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毕丽雪

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

大家好,由投稿人毕丽雪来为大家解答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这个热门资讯。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公司利润分配顺序

2025年4月1日消息,2024 年 5 月 27 日,聚仁新材召开 2024 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修订<湖南聚仁新材料股份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办法>的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股数 36000 万股,占出席会议股东持有表决权股份总数的 100%;反对股数 0 股;弃权总数 0 股。该公司利润分配管理制度包括审议及表决情况、制度主要内容、监督约束机制、执行及信息披露、附则等方面。在制度主要内容中,明确了利润分配顺序、原则和政策、决策机制与程序等细则。公司监事会对董事会和管理层执行利润分配政策和股东回报规划的情况及决策程序进行监督。公司股东大会对利润分配方案作出决议后,董事会须在股东大会召开后 2 个月内完成股利(或股份)的派发事项。

本文源自金融界

利润分配顺序口诀

收益分配顺序

• 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公司实现的净利润首先要用于弥补以前年度的亏损,且税前利润和税后利润弥补亏损均不做单独会计处理。企业五年前的亏损未弥补之前,不得提取法定公积金。


• 提取法定公积金:公司本年实现的净利润弥补年初累计亏损后的余额,应提取 10%的法定公积金。当累计提取的公积金总额达到注册资本 50%后,可不再提取。需要注意的是,若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


• 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提取法定公积金后,可根据公司章程规定或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提取任意公积金。国有企业根据政府或主管财政机关及其他有关部门、机构核定的比例,计算上缴国家利润,其扣除法定公积金和上缴利润后的差额,全部作为任意公积金管理,且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公积金和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


•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一般情况下,公司应按照“同股同权、同股同利”的原则,向投资者分配利润。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实缴的出资比例分配,但全体股东约定不按出资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另外,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


特殊情况的处理


• 五年内亏损弥补:公司发生年度亏损的,可用下一纳税年度的税前利润等弥补,下一纳税年度的税前利润弥补不足的,可在 5 年内延续弥补。此处的“5 年”是指连续 5 年,而不是推后 5 年。


• 五年后亏损弥补:依照税法规定,税法规定年限内的税前利润不足弥补的,用以后年度的税后利润弥补,或者经投资者审议后用盈余公积弥补。


• 未分配利润处理:公司弥补以前年度亏损和提取盈余公积后,当年没有可供分配的利润时,不得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但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若公司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可向投资者分配。


• 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分配:企业经营者和其他职工以管理、技术等要素参与企业收益分配的,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在企业章程或者有关合同中对分配办法作出规定,并区别以下情况处理:取得企业股权的,与其他投资者一同进行企业利润分配;没有取得企业股权的,在相关业务实现的利润限额和分配标准内,从当期费用中列支。


• 股份回购与利润分配: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


新修订的重点内容


• 简化法定公积金提取条件:旧公司法规定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必须提取利润的 10%列入法定公积金,而新公司法删除了该强制性要求,改由公司章程规定提取的办法及比例,赋予了公司更多自主权,使公司能够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战略灵活决定法定公积金的提取,更好地平衡股东利益分配与公司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


• 新增利润分配请求权的失权条款:新公司法新增了利润分配请求权的失权条款,规定如果公司持有自己的股份,不得将其分配利润。同时,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此外,若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而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仍违反规定向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分配利润,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的相关决议无效,公司应当将其取得的利润用于弥补亏损或者提取法定公积金,这强化了对股东分配利润的法定顺序的约束,保护了公司债权人的利益。


相关法律条款引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六十六条:公司分配当年税后利润时,应当提取利润的百分之十列入公司法定公积金。公司法定公积金累计额为公司注册资本的百分之五十以上的,可以不再提取。公司的法定公积金不足以弥补以前年度亏损的,在依照前款规定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应当先用当年利润弥补亏损。公司从税后利润中提取法定公积金后,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可以提取任意公积金。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公积金后所余税后利润,有限责任公司依照本法第三十四条的规定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但股份有限公司章程规定不按持股比例分配的除外。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董事会违反前款规定,在公司弥补亏损和提取法定公积金之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股东必须将违反规定分配的利润退还公司。公司持有的本公司股份不得分配利润。


• 《企业财务通则》第五十条:企业年度净利润,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按照以下顺序分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 10%法定公积金。法定公积金累计额达到注册资本 50%以后,可以不再提取;提取任意公积金。任意公积金提取比例由投资者决议;向投资者分配利润。企业以前年度未分配的利润,并入本年度利润,在充分考虑现金流量状况后,向投资者分配。属于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机构出资的企业,应当将应付国有利润上缴财政。国有企业可以将任意公积金与法定公积金合并提取。股份有限公司依法回购后暂未转让或者注销的股份,不得参与利润分配;以回购股份对经营者及其他职工实施股权激励的,在拟订利润分配方案时,应当预留回购股份所需利润。

利润分配顺序的记忆口诀

2025年4月29日消息,北方实验于 2024 年 3 月 13 日召开第二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完善公司内部管理制度的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 7 票,反对 0 票,弃权 0 票。2024 年 3 月 28 日,公司 2024 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也审议通过该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 7500 万股,反对 0 股,弃权 0 股。

该制度主要内容包括:强化回报股东意识,自主决策公司利润分配事项。公司税后利润按一定顺序分配,重视投资者特别是中小投资者合理投资回报。利润分配政策需保持合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可采用现金、股票等方式,董事会原则上每年度进行利润分配,可进行中期分红。董事会提出利润分配预案并充分讨论,利润分配方案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议,且股东大会审议时遵循相应表决权规定。此外,还设立了监督约束机制、执行及信息披露相关规定等。该制度经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之日起生效并实施。

本文源自金融界

利润分配顺序优先股股利

在商业的浪潮中,公司如同逐浪前行的船只,有时会因各种原因,不得不选择靠岸,结束航程。当公司决定不再继续经营,清算分配利润便成为了一项至关重要且复杂的任务。这不仅关乎股东们的切身利益,更涉及诸多法律规范与财务流程。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深入探寻,当公司不干了,该如何有条不紊地进行清算分配利润 。

一、拉响清算 “警报”,成立专业清算组(一)触发清算的 “开关”

公司走向清算,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市场竞争的残酷,可能让公司经营不善,业绩一路下滑,最终无力回天;或者公司的营业期限如同沙漏中的沙子,悄然流逝,股东们又无意续约;亦或是股东之间产生了难以调和的矛盾,使得公司的决策机制陷入僵局,无法正常运转。在一家小型餐饮公司,由于周边新开了多家同类型餐厅,竞争压力剧增,顾客数量锐减,连续数月亏损。股东们经过多次商讨,权衡利弊后,无奈决定结束公司经营,开启清算程序 。这些情况一旦出现,就如同触发了清算的 “开关”,公司便要踏上清算的征程 。

(二)组建 “精英战队”

当清算的号角吹响,首要任务便是成立清算组。这就好比组建一支在战场冲锋陷阵的精英战队,成员的选择至关重要。对于有限责任公司而言,清算组通常由公司股东组成。如果股东是法人,可指派相关专业人员参与清算,确保具备财务、法律等多方面知识储备。在一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中有软件工程师、财务专家和法律从业者,他们各自发挥专业优势,组成了高效的清算组。而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则由董事或者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倘若公司在解散事由出现之日起 15 日内,未能及时成立清算组,债权人此时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有关人员组成清算组,以保障自身权益 。强大的清算组,是公司清算分配利润顺利进行的坚实保障 。


二、资产大 “体检”,债务细梳理(一)资产 “寻宝” 大行动

清算组就位后,便要对公司资产展开一场全面的 “寻宝” 大行动。公司的资产犹如一座丰富的宝藏库,流动资产中的现金、银行存款,是公司运营的 “血液”,需要仔细盘点核对;应收账款,那些被客户暂欠的款项,要逐一梳理,能收回的全力收回,为公司增加可分配资产。在一家服装制造公司,清算组发现有一批价值不菲的应收账款,通过与客户积极沟通,成功收回大部分款项。存货方面,仓库中的成品、半成品,要进行清查盘点,评估其市场价值。固定资产中的厂房、机器设备等,要邀请专业评估机构,精准评估其当前价值。无形资产如专利、商标等,同样不可忽视,它们往往蕴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 。只有全面清查资产,才能准确知晓公司 “家底”,为利润分配奠定基础 。

(二)债务 “排雷” 进行时

在清查资产的同时,清算组还要小心翼翼地进行债务 “排雷”。公司经营过程中,可能会产生各种债务,应付账款,是对供应商的欠款,需明确金额和还款期限;银行贷款,每月的本息偿还情况要梳理清楚;还有员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等,这些关乎员工切身利益的债务,更是要优先保障。在一家贸易公司,清算组发现公司因一笔银行贷款逾期未还,面临高额罚息。清算组迅速与银行沟通协商,制定还款计划,避免罚息进一步增加。此外,还需留意是否存在潜在债务,如未决诉讼可能带来的赔偿责任等 。只有全面梳理债务,才能合理安排资金,确保在清偿债务后,进行合法合规的利润分配 。

三、精心雕琢,制定利润分配方案(一)遵循法律 “指南针”

制定利润分配方案,首先要紧紧遵循法律这一 “指南针”。《公司法》明确规定,公司财产在分别支付清算费用、职工的工资、社会保险费用和法定补偿金,缴纳所欠税款,清偿公司债务后的剩余财产,有限责任公司按照股东的出资比例分配,股份有限公司按照股东持有的股份比例分配 。在一家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甲出资 60%,股东乙出资 40%,在扣除各项费用和债务后,剩余可分配利润为 100 万元,那么按照出资比例,股东甲可分得 60 万元,股东乙可分得 40 万元 。法律规定为利润分配提供了基本框架,确保分配的公平公正 。


(二)考量公司章程 “细则”

除了法律规定,公司章程也是制定利润分配方案的重要依据。有些公司章程可能会对利润分配做出特别约定,比如对特定股东给予一定的优先分配权,或者根据股东对公司的贡献大小进行分配。在一家文化创意公司,公司章程规定,在公司清算时,对公司发展有突出贡献的创意团队成员股东,可额外获得 5% 的利润分配。在制定分配方案时,就需要充分考虑这一约定 。公司章程如同公司内部的 “小宪法”,尊重并遵循其规定,能让利润分配方案更贴合公司实际情况 。

(三)平衡各方利益 “天平”

制定利润分配方案,还需巧妙平衡各方利益的 “天平”。要充分考虑股东的期望,毕竟他们是公司的投资者,对利润分配有着直接的利益诉求。同时,也要兼顾员工的感受,在清算过程中,员工可能面临失业等困境,合理的利润分配方案,或许能为他们争取到更多的补偿。在一家互联网创业公司,清算组在制定方案时,特意从利润中拿出一部分,为员工提供了职业培训基金,帮助他们提升技能,更好地应对未来就业。此外,还需关注债权人的权益,确保债务得到妥善清偿,维护公司的信誉 。只有平衡好各方利益,才能让利润分配方案顺利实施 。

四、稳步推进,实施利润分配(一)资金精准 “投放”

当利润分配方案确定后,便进入实施阶段。首先是资金的精准 “投放”,按照方案,将应分配给股东的利润,通过银行转账等安全、规范的方式,准确无误地支付到股东账户。在一家食品加工公司,清算组提前与银行沟通协调,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将股东应得的利润足额、准时地转账到各自账户,股东们对清算组的高效工作纷纷点赞 。精准支付利润,能让股东切实感受到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 。

(二)特殊情况妥善 “化解”

在实施利润分配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部分股东因各种原因,无法及时领取利润,清算组需要妥善处理。可以先将这部分利润提存,设立专门账户保管,待股东能够领取时,再进行支付。在一家贸易公司,有一位股东因出国深造,暂时无法处理利润领取事宜。清算组与该股东沟通后,将其应得利润存入专门账户,并定期向股东通报账户情况 。对于存在争议的利润分配问题,清算组要积极协调各方,通过协商、调解等方式,寻求妥善解决方案。若无法达成一致,可依据相关法律法规,通过仲裁或诉讼途径解决 。妥善化解特殊情况,能确保利润分配工作顺利完成 。


五、完美收官,做好后续收尾工作(一)清算报告 “交卷”

利润分配完成后,清算组要精心撰写清算报告,这就如同学生完成考试后交上的答卷。清算报告需详细记录公司清算的全过程,包括资产清查结果、债务清偿情况、利润分配方案及实施情况等。清算组将清算报告报股东会、股东大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得到认可后,再报送公司登记机关 。在一家建筑工程公司,清算组撰写的清算报告内容详实、条理清晰,得到了股东会的高度评价,顺利通过确认,并报送登记机关 。清算报告是公司清算工作的重要总结,为公司的终结画上圆满句号 。

(二)注销登记 “落幕”

最后,便是办理注销登记,为公司的经营历程正式 “落幕”。公司需要分别注销税务登记、企业登记、社会保险登记等。涉及海关报关等相关业务的公司,还需办理海关报关单位备案注销。在办理税务注销时,要结清所欠税款、滞纳金和罚款,缴销发票和税控设备等。在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清算组按照规定,依次完成各项注销登记手续,公司正式退出市场 。完成注销登记,标志着公司清算分配利润工作全面结束,公司法人资格终止 。

公司清算分配利润,是一个严谨且复杂的过程,需要清算组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公司章程,精心策划、稳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在公司落幕之时,实现各方利益的合理分配,为公司的经营旅程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税后利润分配顺序,利润分配顺序是什么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