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情形下,劝酒者将担责,劝酒行为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平慕

  近日,网传厦门国际银行“新员工不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一事”引起热议。据网传截图,某银行中关村支行“2020年校园招聘新员工”的微信群,一位新员工与同事在北京盘古七星酒店聚餐时,因没喝“A角”敬的酒,被某领导殴打辱骂。此事引起网友广泛讨论,如何应对酒桌文化迅速登上微博热搜榜。对于酒桌“劝酒”行为,大部分网友均表示反感、抵制。生活中,类似喝酒和劝酒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以下四种情况,劝酒者通常需要负法律责任:

  一、强迫性劝酒

  根据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责任。但是,如果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野蛮灌酒、言语要挟、刺激对方、不喝就纠缠不休等,只要主观上存在强迫的过错,此时对于损害后果的发生,劝酒人应当承担相应的过错赔偿责任。

  二、明知对方不能喝仍劝酒

  如果明知对方不能饮酒,最后因喝酒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劝酒者需要担责;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根据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

  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

  三、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

  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同饮人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此时如果发生意外,同饮人应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四、未劝阻醉酒者驾车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

  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四种情形下,劝酒者将担责的是

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

劝酒者承担百分多少责任

劝酒者是否需要承担责任

劝酒行为承担责任的法律依据

劝酒要承担什么责任

劝酒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劝酒者的法律责任

四种劝酒情形要承担法律责任

劝酒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