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人保护制度在整个证人出庭制度中居于重要位置。保护到位与否将决定证人能否如期出庭,法官能否按其查明事实真相,对整个诉讼的顺利进行将产生重大影响。以下提出关于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改善路径的一些思考:
01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一、保护对象
我国在司法实践中的普遍做法是将亲属限制为三代以内的直系亲属。保护对象的范围相对较窄,不在此范围的证人由于害怕被报复,往往不敢出庭。
而社会生活中,朋友、同事、同学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是与证人有亲密关系的人。若此类人员在证人作证期间,受到生命威胁或财产损害,同样会影响证人出庭。证人的牵挂不仅来源于近亲属,还来源于与其有亲密关系的人,在保护的对象上,还应将上述人员纳入保护的范围。
二、保护措施
我国法律条文中对保护措施的规定倾向于事后保护,即等到损害的事实发生后,相关机关才着手调查,追究相关行为人员的责任,而此时证人已经受到伤害,很可能对作证产生恐惧心理,对司法机关不再信任,直接影响案件的审理。
虽然现行《刑事诉讼法》对四类违法犯罪活动做了有关事前和事中保护的规定,但其他大量案件在给予证人保护措施方面仍有所欠缺,严重影响证人出庭率。因此,应采取事前、事中、事后相结合的保护措施,合理配置司法资源,将证人保护措施最大程度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坚决保密证人信息。证人之所以受到打击报复,多数情况是由于证人的相关身份信息泄露。对于证人因身份泄露而受到报复的,应严查泄露人员,并且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绝不能因为是体制内的人员而免于或减轻处罚。
2、证人从答应开始作证时起,应从公检法机关中配备一名知晓案件的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的紧急联络人。以免证人在实际中遇到危险时求助无门,或者虽能得到救助,但因耽误必要时间,而使自己的人身或财产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紧急联络人起到桥梁的作用,拉近了证人与公检法三机关的距离。使证人不论在情感上还是公证的执着理念上,都能够自愿出庭,提高案件的审理效率。
3、在案件审理时,应有条件的采取隐蔽作证的方法支持证人出庭,可通过遮挡证人的面部或改变证人的声音进行。有条件的法院可在法庭中设置隔间,证人通过专属通道前往隔间进行作证。
02完善经济补偿制度
刑事证人出庭率低的另一原因是经济补偿制度不到位。证人出庭必然有不小的开支,包括交通费、住宿费、餐费等。国家对证人因出庭而受到的损失不能给予必要保障,证人出庭的意愿必然降低。
一、经济补偿标准
虽然在法律条文中规定补助费用包括住宿费、交通费、餐饮费,但是就在具体实践中给予多少补助才算是适当一事,目前尚没有统一的标准。笔者认为,中国幅员辽阔,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若是对标准给予统一规定,显失公平。各地应因地制宜,依据原则性规定,拟定出自己的补偿标准。
例如在交通问题上,应根据路途的远近、证人的身体状况、买票的难易程度等确定补偿标准。距离相对较近时,汽车票、火车硬座可以报销;路途较远,时间达到半天以上的,可以考虑火车硬卧。证人所花支出超过补偿标准的,自行承担费用。
以实报实销为主,秉承节约国家资源的原则,不合理的费用由证人自己承担。
同时,我国《刑事诉讼法》中未对工作不稳定的人在作证时误工费补助作出具体规定,应结合证人近一年的收入以及当地的生活水平给予适当补助。
二、奖励制度
经济补偿使证人免受经济损失,而一定的奖励能够提升证人作证的欲望,使得证人作证变被动为主动,减轻司法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奖励可以是物质上的,也可是精神上的。例如,证人作证后,可以提供锦旗,在证人所在社区给予小范围的表扬等。经济上也可视案件的复杂、严重程度,给予一定物质奖励。
03完善心理疏导服务
证人提供的证言虽是根据自己在现场所见而得出,但具有相当大的主观性,且证人证言会因证人心理的变化出现波动。会给司法机关在追诉犯罪嫌疑人的过程中带来一定阻碍,影响诉讼进程。
证人情绪波动从被告知需作证时就已产生,贯穿于诉讼前、诉讼中、诉讼后各个阶段。证人产生拒绝作证的心理,不利于公安、司法机关工作的开展,影响案件的侦破、起诉、审理。证人拒证心理有多种,如惧证心理、厌证心理、怕麻烦心理等,其中又以惧证心理最为常见。
此类情况的证人,仅凭公安、司法工作人员的劝导难以说服其抛下心理包袱进行作证。此时需要提供心理疏导服务,配置专业的心理辅导人员,配合相关部门,打开证人的心结,促使其准确提供证言。
通过专业人员的分析,选择适合证人的作证环境。证人的心理辅导人员,专业素质必须过硬,经验丰富。国家应积极拨付财政资金,通过提供资金的方式,创立证人社会援助团体等组织机构给证人提供更加及时专业的心理辅导。
专业人员需要根据证人的情况,告知办案人员在询问证人时合适的询问办法,专业人员应当迅速反应,调节现场。与证人交谈时掌握证人的性格特点,通过专业分析,告知办案人员从哪个方面作为突破口。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改善路径包括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改善路径有哪些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率低的原因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制度存在的问题
●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问题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制度的现状
●论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
●刑诉中证人出庭作证
●我国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制度的改善路径有哪些
●我国刑事证人出庭作证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