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做,交通事故逃逸是指的啥

交通事故 编辑:乐桂华

一、发生交通事故怎么做

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确保现场安全,开启危险警示灯,在合适位置放置警示标志。及时救治伤员,如有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

其次,报警并等待交警到场,向交警如实陈述事故经过。

再者,对现场进行拍照,包括事故全景、车辆碰撞位置、交通标志标线等,这些照片可能成为重要证据。

随后,交换双方车辆及驾驶人信息,如姓名、联系方式、车牌号码、保险信息等。

最后,尽量不要随意承认责任,等待交警的事故认定。如对认定结果有异议,可在规定时间内申请复核。期间,注意保存相关证据,如医疗票据、维修发票等,以备后续保险理赔或可能的诉讼使用。

二、交通事故逃逸是指的啥

交通事故逃逸是指在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当事人明知发生了交通事故,为逃避法律追究而故意逃离事故现场,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种典型情形:在事故发生后驾车或弃车逃离现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虽报案但在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等。

交通事故逃逸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会加重对肇事者的法律责任。在认定逃逸时,通常会综合考虑当事人的主观故意、离开现场的行为以及造成的后果等因素。一旦被认定为逃逸,当事人可能面临吊销驾驶证、拘留甚至刑事处罚,并在民事赔偿中承担更多的责任。

三、交通事故多久会报警有效

一般来说,发生交通事故后应立即报警。但法律上没有严格规定报警的有效期限。不过,及时报警有助于交警勘查现场、收集证据,从而更准确地认定事故责任。

如果事故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可能会给责任认定带来困难。通常,在事故发生后24小时内报警,交警部门仍会受理。但如果时间过长,且没有特殊情况,可能会影响事故的调查和处理。

建议在发生交通事故后,尽快报警,并尽可能保护好现场,收集相关证据,如拍照、记录对方车辆和人员信息等。这样能最大程度保障您的合法权益。

来源:临律-交通事故多久会报警有效,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