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约定借贷利息,哪些情况下利息约定无效,借款合同约定利息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金瑞小

一、怎么约定借贷利息

1、借贷期间内利息

《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一条第二款规定,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逾期还款利息

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规定,借贷双方对逾期利率有约定的,从其约定,但以不超过年利率24%为限。

未约定逾期利率或者约定不明的,人民法院可以区分不同情况处理:

(一)既未约定借期内的利率,也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年利率6%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约定了借期内的利率但未约定逾期利率,出借人主张借款人自逾期还款之日起按照借期内的利率支付资金占用期间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二、哪些情况下利息约定无效

1、自然人之间没有约定利息的。借贷双方没有约定利息,或者对利息约定不明,出借的一方无权要求借款人支付借期内利息。

2、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民贷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第二款,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同时注意,该条规定了一个自然债务期间,也就是说在24%至36%这个期间的利息要区分不同的情况处理,如果借款已经履行的,认为是自己的默认,不违反法律规定的高于36%这个上限,既然已经履行,法律也予以认可。如果没有履行的,在法律上不受保护,不能写入判决书,没有强制力,法院不能强制执行。

3、预扣的利息可以不算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按照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

以上是关于“怎么约定借贷利息,哪些情况下利息约定无效”的介绍。法律保护利息应在年利率24%内,允许24%-36%自愿支付,超过36%无效。所以一旦因此产生纠纷,最好还是请专业律师代理,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文源网络,侵权必删。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如何约定借款利息

约定利息的借款合同怎么写

约定借款利息的借条怎么写

利息的约定方式

借款合同约定利息

约定了借期内利息如何要逾期利息

约定利息的民间借贷合同

约定利息的借条时效

约定利息的借款合同怎么写

借款利息约定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