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

刑事辩护 编辑:余煜君

一、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

我们中国的《刑法》里头,犯罪构成这玩意儿呢,就是指如果你做了某件事被认定为犯罪的话,那就得满足一些主观上和客观上的条件。

这个东西有啥用处呢.首先,它是用来衡量一个行为是否构成犯罪的法律标准;只要你的行为符合犯罪构成,那你就得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最后,犯罪构成也是我们中国刑法理论的基石和核心哦。

二、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

为了更好地理解我国现行刑法典的内容及其应用实践,我们可以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从多个视角出发,将我国刑法中的犯罪构成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首先,根据犯罪构成的形态特征进行划分,可将其分为基本的犯罪构成与修正的犯罪构成两种类型。

其中,基本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中针对特定犯罪的既遂状态所设定的犯罪构成;而修正的犯罪构成则是基于基本的犯罪构成,根据犯罪过程中所出现的停止形态或者共同犯罪的形式等因素进行相应调整后形成的犯罪构成。

例如,刑法第22条至24条所规定的犯罪预备、犯罪未遂以及犯罪中止三种情形,以及第26条至29条所规定的主犯、从犯、胁从犯及教唆犯四种情况,均属于修正的犯罪构成。

其次,我们还可以按照犯罪构成中行为的社会危害程度进行分类,将其分为独立的犯罪构成(又称为普通的犯罪构成)与特殊的犯罪构成两种类型。

其中,独立的犯罪构成是指刑法条文中针对具有一般社会危害性的行为所设定的犯罪构成,相较于危害较为严重或者危害相对轻微的犯罪构成而言,它是犯罪构成的基本形态。

例如,刑法第134条第1款所规定的故意伤害罪,相较于第2款“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规定,即属于普通的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

三、犯罪构成四要件和三阶层的区别和意义

"四要件说"强调每个犯罪活动都需同时具备四大要素:

(1)犯罪主体,就是达到法定年龄且有持久刑事责任能力者;

(2)犯罪客体,指受到我国刑法保护却被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

(3)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者对其行为及结果的心理态度,包含犯罪目的和主观罪过等因素;

(4)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外在表现,如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等。

"三要件说"则认为,犯罪行为不仅需要符合构成要件且属违法,更重要的是行为人应承担相应责任。

具体来说,犯罪行为需满足以下三个递进式组合条件:

(1)犯罪构成该当性,即行为与刑法条文规定相符;

(2)违法性,即行为不仅符合构成要件,更是法律禁止的;

(3)有责性,即能对满足前两个条件的行为进行谴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三条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 )A犯罪客体B犯罪客观方面

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和方法

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和形式

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和特征

犯罪构成的具体内容有哪些

犯罪构成主要包括什么

犯罪构成包括哪些构成要件

犯罪构成包含哪些内容和方法

犯罪的构成包括什么

犯罪构成的内容

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是什么

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和联系

犯罪构成分类的区别有哪些

犯罪构成的分类如何区分

犯罪构成分类举例

犯罪构成分为

2.犯罪构成如何分类?意义是什么?

犯罪的构成的分类

犯罪构成的分类简答题

犯罪构成的概念和分类

来源:临律-犯罪构成四要件和三阶层的区别和意义,犯罪四要件和三阶层的共性和差别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