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谣言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处罚是什么,传播谣言定罪标准是什么

刑事辩护 编辑:苏雯

一、传播谣言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处罚是什么

谣言对相关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为严重且深远的。

实际上,有部分人士可能会在网络等公共场合散播针对他人的虚假信息与谣言,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行为或许会使得相关个体在精神层面承受极大的压力,严重的话,甚至有人可能因此受到强烈刺激,采取极端行动。

需要明确指出的是,在法律上,散布和传播谣言是一种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判定为犯罪并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二、传播谣言定罪标准是什么

传播谣言的定罪标准需根据具体情况和涉及罪名来判断,主要有以下两种常见情形:

一是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在针对突发事件等情形下,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里的“严重扰乱社会秩序”,比如造成公众恐慌,致使生产、生活、工作等受到严重影响等。

二是诽谤罪。如果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通常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他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等严重后果等。

此外,传播谣言还可能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等,受到相应行政处罚。

三、传播谣言多少年有期徒刑

行为者故意散布不实言论,情节严重者将可能构成利用社交媒体或其他渠道刻意制造和传播失真的险情、疫情、灾情以及警情等虚假信息的犯罪行为。

这种犯罪行为通常被称为“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具体来说,这种犯罪行为包括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平台上发布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等信息,或者明知这些信息为虚假,却仍然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平台上进行传播。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传播谣言对他人造成身心伤害处罚是什么罪

传播谣言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受到什么惩罚

传播谣言后果

传播谣言造成严重后果

传播谣言损害他人名誉犯法吗

传播谣言有什么罪

传播谣言侵犯了他人的什么权利

传播谣言造成严重后果可能受到什么惩罚

传播谣言怎么定罪

传播谣言的后果追究什么责任

传播谣言定罪标准是什么意思

传播谣言罪怎么判

传播谣言罪立案标准

传播谣言构成什么罪

传播谣言如何定罪

传播谣言罪 构成要件

传播谣言触犯什么法律

传播谣言属于什么违法

传播谣言是违法行为吗

传播谣言的认定标准

来源:中国法院网-传播谣言多少年有期徒刑,传播谣言量刑标准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