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被告人余某、吴某(另案处理)、王某(另案处理)因被害人曾某某打饭迟缓而对其殴打,导致曾某某鼻骨骨折。经鉴定,曾某某的人体损伤程度为轻伤二级。为获取不正当经济利益,经常纠集在一起组成较为固定的组织,共同多次实施开设赌场的犯罪活动,严重扰乱社会生活秩序,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应当认定为犯罪集团。被告人余某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寻衅滋事罪。
【张涛律师评析】
我国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具体理解就是:
1、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对象只能局限于罪行较轻的犯人。在我国主刑中,管制是最轻的一个刑种,但由于其本身就是一种不关押的刑种,因此失去了适用缓刑的必要性。适用缓刑的对象,刑罚为拘役和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是指人民法院的宣告刑,而不是指刑法规定的法定刑。比如犯罪的法定刑虽然在三年有期徒刑以上,如果罪犯具有法定从宽情节,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具备缓刑条件的,仍然可以宣告缓刑。
缓刑的禁止性条件是犯罪分子是累犯。累犯之所以不适用缓刑,是因为累犯主观恶性较深,不易教育改造,社会危害性较大。
2、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不属于累犯。这只是适用缓刑时必须遵守的对象条件,但它并不意味着所有被判处这种特定刑罚的犯罪分子,都应当宣告缓刑。适用缓刑的实质条件,必须是犯罪情节不很严重,主观恶性不深,并且具有悔罪表现。
3、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是宣告缓刑的推定条件。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是宣告缓刑所期待的重要目标的宗旨,同时,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实际上是指罪犯不存在再犯罪的趋势或再犯罪的可能性。认定罪犯是否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仅仅是一个可能性的预测。但是,这种可能性的预测不能主观臆断,应当依据客观事实进行综合论证。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纠集多人殴打他人涉嫌寻衅滋事有无缓刑可能吗
●随意殴打多人寻衅滋事
●几人打架构成寻衅滋事罪
●寻衅滋事聚众殴打他人
●寻衅滋事多人打一人是怎样定罪
●几个人打架算寻衅滋事,判多久?
●双方多人打架均按照寻衅滋事罪
●几个人殴打他人算寻衅滋事
●随意殴打多人寻衅滋事
●几人打架算寻衅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