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劳动合同无期限和有期限的区别

合同纠纷 编辑:湛诗璇

一、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主要存在以下情形:

一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比如劳动者虚构学历入职,或者用人单位以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签订不合理合同条款。

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例如,合同中约定用人单位无需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这就排除了劳动者享受社保的法定权利,该条款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像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超出法律规定上限,或者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等,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

劳动合同部分无效,不影响其他部分效力的,其他部分仍然有效。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一旦劳动合同被认定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

二、劳动合同无期限和有期限的区别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与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存在多方面区别:

1.合同期限: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明确约定了起始和终止时间,期限届满合同即告终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没有明确的终止时间,除非出现法定或约定情形,否则合同持续有效。

2.解除条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期满,除用人单位维持或提高约定条件续订而劳动者不同意的情况外,终止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解除,主要依据法定情形,如劳动者严重违纪、用人单位经营困难等,符合条件解除时也需依法支付补偿。

3.稳定性: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给予劳动者更强的职业稳定性,让劳动者更有归属感,利于员工长期发展;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期限届满时面临不确定性,稳定性相对较弱。

4.对用人单位影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后,用人单位在解除合同时需更谨慎,要符合严格的法定条件;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在管理上相对灵活,可根据经营需求在期限届满时决定是否续签。

三、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具体情形来判断,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例如,劳动者提供虚假学历证明,骗取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此合同可能被认定无效。

二是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如在合同中约定劳动者发生工伤,用人单位不承担任何赔偿责任,这类条款无效,进而可能导致整个合同无效。

三是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比如约定的工作时间严重违反劳动法关于工作时长的规定。

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通常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进行。一旦被认定无效,劳动者已付出劳动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劳动报酬,劳动报酬的数额参照本单位相同或者相近岗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确定。同时,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形有哪些和后果

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

劳动合同无效的条件

劳动合同无效情形及法律后果

劳动合同法中劳动合同无效的情况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无效的含义

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

劳动合同无效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劳动合同无效由什么确定

辞退无固定期限合同员工的赔偿

劳动合同无期限和有期限的区别在哪

劳动合同无期限合同

劳动合同无有效期

劳动合同无期限怎么写

劳动合同无限期好吗

劳动合同无限期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无年限有效吗

劳动合同有期限和无固定期限哪个好

有无期限的劳动合同吗

来源:临律-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劳动合同无效的认定完善论文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