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助律师怎么申请,援助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金睿冬

援助律师怎么申请,援助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

大家好,由投稿人金睿冬来为大家解答援助律师怎么申请,援助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这个热门资讯。援助律师怎么申请,援助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援助律师会真心帮忙吗

问:申请法律援助和自己去律所请律师有什么区别?

答:华东政法大学刑事法学院副教授吴羽介绍,主要区别在于获得法律援助服务的当事人不需要支付律师费用,是由国家承担,聘请社会律师通常要承担律师费用。

法律援助是国家建立的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的制度。

法律援助包括刑事、民事和行政法律援助。刑事法律援助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者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本人及其近亲属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二是在一些特定案件中(例如,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属于未成年人;视力、听力、言语残疾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可能被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人等),如果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无须申请,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会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担任辩护人。

民事行政法律援助主要是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代理人的当事人,可以向法律援助机构申请法律援助,申请的事项范围包括:依法请求国家赔偿;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社会救助;请求发给抚恤金;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请求确认劳动关系或者支付劳动报酬;请求认定公民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请求工伤事故、交通事故、食品药品安全事故、医疗事故人身损害赔偿;请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损害赔偿等。

如果当事人申请的法律援助事项属于英雄烈士近亲属为维护英雄烈士的人格权益;因见义勇为行为主张相关民事权益;再审改判无罪请求国家赔偿;遭受虐待、遗弃或者家庭暴力的受害人主张相关权益等,当事人申请法律援助时不受经济困难条件的限制。

来源: 东方网

援助律师帮忙免费打官司吗

法律援助的主要范围是刑事辩护和刑事代理,民事、行政诉讼代理,非诉讼法律事务代理,公证证明,法律咨询、代拟法律文书,其他形式的法律服务。

法律援助可以到司法局法律援助中心申请,但是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够申请法律援助。申请法律援助的方法:

1、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询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聘请律师的;

2、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3、自诉案件的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案件被人民法院受理之日起,因经济困难没有委托诉讼代理人的;

4、公诉人出庭公诉的案件,被告人因经济困难或其他原因没有委托辩护人,人民法院为被告人指定辩护时,法律援助机构应当提供法律援助。

援助律师收费吗

“1+1”中国法律援助行动律师志愿者 薛倩(芝芝 摄)

在四川大凉山腹地的甘洛县,一位来自山东的律师用法治之光照亮了这片曾被群山遮蔽的土地。山东瀛百汭律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薛倩,以“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的身份跨越2000多公里,将专业智慧与人文关怀注入基层法治实践。从黄海之滨到金沙江畔,她用一年多的时光诠释了新时代法律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正行走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衔接带上,不断书写着动人的法治篇章。

薛倩(左三)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司法局局长卜艳(左一)共同向社区群众作宪法宣传(严玉华 摄)

初心如炬 法治信仰铸就职业底色

“真正的法治精神,应该在最需要法律的地方生根发芽。”2023年4月,当司法部“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的号角吹响时,薛倩在请愿书中这样写道。作为日照市首位参与该行动的女律师,她毅然选择暂别律所管理岗位,将执业十余年积累的刑事辩护与民商事纠纷解决经验,转化为服务民族地区法治建设的实践力量。

在甘洛县法律援助中心,薛倩的办公桌上永远摆着三样东西:一摞厚厚的工具书、翻旧了的标注着彝汉双语的《法律援助指南》,以及一本写满受援群众联系方式的登记簿。这个十几平方米的空间,成为当地群众眼中的“法治灯塔”。2023年9月,当一位满手老茧的大叔推开这扇门时,他怎么也不会想到,这个笑容温婉的女律师,将为他开启一场长达七个月的维权征程。

这位在建筑工地受伤致残的农民工,已失去收入来源数月,他急需拿到赔偿款维持生计,却因用工单位推诿扯皮已近绝望。考虑到受援人的现状,薛倩首选调解。她顶着高原烈日多次来到实地考察,在钢筋水泥间还原事故真相;与用工单位几轮交涉无法达成调解意见后,她果断采取了诉调相结合的策略,最终让20万元赔偿款全部到账。当大叔用颤抖的双手接过理赔款时,这位硬朗的川西汉子红了眼眶:“薛律师,你让我晓得法律不是挂在墙上的画。”

薛倩(后排右二)在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为返乡农民工宣讲欠薪维权和义务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严玉华 摄)

专业精进 守护公平正义的职业担当

在彝族聚居区的甘洛,薛倩的专业素养经受着双重考验:既要破解法律适用的复杂性,更要化解民族地区特殊的社会治理难题。面对当地未成年人犯罪率相对偏高的现状,她将“教育、感化、挽救”方针融入每起案件的办理中。

2023年10月,一起未成年人盗窃案让薛倩连续三周奔波于甘洛与西昌之间。案件看似简单——少年盗窃三家商铺,但公诉机关“多次盗窃”的指控可能让这位彝族少年面临重罚。为还原事实,她实地测算店铺间距,对照司法解释逐字推敲,最终提出“同一时空连续行为”的辩护观点。当得知无罪辩护意见被法院采纳时,这位少年流下了激动和悔恨的泪水,他向薛律师保证以后要知法守法,并希望能成为一名社区普法志愿者。

“法律条文是冷的,但司法应该有温度。”薛倩常说。在处理某起继承纠纷时,她发现遗产继承法律制度与当地民族习惯的冲突可能让一老一盲的母女陷入困境。面对企图“代管”遗产的亲属,她果断建议采用“公证+陪同执行”模式,与同事们一起在银行柜台前为受援人筑起法治屏障。当存折最终完整地交到七旬老人手中时,营业厅的工作人员和旁观者都向她们投来赞赏的目光——这是对法治尊严最朴素的致敬。

2025年3月,薛倩(右一)在甘洛县为同学和老师们宣讲预防校园欺凌和未成年犯罪法律知识(赫正莉 摄)

大爱无疆 跨越山海的法治温度

薛倩的出现,让甘洛县司法局从内到外散发着律师志愿者特有的温度,从秋末的办公室环境优化,到初春的三八节比赛服装,再到全局干警人手一件的冬季取暖器……她的大爱无私在每个人心里都刻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甘洛县妇联的“爱心妈妈”名册里,薛倩的名字后连着三个特殊编号:L003、L007、L011。这三个被她称作“吉祥三宝”的孩子,承载着这位女律师最柔软的牵挂。

2024年暑假,当她把留守儿童小木果接到县城补习时,当她向孩子讲述她的成长经历和执业故事时,当她告诉孩子考上高中带他去她的律所看海时,这个从未走出大山的孩子第一次深切领会了“宪法”这个词的含义。“薛妈妈,我以后也想做一名保护别人的法律人。”孩子的成长和进步速度,让老师感动不已。

薛倩(右二)在四川省凉山州甘洛县法律援助中心对一起劳务合同纠纷进行调解(孙玉 摄)

创新实践 基层治理的法治智慧

2024年春节前深夜的一场调解,充分展现了薛倩的职业担当和法治智慧,面对突发心肌梗死而死亡的劳务纠纷,她在寒夜里连续工作4小时,运用“背对背调解 +即时履行”模式将一群体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当争议双方在凌晨签署协议并当场履行时,在场的各级领导感慨:“这不仅是平息了纠纷,更教会了我们依法治理基层问题的方法。”

这种法治基因的传承,在薛倩的工作中随处可见。她将沿海地区的“互联网+普法”经验移植服务地,协助创办《法治甘洛》普法课堂并率先录制,用以案说法的形式在线普及法律,现已推出10余期,惠及百姓上万人,让百姓足不出户轻松实现“掌上学法”。

薪火相传 法治星光照亮未来

2024年10月,当凉山州妇联的通报表彰文件抵达时,薛倩正在她帮扶的孩子班级开展“预防校园欺凌”法治讲座。这份荣誉背后,是她一路走来累计捐赠2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是爱心帮扶的数十名困境学子,更是那些因她而改变命运的生命轨迹。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最令她感到欣慰的,还是办公室墙上那几面鲜艳的锦旗,“金牌律师”也好,“正义化身”也罢,那是她帮助过的老百姓对她最淳朴的内心告白。

如今,薛倩的法援故事正在产生裂变效应。她所在的瀛百汭律师事务所,已有越来越多的律师投身到法律援助案件的办理中;甘洛县法律明白人数量较三年前增长300%;更令人振奋的是,在她的结对帮扶下,那个假期她曾陪伴补习的彝族男孩和另外两名女孩,学习成绩大幅提升,即将以优异的成绩叩响高中的大门。

站在2024年的岁末回望,薛倩用三组数字诠释了她的法援征程:600余人次的法律咨询,是西部边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渴望;60余起法律援助案件和90余次认罪认罚见证,是法治对涉案群众权利义务的保障;20余场普法宣讲培训,是法治文明在民族地区的萌芽生长;3名彝族困境少年的柳暗花明,是法治温度最生动的注脚。薛倩所带来的这道永不褪色的法治之光,不仅点燃了一方法治热土,还守护了一方法治文明,更照亮和引领着一方法治建设接班人的前程。当记者问及为何选择续签服务协议时,这位荣获“优秀援助律师”称号的女律师望向窗外苍翠的群山:“你看那些盘旋在山间的公路,就像法治建设的轨迹——虽然曲折,但始终向前。”(鲁文宣)


【本文刊载于《人民法治》杂志2025年3月上(总第197期) 律界追光栏目】

援助律师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他们不是歌手

他们比歌手更富有激情

他们的声音虽没有万般柔情

却比歌声更能打动人心

他们不是诗人

他们比诗人更直抒胸臆

他们的语言虽没有辞藻华丽

却比诗句更能引起共鸣

他们不是画家

他们比画家更专注投入

他们的工作方式虽不会让人看见色彩

但他们却用声音让人感受到生活的颜色

……

他们就是

北京市法律援助中心12348法律咨询平台的志愿律师。

他们在电话的一头

免费为群众解答法律问题

每一通电话都是不同的情形

每一个电话都有着不同的故事

他们是不与咨询人见面的“熟悉的陌生人”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代号:

12348!

今年3月份以来,平台的呼入量同比增长100%以上,平台接听量也连续多日突破1000人次,平均每个坐席每日接听量近40人次,增幅高达40%,单个坐席单日最高接听量曾达到77人次,均打破了平台开通以来的纪录。

每天工作360分钟,若接听77个电话,平均每4分钟就要接起一个电话,而每位咨询人遇到的都是不同的法律问题,考验的不仅是志愿律师的脑力,更是体力,律师们常常是刚放下电话,铃声又再度响起,一天下来许多律师早已是口干舌燥,身心俱疲。

妈妈,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呀?

她是12348法律咨询平台的一位志愿律师,也是一位孩子的母亲。那天,她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到家中,孩子用肉嘟嘟的小手拼命地拽着她的衣角:“妈妈,你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呀?你以前回家都会给我讲故事的。”“宝贝,妈妈累了,妈妈想休息一下,等周末再给你讲故事吧。”孩子气呼呼的走开了。看着孩子失望的背影,她叹了口气。当天,她一共接起了61通咨询电话,总通话时长314分钟,实在没有力气再给孩子讲故事了。

遇上烦心事儿,咨询人发脾气也是正常的

咨询人中有的情绪激动、言语过激;有的结结巴巴、表意不清;有的方言浓烈、沟通不畅,这些都是平台志愿律师常遇到的现象。那天,他接起了一通电话,咨询人原本只是叙述与邻居间的琐事,可是越说越激动,竟然把他当成了出气筒,但是他没有因此而挂断电话,反倒耐心地倾听,一边安抚着对方的情绪,一边提供着法律建议。30分钟后,咨询人终于满意地挂断了电话。身旁的律师问他是不是遇到了情绪激动的咨询人,他反倒笑笑:“遇上烦心事儿。咨询人发脾气也是正常的”然后长吁了一口气,又接起了下一通电话。

能多接几个电话也是好的呀

她的母亲是已经76岁高龄了,那天下午3点多钟,她刚放下咨询人的一通电话就接到母亲的来电。原来,她的母亲当天就在附近的一家医院就诊,老人年事已高,不会操作手机取号付费,身上又没带零钱,情急之下拨通了女儿的电话。她赶忙和平台管理员请假要去一趟医院,当我们都以为她当天不会再回来接线的时候。4点一刻,她又出现在了坐席上,用她自己的话说,“就算快下班了,能赶回来多接几个电话也是好的呀。”

我加会儿班不要紧,说不定咨询人今晚就睡踏实了

时针指向16点58分,快下班的时候,电话又响了起来。他毫不犹豫地接起了电话,电话那头的是一位深陷房产纠纷的残疾人,说话的时候还带有些许的结巴。他一直耐心地解答到17点20分,没有因为到了下班时间就有丝毫怠慢,结束通话后,他一边整理桌面,一边和管理员聊天:“我们加会儿班晚点走不要紧,估计咨询人今晚能睡个踏实觉了”。有着相似经历的不仅有他,还有她,他们,她们。即使离下班时间仅有一秒钟,他们也会毫不迟疑地接起您的电话,因为您的满意是他们心中最深的牵挂。

来值班一天,就想把这一天做好!

“来值班一天,就想把这一天做好!”说出这句话的是年轻的她。每次,只要她来值班,服务时长就没有下过前三名。我们好奇她这么拼是为什么?于是,就有了开头的那句话。

每天下班后总有志愿律师站在平台右侧的显示屏前分析自己一天的“战绩”。那天,她一边指着显示屏,一边半开玩笑的说:“上了两次卫生间,接听率就到平均线以下了,真后悔上了两次卫生间呀……”当天的平均接线量是41人次,在6小时内解决41个不同的法律问题,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其实,接通率对志愿律师们来说并没有直接的影响,但他们依旧坚守着最朴素真诚的信仰,怀揣着对每一位咨询人的责任,在平凡的岗位上闪烁着光芒。

我一定要找到你,给你一个好评!

随着一声“您好”,1009号坐席律师接到一位老人的来电。“我上午给你们打电话,是一位男律师接的电话,他的解答我非常满意,我想表示感谢……”原来,上午老人曾致电12348,律师解答过问题后,老人就问律师怎样才能表示感谢,律师说您根据语音提示给个好评就可以了。挂了电话,老人却因为找不到手机的数字键而没有做出评价,这让她感到非常愧疚。律师的回答又仔细又明白,她真心实意想表示感谢,再次打来电话就想知道还有没有别的方式能够弥补上这个好评……

他、她、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代号——12348!

这些有责任感、有公益心的志愿律师们,他们用行动把政府的关爱和温暖传递给每一个来电的当事人。每一位法律援助律师,每一位法援中心的工作人员,他们都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快乐。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援助律师怎么申请,援助律师24小时免费咨询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