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具体例子,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人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阮彤玲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具体例子,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人

大家好,由投稿人阮彤玲来为大家解答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具体例子,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人这个热门资讯。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具体例子,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公式

丨来源:人社通

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主要包括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2种养老保险的退休待遇算法不同。个人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的养老保险,也是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其养老金算法与单位职工的算法一致。

城镇职工

养老保险的退休养老金算法

依据《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2006年全国统一改革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退休养老金由3部分组成:

退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1. 基础性养老金

上面的公式可以看出,基础养老金:

2. 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本年度个人账户存储额

= 5000元 × 8% × 12个月

= 4800(元)

假如缴费工资基数不增长,交15年:

个人账户累计存储额

= 4800 × 15 = 72000 (元) (未计算利息)

假如6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

= 72000元 ÷ 139个月

≈ 518(元)

提示:这里算出来的个人账户养老金,也是终身支付,未领取完的,可以继承。

3.过渡性养老金

“新人”没有过渡性养老金,1996年之前参加工作的“老人”和其它有视同缴费年限的人员,才有过渡性养老金。各省市自行制订过渡办法,各地办法有差异。

最后汇总

退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 过渡性养老金

这里计算出来的养老金,只是退休当年的养老金,基本算法全国统一。

退休之后,一般每年都会调整涨一次养老金。国家人社部划定全国统一的人均增长率指标(2020年增长5%,2021年增长4.5%),各省市在指标范围内,自行制定调整办法,一般会体现“普惠增长、多缴多得、长缴多得、高龄倾斜”等原则。

城乡居民(农保、居保)

养老金算法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将新农保和城居保两项制度合并实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统一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

缴费方式: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全部记入个人账户,按国家规定计算利息。

个人缴费设置若干档次(200元、300元、500元、2000元…),各地方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不同的缴费档次,参保人每年可以自主选择不同的缴费档次。

地方政府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30元,对选择500元及以上档次标准缴费的,补贴标准不低于每人每年60元,具体标准由地方政府确定。

养老保险待遇:

参保人年满60周岁(不分男女)、累计缴费满15年的,可以按月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

城乡居民养老金 =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1.基础养老金

中央确定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地方政府可适当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对长期缴费的,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各地标准有差异。

2.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累积储存额÷139个月

举个例子,算一下:

假如每年按1000元标准缴费,政府补贴60元,累计缴费20年。

个人账户全部储存额

=(1000 + 60)× 20

= 21200(元)(未计算利息)

个人账户养老金

= 21200 ÷139个月

≈ 153(元)

城乡居民养老金= 基础养老金 + 个人账户养老金

另外,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

来源: 黔西南州人民政府网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举例说明

退休金档位和缴费金额如何对应?

退休金档位和缴费金额之间的关系其实是通过一套非常复杂的计算方法来决定的。简单来说,您的 退休金数额 主要受 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缴费年限 以及 退休时社会平均工资 等因素的影响。如果您每个月的工资较高,缴费年限较长,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就会相应更高。根据个人的缴费情况,退休金的计算公式可以大致得出,但由于不同地区的政策不同,具体的养老金数额也会有所差异。所以,大家想要知道退休金能拿多少,可以参考这些因素,但最终还是要向社保机构确认详细信息。


退休金计算的关键因素

要搞清楚 退休金档位缴费金额 怎么对应,首先要了解几个关键因素。我们不妨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解释一下,既能让你容易理解,又能知道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养老金的。

1.缴费基数:养老金计算的基础

缴费基数 就是用来计算养老保险费用的“基础数字”。这也是退休金数额的最初出发点。具体来说,缴费基数通常是根据 职工上一年度的月平均工资 来确定的。不过,这个基数会有一定的上下限,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特别高,超出一定范围的部分就不再算入缴费基数;如果工资太低,低于当地平均水平的60%,也会按照60%来计算。

举个例子:假设你在上海工作,去年上海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8000元。如果你今年的工资是12000元,那么 缴费基数 会按照12000元来算,但如果你的工资低于 60%(4800元),也会按照4800元来计算缴费基数。

2.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谁缴多少

养老保险的缴费,单位和个人是一起分担的。单位和个人的缴费比例规定得比较明确。通常情况下,单位需要为员工缴纳 工资总额的20%,而个人则需要缴纳 工资的8%。这部分钱并不是直接发给你的,而是进入 社会统筹账户个人账户

单位缴纳的20%:这一部分的费用,是由单位负责缴纳的,按员工工资总额计算,直接交给社保机构。个人缴纳的8%:这部分是你自己从工资中扣除的,它也会存入个人账户,最终影响你退休后的养老金。

比如说,假如你的月收入是 10000元,单位会为你缴纳 2000元(10000元×20%),你自己要缴纳 800元(10000元×8%)。这些钱进入社保账户,储存下来,帮助你积累养老金。

3.累计缴费年限:工作多久决定了养老金的多少

缴费年限 是指你实际缴纳养老保险的年限。通常,满15年是你法定的退休条件。缴费年限越长,积累的养老金就越多。因此,如果你从年轻开始缴纳养老保险,等到退休时,你积累的养老金就会比那些缴费年限较短的人更多。

比如说,如果你工作了30年,你的缴费年限会比工作15年的人多,那么你退休时的养老金就会相对较高。

4.退休时的社会平均工资:基础养老金的依据

社会平均工资是计算 基础养老金 的一个关键因素。基础养老金的计算要根据当地上一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来定。这反映了经济水平和工资水平的变化。如果你所在的地区工资水平较高,退休后能够领取的基础养老金也会更高。

比如说,假设你在北京工作,去年北京市的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是 10000元,而你所在单位的月工资为8000元,那么你的 基础养老金 就会参考这一 10000元 来计算。

5.个人账户储存额与计发月数:这部分决定了你实际的养老金

每个人的养老金账户都会存入个人账户部分的资金,这些资金是根据 缴费金额和年限 逐年积累的。而在退休时,个人账户养老金 则是通过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来计算的。

个人账户储存额:你自己账户里的积蓄,就是你每月缴纳的那部分养老保险。这个金额越高,退休后的养老金也会越多。计发月数:这个数字与退休年龄有关。通常来说,退休年龄越大,计发月数越少,也意味着你每个月领取的养老金会更多。6.如何计算养老金

下面,我们通过公式来看一下养老金的具体计算方式:

基础养老金 = (退休时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累计缴费年限 × 1%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这里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就是指个人历年缴费工资占当年所在省份或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比例。它通过加权平均得出,用于确定您的养老金数额。

7.养老金档位与缴费金额的对应关系

尽管我们没有直接的“档位”概念,但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看出,缴费基数越高,缴费年限越长,那么你退休后能领取的养老金就越高。所以,缴费金额和养老金之间的关系就是:缴费越多,领取的养老金就越多

例如:如果你是一位 收入高、缴费年限长 的职工,那么在退休时,你的养老金会比那些 收入低、缴费年限短 的人高得多。

总结

养老金的多少与缴费金额和缴费年限直接相关。通过了解 缴费基数、缴费比例、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 等几个关键因素,大家可以清楚地知道,自己退休后大致能够领取多少养老金。想要 养老金数额高,除了需要 缴费年限长,还需要 缴费基数高,这意味着工作时的收入与缴纳的养老保险金额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应该从年轻时就开始规划自己的养老保险,并且尽量选择缴纳更高金额的社会养老保险,以确保退休后的生活质量。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人指数化平均工资

我们缴纳的社保包含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在内的五项保险。今天说说大家最关心的养老保险,也就是养老金的计算问题。

养老保险分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主要是针对城镇无业、失业人员和广大农民推出的一种福利性保险,待遇很低。

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就是国家为在职职工建立的养老保险制度。

你会算退休之后拿多少养老金吗?看看国家人力资源保障部给出的计算方式

个人养老保险如何查询?

1、关注“保民公社”公众号查询

通过公众号查询的,具体操作如下:打开微信,点击右上角的“+”号,点击“添加朋友”,再点击“公众号”,输入可查询养老保险的相关公众号(保民公社),点击关注即可方便查询。

2、通过支付宝查询。

在支付宝的“便民生活”栏目中选择“城市服务”,点击进入后,点击“政务”栏目,在“医疗”选项中可以看到电子社保卡,点击该项目,添加社保卡卡号即可进入查询。目前,杭州、深圳、武汉等城市皆可通过支付宝查询社保情况。

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公式中平均缴费档次怎么计算

在很多人看来,养老金待遇计算上存在着一层很神秘的面纱。有的人能领取养老金一万三四千元或者更高,而有的人养老金却只领取1000元不到。究竟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让我们看一下养老金的正确计算公式

我国现行的养老金待遇计算公式是依据2005年《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

第一,基础养老金月标准,是以当地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平均值为基数每缴费满一年发给1%

第二,个人账户养老金月标准,为个人账户储存额除以计发月数。

文字描述就是上面的一些情况,如果转化为更可以直观的公式来看的话,就是如下:

退休上年度社平工资,其实现在一般指的是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社会平均工资,也有的地方是称为当年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由人社厅经测算报人社部、财政部备案后公布。

2022年各地的养老金计发基数是这样:最低的是黑龙江省5865元,最高的是上海市11396元,大多数地方在7000~8000元之间。

一般来说,能够实现跨省参保转移的人还是少数。如果我们在当地参保并退休的话,一般是按照60%~300%的缴费基数缴费,基础养老金部分是每缴费一年可以领取0.8%~2%的养老金计发基数

举个例子,山东省去年的缴费基数下限为3980元,缴费一年可以0.8%的退休当年养老金计发基数。如果是2023年退休,假设今年的缴费基数有7182.5元,上涨至7400元,那么每月的基础养老金就是59.2元

这种缴费的投入,是每月796元。不过缴费基数的8%进入个人账户,剩余部分才进入统筹账户。差不多796元中,有477.6元进入统筹账户的,一年是5731.2元

基础养老金的回本时间是5731.2元除以59.2元,只有96.8个月,也就是说8年多一点。

这虽然说是没有考虑利息情况下的简单计算结果,但实际上考虑利息的话,我们也得考虑养老金增长,还有其他更早缴费年度养老保险缴费,所以差不多的回本时间就是如此

至于个人账户养老金部分,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退休年龄确定的计发月数

计发月数是统一按照2005年国务院发布的计发月数表计算的,从40岁到70岁都有。具体如下:

随着近年来人均预期寿命的变化和个人养老金记账利率机制的变化,计发月数制度也会在十四五期间修订完善。

个人账户的余额形成机制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每月记入(早期记入比例是11%),每年按照国务院公布的个人养老金记账利率按照规定计算利息。记账利率很高的,从2016年起一直在6%~8%以上。一般来说个人账户的余额都可以通过人社部门的网站(社会保险综合服务平台等渠道)或者专门的小程序查到。

如果是按照高基数缴费的话,个人账户的积累真的不少。比如说去年上海市缴费基数上限为34188元,高工资的人按300%基数缴费,一年个人账户就能够积累3万多元。我见过个人账户余额最高的一位是上海市的退休人员,个人账户余额高达51万余元,个人账户养老金3700多元,合计养老金1.39万元。

其实退休人员的养老金,部分人还会有一部分过渡性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实际上是针对当时没有建立个人账户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待遇的一种补偿。具体计算方式就要看各省的规定了,全国没有统一。

这就是我们养老金的计算方式,快看看自己缴费能领多少钱吧?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具体例子,养老金最简单的计算方法本人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