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息一厘是多少百分比,利息一厘是多少年利率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建梓来为大家解答利息一厘是多少百分比,利息一厘是多少年利率这个热门资讯。利息一厘是多少百分比,利息一厘是多少年利率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贷款利息一厘是多少
民间借贷的利息有很多时候都是用“几分”“几厘”的方式来约定的。大家自然知道“分”比“厘”要大,10厘等于1分,那么,民间借贷利息中的“几分”“几厘”到底是什么意思,代表多少呢?本号发布过相关文章,今天小编再次整理,并画了图解,来给您解惑。
新华字典中解释:厘,利率单位,年利一厘按百分之一计,月利一厘按千分之一计。
所以,民间借贷利息月利一厘,就是0.1%,月息“一分”就是1%。例如:借款人借款一万元,约定月2分利率,那么一个月所产生的利息就是一万元的2%,也就是200元,那么12个月的利息就是2400元;
如此,根据新华字典对“厘”的解释,年利一厘为1%,故年利一分就是10%。例如,约定的是年利率2分4厘,则利息为年24%,如果借款人借款一万元,那么一年的利息就是一万元的24%,即2400元。
由此可见,年利2分4厘与月利2分所得利息相当,年利24%,即是月利2%。这是国家法律支持的最高利率,当事人在签订借款协议时不应超过此限。
来源:宁河法院
利息一厘是多少钱
利率是一定时期内利息与借款本金的比率,根据期限的不同,包含年利率、月利率和日利率,利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利息的多少。
利率
那么利率的表达方式有哪些,以及它们的换算关系如何呢?
利率有两种常见表达方式,一种是百分比,一种就是“分”“厘”“毫”,具体如下:
一、百分比百分比是利率的通常表达方式,例如年利率10%,反映的是一年期利息与本金的百分比为10%。
例如:借款人向银行借款1万元,年利率为10%,则一年的利息=10000*10%=1000元。
同理,月利率和日利率也可以用百分比表示,如月利率为10%,借款1万元,则一个月的利息=10000*10%=1000元,1年的利息=1000*12=12000元。
百分比
二、“分”“厘”“毫”“分”“厘”“毫”是我国古代的计量单位,除此之外,还有丝、忽、微、纤、沙、尘、埃、渺......当然,我们日常一般只用到前3种单位,其中1厘钱=0.1分钱 ,1毫钱=0.01分钱。
而“分”“厘”“毫”在我国也常常用于表达利率的多少,常用于民间借款中。“分”“厘”“毫”和百分比是有一定的换算关系的,一分利息就是1%的利率,而一厘利息是0.1%的利率,一毫利息则是0.01%。那么年利率18%就是18分。
例如:借款人向银行借款1万元,年利息10分,则一年的利息=10000*10%=1000元。
同理,月利率和日利率也可以用“分”“厘”“毫”表示,如月利息10分,借款1万元,则一个月的利息=10000*10%=1000元,1年的利息=1000*12=12000元。
“分”“厘”“毫”
总结无论是百分比,还是“分”“厘”“毫”等方式表达利率都是可以的,不过需要提醒各位借款人,一定要留一个心眼,就是计息周期是月,还是年,或者是其他周期,否则对利息的影响是千差万别的。
5万块钱6厘利息一年是多少
复利,是一种计算利息的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利息除了根据本金计算外,新得到的利息同样可以生息,俗称“利滚利”。
只要计算利息的周期越密,财富增长就会越快,随着年期的拉长,盈利效果也会越来越明显,这就是“复利效应”。
复利的力量巨大,报酬惊人。对投资人而言,如果能连续保持稳定的投资回报率,就能获得可观的收入。比如,拿10万元去买年报酬率20%的股票,大约3年半的时间,10万元就变成20万元。复利的时间乘数效应,更是这其中的奥妙所在。
然而,复利也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个人借了高利贷,滚起利息来,绝对是一个梦魇。对参与非法“校园贷”“现金贷”的大学生而言,尤其需要警惕。
在借贷开始“利滚利”之前,应先掌握两个专有名词——“分”与“厘”。1分指的是10%的利率,1厘指的是1%的利率。同时,还需要分清是“月息”还是“年息”这个期限区别。这其中的区别,一旦混淆可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举例来说,“年息一厘”的年化收益率是1%,但“月息1厘”的年化收益率可是12.68%。“年息一分”指的是年化收益率10%,“月息一分”指的是年化收益率213.84%。因此,不管是在校大学生,还是工薪一族,在贷款时,一定要了解、测算自己的真实贷款利率。
值得关注的是,过高的利率是不被我国法律认可的。2015年8月6日,最高法发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年利率24%和36%为基础划出了民间借贷的“两线三区”:在年利率24%以内的部分为司法保护区,给予法律保护,年利率在24%至36%之间的为自然债务区,当事人之间可以自愿履行合同,但是法院不予保护。而利率超过36%,则属于无效合同,借款人可以申请追回多支付的利息。身陷高利贷漩涡的受害者可以抓住这根救命稻草,维护自身权益。
经济日报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www.jrj.com.cn)
5厘利息15万一年多少钱
//
裁判要旨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
基本案情
原告付某某向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法院起诉称:2014年7月27日,被告刘某某、孙某某因家庭生活需要向原告借款50000元并约定年利率16%,期限一年;借款到期后被告未归还,要求继续借用,被告将利息和本金一并计算在内,原告又凑齐100000元,重新借给被告。2015年10月20日被告又向原告借款200000元,约定年利率16%。借款期间被告一直支付着利息,现原告因生活需要急需用钱,被告拖延不还。请求:1、判令被告立即归还借款300000元及利息5000元,共计305000元。2、判令被告支付起诉之日至付清之日的利息(以300000元为基数按年息15%计算)。3、被告负担本案保全费及受理费。
被告刘某某辩称:向原告借款300000元的事实认可,但是自借款之后被告已经偿还原告235000元,其中有155000元有银行转账记录,其他款项是根据原告提供的银行账户在ATM机现金存入,并且双方签订的借条对利息约定不明,被告认为已经偿还原告上述235000元。
被告孙某某辩称:对该笔借款不知情,亦未事后认可,不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法院经审理查明:2014年7月27日被告刘某某向原告付某某借款50000元并约定年利率16%,期限一年;借款到期后被告未归还,原告凑齐100000元,重新借给被告,双方约定利息按年息一分六厘计算。2015年10月20日,被告又向原告借款200000元,双方约定利息按一分六厘计算。该借款及利息,经原告多次催要,被告未还款,原告诉至法院。另查明,被告刘某某在借到原告款项后,共计向原告支付205000元。
//
裁判结果
淄博市临淄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
一、被告刘某某归还原告付某某借款950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二、被告刘某某支付给原告付某某借款利息(本金以100000元为基数,自2017年7月28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1.6%计算;本金以200000元为基数,自2017年10月20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1.6%计算),与第一项同时付清;
三、驳回原告付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宣判后,付某某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淄博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决:
一、撤销一审判决;
二、刘某某归还付某某借款本金26408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三、刘某某支付付某某借款利息4000元,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付清;
四、刘某某支付给付某某借款利息(本金以264080元为基数,自起诉之日起至本判决确定的还款之日止,按照年利率16%计算),与第二、三项同时付清;
五、驳回付某某的其他诉讼请求。
//
案例解读
本案中原、被告对2015年10月20日约定20万元借款利息按一分六厘计算,该利息是否约定明确产生较大争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规定: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刘某某与付某某在2015年7月27日的借条中明确约定利息按照年息一分六厘计算,该约定未超出法律规定。刘某某与付某某在2015年10月20日的借条中,双方虽然约定利息按照一分六厘计算,但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并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考虑到两份借条形成时间间隔较短,根据利息约定的内容结合交易习惯,应当认定当时原、被告双方形成借条时,对利息的约定为年息一分六厘。
对于年息一分六厘的理解,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在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场合,如果意思表示需要解释,那么首先是按照所使用的词句进行解释。合同文本所运用的字句是当事人真实意思的载体,在进行合同解释时,应当优先依据文本,对当事人的词句进行解释,也即文义解释在合同解释方法的次序上具有优先性。在理解词句所具有的含义时,可以借助辞典、交易习惯以及一般理性经济人的认识予以确定。[1]如果当事人之间的合同涉及某一专业领域时,应当结合该专业领域的术语对其合同文本所使用的词句进行理解。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编写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利率“分”的解释:“分,利率,年利一分按十分之一计算,月利一分按百分之一计算”;关于“厘”的含义:“厘,利率,年利率一厘是每年百分之一,月利率一厘是每月千分之一”,结合民间借贷交易习惯和已实际支付利息情况,本案中原、被告约定的年息一分六厘应理解为“年利率16%”而非“年利率1.6%”,一审认定利息错误,二审予以调整正确。
[1]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民法典贯彻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合同编理解与适用(一)》,人民法院出版社2020年7月版,第40页。
//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一十条 合同生效后,当事人就质量、价款或者报酬、履行地点等内容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可以协议补充;不能达成补充协议的,按照合同相关条款或者交易习惯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六十六条 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应当依据本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确定争议条款的含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二条 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应当按照所使用的词句,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意思表示的含义。
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的解释,不能完全拘泥于所使用的词句,而应当结合相关条款、行为的性质和目的、习惯以及诚信原则,确定行为人的真实意思。
来源:淄博市临淄区法院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利息一厘是多少百分比,利息一厘是多少年利率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