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哪几项组成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郑宇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哪几项组成

大家好,由投稿人郑宇来为大家解答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哪几项组成这个热门资讯。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哪几项组成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怎么算

这两天有一位朋友留言说,自己退休前工资是4932元,退休后工资2442元,事业单位退休。问是不是算错了呢?

机关事业单位退休的养老金计算特殊情况。

机关事业单位2014年10月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时制定了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退休,养老金计算是非常特殊的,要进行新办法和老办法退休待遇比较。在老办法退休待遇基础上,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的一定比例。

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退休,发放比例是10%。2016年退休,发放比例是20%。2024年退休,实际上已经到了100%。这位退休人员是2016年退休,所以发放比例是20%。

首先计算的是老办法退休待遇。老办法退休待遇等于(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工龄确定的计发比例+退休生活补贴标准+2015年定额调整标准)×以后年度的工作增长率累积。

这位退休人员2014年9月是属于12级专技人员、薪级33级,工作年限38年,发放比例是90%。基本工资是发放1250.1元,退休生活补贴标准是1192元。所以这两部分之和是2442.1元。

但实际上,退休以后还有2015年的定额调整标准,按照国家统一要求科级以下是增加260元。由于2016年退休时刚刚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位退休人员是预增发养老金200元,实际到手2642.1元

随着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推进,中人的退休待遇是慢慢理顺的。理顺以后,就是按照260元增加养老金了,然后还要按照2016年的工资增长率(6%)进行增加,最终理顺以后的老办法养老金待遇大约是2883.31元。

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待遇新办法,实际上新办法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以及职业年金四部分构成。

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全国统一,主要体现了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理念。过渡性养老金部分,实际上相当于建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或者说视同缴费)以前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待遇的一种补偿。过渡性养老金主要跟视同缴费年限、视同缴费指数、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等因素相关。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退休时的职务级别、生活补贴等因素来确定的。

上面这位退休人员由于是2016年退休使用的社平工资较低,只有3827元。河南省2023年就已经达到了6401元。

这位退休人员视同缴费年限很长,但是视同缴费指数不高,综合养老金待遇是3518.48元。这实际上相当于92%的社平工资了,真的不算低。但实际上由于只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部分的20%,因此基本养老金待遇只有2938.86元,另外还有职业年金71.48元,合计3000元左右。

退休以后的养老金是按照每年一次的国家养老金调整通知来进行,养老金经过多年增长,2023年已经达到了3800多元,远超当地的平均养老金水平了,相对还是不错的。

总体来说,影响退休养老金高低的因素有很多,包括缴费年限、缴费基数、退休年龄、退休时的职务级别、退休年份使用的社平工资等等,但是国家使用统一的养老金计算公式计算,一般是不会出错的。#头条创作挑战赛#​#养老金计算#​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构成明细

在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是中等水平吧!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事业单位退休金6000元算什么水平呢?

众所周知,事业单位退休人员的养老金水平是要高于企业退休人员的。


目前按照人社部公布的数据推算,现在企业退休人员人均养老金是接近3000元。

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虽然没有公布平均数值,但是按照替代率来计算,如果按照事业单位退休人员80%的替代率,企业退休人员40%的替代率,那么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平均水平大约是企业退休人员的两倍左右。

所以目前事退人员的养老金平均应该是在5000元左右。

因此,6000的养老金水平在事业单位人群当中应该是属于中等左右的水平。

因为在事退人员当中,养老金超过8000元,乃至一万元的人都大有人在。

在事业单位人员当中,教师的养老金水平比较高的,七八千的人不在少数。

当然也是要看地区的,现在北京的人均养老金水平比较高的地方,6000的养老金可能就属于中下水平了。

为什么事退人员的养老金比较高呢?

这是由于养老金双轨制的原因造成的,在2014年10月1号之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不用自己缴费,养老金是全额由财政来支付的。

从2014年10月1号之后,他们也要自己缴费了,结束了免缴费享受养老金的日子。

由此在事退人员中诞生了三类人,老人中人和新人。

目前由于中人的养老金补发政策还没有出台,所以中人领取的还是预发养老金,是暂时性的少一些。

而且对于事退人员,他们现在的养老金待遇包括两部分,一是基本养老金,二是职业年金。

职业年金是在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后建立的,相当于第二份养老金,跟企业职工参加的企业年金一样,也是一种补充性的养老保险。

与企业年金是自愿建立不一样,职业年金是强制参加的,所以他们在退休后会领取两笔养老金。

更多社保问题关注思之想之。欢迎点赞,留言评论。欢迎加入我的社保圈子,查看我的社保专栏。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由哪个部门发放

导语:

如今有很多从业者,其实对于各行各业从打工者的退休工资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教育行业的老师,公办老师在退休之后能够拿到多少退休工资吗?经过了解也是看到有位在事业单位工作近30多年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工作经历。

李老师2018年退休打卡养老金现在是4900元,再加上2020年的年终奖金有14,700元。经过核算,其实每个月的养老金有6125元,因为当初退休时的月总工资大约是打卡工资4600元,再加上绩效奖金以及年终奖金有近7600元。

所以综合对比来看养老金大约是80%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从业者都能够获得如此之高的养老金,因为现在根据我国职工退休制度政策的规定,也就是说工作时间越长,那么退休金显而易见就越多。

还有很多在一线城市工作的老师或者事业单位从业者,在职时的工资有1万元,但是退休之后也仅仅在8500~9000元左右。

当然李老师还有一位亲戚在比较偏远的地区当中学老师,副高级职称,每个月7100多元的退休工资,其实连在职时工资总额一半都不到。

经过调查后,笔者也是发现,其实现在有很多事业单位工作多年的员工或者老师,他们退休工资如果很高的话,其实都是和跟工龄直接相关的,比如在职的收入能够达到近5000元,那么退休之后能够达到三四千的退休工资,因为现在退休金制度也都在向企业职工模式转变。

总而言之,其实退休后的总体待遇会比在职时少一些,毕竟没有了其他的补贴或者奖金,但是绝对不会相差太大。

如果大家都能够在工作期间提升自己的职务和职级,再加上技术职称,相信工作时间越长,那么退休金就是显而易见会有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但是如果你总是在一些普通的岗位做一些基层工作,那么显而易见,工资或者退休金就会越来越少。

而全国各省市由于有不同的标准,所以现在也无法一概而论,总体来说对佣金大约是在职时候收入的70~80%左右。

笔者寄语:

所以大家在教育行业工作在学校里打拼,一定要尽可能地去提升你的综合能力,这样你才会发现你的收入和退休金才会显而易见的,有大幅度提升。

今日话题:你觉得老师的退休工资高吗?

结语:大家对此怎么看呢?写在评论中,大家一起交流。

每天分享职场干货、职场故事、职场案例、和领导同事相处技巧等职场经验!

事业单位退休工资高吗

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计算相对麻烦一些。因为2014年10月,国家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以后,规定2014年10月至2024年9月为10年过渡期,过渡期内使用过渡办法计发养老金。

过渡办法,实际上就是进行养老待遇计算新办法和老办法的退休待遇比较,老办法退休待遇高,按照老办法发放退休待遇。如果新办法退休待遇高,则在发放老办法退休待遇基础上,发放新办法比老办法高出的一定比例。

具体比例是根据退休时间来确定,2021年退休发放70%,2022年退休发放80%,2023年退休发放90%,2024年1~9月份退休发放100%。退休以后不再增加计发比例,而是按照各地的每一年度的养老金调整方案或者通知进行调整。

2024年10月以后全部按照新办法发放退休待遇,没有老办法保底了。

老办法退休待遇,主要是依据2014年9月本人的基本工资,再加上当时的退休补贴标准,按照一定的工资增长率进行增加。但相对而言,老办法退休待遇工资增长率非常低。2016年只有6%,以后年度普遍在4%以下。

由于新办法退休待遇基本上跟社会平均工资挂钩,不会平均工资每年增长率都在8%~10%以上。所以,对于绝大多数中人来说,新办法退休待遇要比老办法高得多。比如说网友提供的下面这张养老金计发表中,山西省2017年退休事业单位中人,副高级专业技术7级岗位薪级45级,新办法退休待遇高达8000多元,老办法退休待遇只有4900多元。

如果出现了职务晋升,老办法退休待遇计算中的退休补贴及基本工资标准也会有所提升,从而导致老办法退休待遇也会变化。所以,2024年9月退休,目前只要职务职称发生变化,肯定会引起老办法退休待遇的提升

新办法退休待遇主要包括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过渡性养老金和职业年金,四部分构成。

如果职务职称发生变化,对新办法退休待遇的影响更为复杂

基础养老金跟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相关,如果本人的职务职称出现了变化,相应的视同缴费指数也会出现变化。因为视同缴费指数是根据相应的视同缴费指数表查找确定的,视同缴费指数表跟职务职称以及薪级级别等因素相关,职务职称提升视同缴费指数也会提升。

比如说视同缴费年限30年,视同缴费指数因为职务职称出现提升而由1.5提升至1.6。原实际缴费年限的平均缴费指数是1.5,那么平均缴费指数这样算:

如果不晋升,平均缴费指数等于(1.5*30+1.5*10)÷(30+10),结果是1.5。

如果晋升,实际上由于个人工资的提升,平均缴费指数也会有所提升的。即使保持不变,平均缴费指数也会因为视同缴费指数变成(1.6*30+1.5*10)÷(30+10),结果是1.575。

所以,基础养老金就会得到提升

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和职业年金个人账户,都是按照缴费基数的8%和4%+8%记入的。如果由于职务职称提升而导致个人工资提升、缴费基数提升的话,相应的记入钱数也会提升,最终影响两种待遇提升。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过视同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指数、社平工资等因素相关。视同缴费指数提升,过渡性养老金肯定也会提升。

其实,通过新办法退休待遇计算公式可以得知,即使过渡期结束,如果职务职称出现了提升,除了影响缴费基数提升养老待遇以外,视同缴费指数的提升也会大大影响养老待遇的。所以,职务、职称因素非常重要,跟退休待遇是密切相关的。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多少,事业单位退休工资有哪几项组成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