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措施的多久通知家属,留置后家属如何去做检查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穆梓

一、留置措施的多久通知家属

采取留置措施后,应当在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但有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等有碍调查情形的除外。有碍调查的情形消失后,应当立即通知被留置人员所在单位和家属。

这一规定旨在保障被留置人员及其家属的知情权,同时在特殊情况下也兼顾了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避免因过早通知而导致证据被破坏等不利情况的发生。

二、留置后家属如何去做检查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之一。如果家属被留置,并不存在家属进行所谓“检查”的法定程序。

不过家属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取以下合理的做法:

1. 配合调查。家属应积极配合监察机关的调查工作,按照要求提供相关信息等,但不得妨碍调查或进行串供等违法违规行为。

2. 寻求法律咨询。家属可以向专业的律师进行法律咨询,了解被留置人员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家属的权利和义务等相关法律知识,以便更好地应对这种情况。

3. 保持冷静。不要盲目轻信谣言或者传播不实信息,以理性态度对待整个事件过程。

三、留置和监居的区别

留置和监视居住存在以下区别:

(一)适用对象

1. 留置: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2. 监视居住:适用于符合逮捕条件,但有特殊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比如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等。

(二)执行场所

1. 留置:留置在特定场所,该场所的设置、管理等有专门规定以保障被留置人的合法权益等。

2. 监视居住:监视居住一般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但是,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三)决定机关

1. 留置:由监察机关决定。

2. 监视居住:由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

(四)期限不同

1. 留置:留置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2. 监视居住: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措施有时间限制吗

留置措施结束后怎么办

留置措施不得超过多长时间

留置结束后通知家属吗

留置措施一般多久

留置应在多久内通知家属

留置后多久通知单位家属

留置措施结束后怎么办

留置多久通知单位家属

留置措施时间期限

留置后家属如何去做检查呢

留置后家属如何去做检查工作

留置后家属如何去做检查报告

留置后叫家属去说明什么

留置人员家属的注意事项

留置家属可以做什么

留置期间家属如何配合调查

留置需要家属签字吗

留置人员家属也会被留置吗

被留置人员家属如何了解留置人员身体状况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和监居的区别,留置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