兴镇(现在的淝河镇)开来的23路公交班线和由义城镇开来的27 路班线,与4 路公交车在此对接,4 路车将这些进城人员送进合肥市内。据已在合肥公交公司工作了四十多年的刘乐义介绍:“那时候,4 路车早上5 点发车,5 分钟左右发一班,晚上10 点半才停运。早上发车早,是要帮助农民赶早市,进城的农民大多是菜农和渔民,都是挑着菜、担着鱼虾到葛大店坐车进城去卖,这些东西都是要新鲜呐。”
2014 年,高铁南站开通后,4 路车终点站迁到了南站,尽管如此,始发或途经葛大店的其他公交车依然络绎不绝。2016 年底,地铁1 号线开通后,葛大店也拥有了自己的地铁站;建设中的地铁4 号线也将在葛大店设站。此外,葛大店离312 国道道口只有1公里,到高铁南站乘地铁仅需两站,无论通往滨湖新区抑或是老城区,都更加方便快捷了。
交通的便捷带来了人流的汇聚。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来合肥打工的外地人汇聚到这里,一来是因为葛大店交通便利,进城方便;二来是这里地处城市边缘,房租相对便宜。加之在葛大店社区及周边有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院校,庞大的学生群体成了消费的目标人群,也带动了周边的经济发展。从那时起,来此租房的外地务工及经商人员不断增多。
葛大店社区大店居民组居民韩荣珍说:“葛大店处在城郊,房租不高,早先一间十几平方米的房间月租金才五六十元,刚毕业的学生收入不高,加上外来打工人员,都在这里租房。即使是现在,20 平方米的房子租金也才300 元左右,在合肥是很便宜的了。葛大店的城中村中几乎家家都出租房屋。”就这样,外来人员来一批走一批,也将葛大店的记忆和名字带到了城市的各个角落。葛大店因此成为外来人员的栖息地,成为合肥这座城市对外的一扇窗口。
葛大店城中村
城中村 非改不可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安全隐患严重、基础设施老化、环境卫生不堪……种种问题都提醒着人们,这里与城市的距离。葛大店这片城中村,在合肥高速发展的进程中,滞后于时代发展步伐,渐渐成为片区发展中的“痼疾”,成为文明创建和城市管理的“洼地”和“死角”。因此,葛大店区域的征迁改造是城市发展绕不过的坎,葛大店“非改不可”,已形成强烈共识。
2017 年6 月,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工作正式启动;2019 年,根据包河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淝河镇党委严格落实全区征迁工作动员大会精神和大建设征迁33N工程战略部署,全力推进“11567”征迁计划(即1 片、1面、5 块、6 线、7 点)。其中“1 片”就是葛大店区域,确保重点区域“不留空当”、重点项目“不留死角”、重点任务“不打折扣”,计划在2019年内全部征迁结束。
“现在整个淝河片区都在实施综合改造,我们葛大店自然也不甘落后。”葛大店社区党委书记丁运龙介绍道,“因为存在大片城中村,我们这里的环境其实是比较糟糕的,居民对片区改造非常欢迎。这两三年来,我们的工作也得到了群众的普遍支持。”“说句心里话,这几年来,看到这里正逐步进行征迁改造,心里多少是有点不舍的。”安徽建工技师学院2007 届的学生小刘拿出手机,翻起了里面的照片,“看,这是当时我在葛大店拍的,只要一看到这些照片,那些关于青春的零星片段就会在脑海中浮现。如今我已毕业十来年了,直到现在我还记得,那时公交底站边上的老菜市场可热闹了,我经常在菜市场边上那个邮政储蓄银行排队取生活费。”
不舍归不舍,周边的居民对葛大店的综合改造还是很期盼的。“我们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当然希望它能变得越来越好。以前学校周围就是城中村,安全隐患多,卫生条件差,还有黑网吧,我们早就希望进行改造了。”在安徽职业技术学院职工楼住了40多年的江长信如是说。
葛大店大强路睦邻中心效果图
描绘品质城市未来
按照“一年大突破、两年大提升、三年大变样”的既定目标,自2017 年6 月片区综合改造敲下第一锤,淝河片区正加速“蝶变”:经过近两年的征迁改造,淝河片区已完成征迁面积约201.59 万平方米,占片区征迁总量的三分之二;牯牛降路、葛大店路、前园路等一批支路网加快建设,片区基础设施进一步夯实;关镇河综合治理项目主体工程基本完工,水质明显改善;重拳出击,关闭清迁南淝河沿线“小散乱污”企业,辖区混凝土企业整体搬迁工作正加速推进……一大批环境“痛点”、发展“堵点”得到有效疏解。随着淝河片区综合改造的深入推进,葛大店不断融入到城市化的发展之中。
葛大店区域征迁范围包括北京路以西、龙川路以北、包河大道以东、二环路以南,征迁土地面积约1550 亩,征迁房屋面积约56 万平方米,涉及大店、许郢、横郢、河东四个居民组。截至目前,该区域共交房近40.31万平米。
2017 年8 月,建于1986 年的葛大店农贸市场启动了“易地提档升级”,位于葛大店城中村内拆迁区域的老市场被拆除,新的标准化农贸市场为居民提供了更加优质便捷的生活服务;2017 年10 月,位于葛大店的安徽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淝河片区综合改造,启动了自行改造,教职工宿舍很快搬空,至2018 年5 月已基本完成了改造前期的相关工作;2019 年4 月,淝河镇祁门路(葛大店段)征迁项目正式启动,此项攻坚,镇、居两级联动,组成12 个工作组,全力保障祁门路(包河大道-巢湖南路)工程准时开建。
“这个区域体量大、类型复杂,为进一步加快工作进度,我们分成了葛大店商区及祁门路两个重点项目,逐项突破。”淝河镇大建办负责人介绍,“该区域征迁完成后,马鞍山路和郎溪路高架沿线将彻底改变城市快速路两边‘脏乱差’的现状,为区域发展注入新动能。”
根据规划,如今的葛大店区域正在实现品质、生态、民生的三重提升。区域改造始终以“群众利益至上”为主线,以提高城市的舒适度和居民的幸福感为导向,让群众共享民生成果,又好又快建设复建点,区域内庐南人家基本具备交付条件,民康葛大店三期安置房项目建设正加速推进……肉眼可见的蜕变每天都在葛大店居民的眼前上演。让群众共享生态优先成果,加速推进生态项目建设,淝河生态公园(一期)、淝河智慧中央公园已经建成,临近的关镇河整治成效显著,实现“水河清浅,白鹭归家”,水清、地绿、景美的生态环境指日可待。让群众共享品质建设成果,围绕“产城一体、宜居宜业”核心,做优公共服务配套,目前位于高铁路与大强路交口的葛大店规划小学建设已接近尾声,另有一所中学也已完成选址规划,即将启动建设,包河优质教育资源正在葛大店加速集聚;大强路睦邻中心建设正有序推进,街道级社区中心也在规划设计中……
不久的将来,葛大店居民将坐拥优质的交通、教育、医疗、生态、商务、休闲生活环境,位列包河区“一体三翼”重要一翼淝河片区的葛大店区域,也将彻底完成向城市的华丽转身。
管茂雷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 见习记者刘哲
葛大店小学属于什么档次
据合肥晚报报道 一中教育集团淝河校区准备施工、葛大店小学北区计划改扩建、合肥二中修缮一批老建筑。近日,记者从合肥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悉,8月份多个校园建设工程或将实施,目前正陆续挂网招标。
一中淝河校区
办学规模预计6000人
合肥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淝河校区项目工程总承包已经启动招标程序。该项目位于包河区龙川路以南、卫乡路以东、甘棠路以西地块,总用地面积约251.40 亩,预计办学规模6000人。
主要建设教学综合楼、科创及特色学科中心、学术交流会议中心、艺体中心、图书行政综合楼、生活综合服务楼、学生宿舍(教师值班宿舍)和看台、风雨连廊等附属建筑,以及体育运动设施等室外工程。
葛大店小学北区计划改扩建
在淝河片区,葛大店小学北区计划“扩容”。根据葛大店小学北区改扩建方案及施工图设计总承包项目显示,扩建后学校的总占地面积达到约49.2亩,办学规模将大幅增加。
二中将改造多座历史老建筑
合肥市第二中学艺术楼和专家楼近年来进行过结构安全性鉴定,随着投入使用时间较长,相关的建筑需进行“手术”才能变得更安全。目前,二中艺术楼抗震加固及美术馆、校史馆等综合装饰改造项目开始招募工程监理单位。
(合报全媒体记者 吴奇)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葛大店小学,葛大店属于哪个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