逮捕,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实施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逃避侦查、起诉、审判或者发生社会危险性,而依法暂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一、 逮捕的适用条件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81条的规定,逮捕的适用情形分为一般逮捕 、径行逮捕和转化逮捕,此外,相关司法解释还规定了不予逮捕的情形,包括应当不予逮捕和可以不予逮捕。
(一)一般逮捕的情形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应当予以逮捕。这一类逮捕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根据《高检规则》第128条第二款的规定,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是指同时具备下列情形:
(1)有证据证明发生了犯罪事实。
(2)有证据证明该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
(3)证明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行为的证据已经查证属实的。犯罪事实既可以是单一犯罪行为的事实,也可以是数个犯罪行为中任何一个犯罪行为的事实。
根据《高检规则》第138条的规定,对实施多个犯罪行为或者共同犯罪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即符合上述“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这一条件:
(1)有证据证明犯有数罪中的一罪的;
(2)有证据证明实施多次犯罪中的一次犯罪的;
(3)共同犯罪中,已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的犯罪嫌疑人。
2.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
3.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社会危险性包括以下五项的一个
或多个:
(1)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2)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3)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4)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5)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刑事诉讼法)第81条第2款规定,批准或者决定速捕,应当将犯罪嫌延人、被告人涉嫌犯罪的性质、情节,认罪认罚等情况,作为是否否可能发生社会危险性的考虑因素。
上述三个条件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只有同时具备这三个条件,才应当对其逮捕。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刑事案件哪些情况会逮捕呢
●刑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
●刑事案件什么情况下有案底
●刑事案件什么情况会坐牢
●刑事案件什么情况可以取保
●刑事案件什么情况下可以判缓刑
●什么情况达到刑事案件
●刑事案件什么情况下可以不起诉
●刑事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逮捕
●什么情况才能构成刑事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