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4日,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民间借贷行为维护经济金融秩序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厉打击以故意伤害、非法拘禁、侮辱、恐吓、威胁、骚扰等非法手段催收贷款”。这是继扫黑除恶之后又一项具有现实意义的专项执法行动。
催收本身无可厚非,是债权人的合法权利,是民事行为。但如果采取暴力手段催收,则可能构成违法犯罪。
下面是根据实践情况中,得出关于暴力催收行为可能涉嫌的犯罪:
(1)非法拘禁罪
为了迫使债务人偿还借款,将债务人或其亲属朋友非法扣留,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非法拘禁罪。
(2)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为了催收,强行进入债务人或其亲属朋友的居所,情节严重的则可能构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罪。
(3)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为了催收,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债务人或其亲属朋友个人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4)故意毁坏财物罪
在催收过程中,情势失控,爆发冲突,催收人员毁坏债务人或他人财物,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罪。
(5)故意伤害罪
为了迫使债务人还款,对债务人进行殴打,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
(6)敲诈勒索罪
利用在出借过程中掌握的债务人的隐私,对债务人施加心理压力,迫使债务人超额还款,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
(7)抢劫罪
在催收时,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要求债务人偿还债务,从债务人处获取的财物价值大于债务本息,可能构成抢劫罪。
(8)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为了给债务人施加压力,组织人员到债务人单位进行扰乱,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
(9)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以帮人催收为业,组织人员形成严密的社会组织,多次从事暴力催收行为,符合法定条件的,可能构成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10)其他犯罪
暴力催收行为触犯刑法其他条文规定的,可能构成其他犯罪。
民事行为与刑事犯罪之间只有一道红线,退一步是合法的民事行为,进一步则触犯刑事法律。所以,行事需谨慎,理性为上,守法为先,切勿不计后果、不择手段。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暴力催债行为易触犯哪些犯罪法律
●暴力催债行为易触犯哪些犯罪客体
●暴力催债属于什么罪
●暴力催债行为易触犯哪些犯罪规定
●暴力催债违法吗
●暴力催债怎么判刑
●暴力催债的后果
●暴力催债的定义
●暴力催债行为易触犯哪些犯罪客体
●暴力催债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