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地户口在异地能办理离婚吗,异地能办理离婚吗需要什么证件
大家好,由投稿人平轩航来为大家解答外地户口在异地能办理离婚吗,异地能办理离婚吗需要什么证件这个热门资讯。外地户口在异地能办理离婚吗,异地能办理离婚吗需要什么证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异地能办理离婚吗 异地离婚怎么办理
一、离婚证可以在异地办理吗?
1、如果双方同意协议离婚,并非必须到颁发结婚证的民政局办理离婚手续,可以到到任何一方的户籍所在地办理。
2、如果双方不同协议离婚,则需要到被告住所地(住所地是指户籍所在地,但是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样的,以经常居住地为住所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居住满1年以上的地方)的基层法院诉讼离婚。
二、异地协议离婚手续:
严格来讲,夫妻在异地是不能办理协议离婚的。因为《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五条规定 婚姻登记管辖按照行政区域划分。
1、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办理双方或者一方常住户口在本行政区域内的内地居民之间的婚姻登记。
省级人民政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规定乡(镇)人民政府办理双方或者一方常住户口在本乡(镇)的内地居民之间的婚姻登记。
2、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或者其确定的民政部门,办理一方常住户口在辖区内的涉外和涉港澳台居民以及华侨、出国人员的婚姻登记。
办理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等特别区域内居民婚姻登记的机关由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提出意见报同级人民政府确定。婚姻登记机关不得违反上述规定办理婚姻登记。因此,如果夫妻双方的户口不在同一地区的话,那么此时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构办理离婚手续的,则可以视为异地协议离婚,但如果是到夫妻双方户口所在地以外的地区办理协议离婚的话,则相关的婚姻登记机构是不会受理办理协议离婚的。
离婚时,夫妻双方必须到任意一方的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另外还需要提供相关的材料和证明文件,需要明确的是离婚时还应当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的分割达成一致意见,并签订协议的基础上进行合法合理的处理,双方应当严格遵守离婚协议的相关条款和规定并执行。
异地能办理离婚吗需要什么手续
由于我国规定夫妻协议离婚只能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构办理离婚手续,所以严格来说如果要在异地离婚的话,其实就只能通过诉讼方式来解除双方之间的婚姻关系。具体异地离婚的程序对应的就应该是诉讼离婚程序,流程如下: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一)起诉
离婚案件的起诉,是指婚姻关系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出依法解除与对方婚姻关系的请求。起诉一方当事人就是原告,被诉的一方当事人就是被告,诉讼开始后,当事人依法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
依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民事案件的起诉必须符合四个条件。离婚案件也属于民事案件,因此起诉也必须符合民事诉讼法的条件并具有自己的特色: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个人;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离婚诉讼适用一般地域管辖。即要求离婚的一方,必须向被告户籍所在地人民法院起诉,被告户籍所在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则向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起诉。
只有具备以上四个条件的离婚案件,人民法院才能受理。
(二)审理
审理,是指人民法院接到起诉后,开始诉讼程序,到做出判决前所作的一切调查工作的总和。依照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审理分为审理前的准备、调解、开庭审理三个阶段:
1、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在收到离婚诉讼后,经审查,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在立案后的5日内将诉讼状副本送达给被告,被告在收到诉讼状副本的15日内应提出答辩状;审判人员审阅诉讼材料,进行调查研究,收集证据;人民法院应当更换不符合起诉或应诉条件的当事人,通知符合条件的当事人参加诉讼;根据当事人诉讼请求依法进行诉讼保全或先行给付。
2、调解。
人民法院受理离婚案后,首先应对当事人进行调解,使当事人消除分歧,互相谅解,从而达成离婚或和好的协议。达成和好协议的,人民法院将协议记录存卷,一般不发给调解书;达成离婚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制作调解书,由审判人员、书记员署名,并加盖人民法院印章。
3、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调解不成的,即进行开庭审理。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开庭日期。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加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审判员核对当事人,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是否回避;之后,开始法庭调查,询问当事人和当事人陈述;告知当事人的权利 和义务,询问证人,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询问鉴定人,宣读鉴定结论;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宣读勘验笔录。尔后,开始法庭辩论,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 发言,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双方互相辩论。
(三)判决
根据庭审情况,应当再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即行宣判。人民法院宣判一律公开进行。当庭宣判的,应当十日内进行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即发判决书。
离婚案件的一审程序结束。如果当事人对判决不服,可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进行二审诉讼程序。
二、协议离婚手续怎么办理
1、申请
(1)双方自愿离婚的,男女双方应当共同到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登记;
(2)办理离婚登记的内地居民应当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
(3)其中离婚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2、审查
婚姻登记机关应当对离婚登记当事人出具的证件、证明材料进行审查并询问相关情况。对当事人确属自愿离婚,并已对子女抚养、财产、债务等问题达成一致处理意见的,应当当场予以登记。在审查过程中,必须全面了解协议的内容,尤其是注意双方当事人请求离婚的意思表示是否真实、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的生活困难帮助、分割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是否合适。
3、登记
婚姻登记管理机关审查后,对于符合离婚条件的,应予登记,发给离婚证,注销结婚证;对于不符合法定条件而不予登记的,应当以书面形式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当事人从领取离婚证起,解除夫妻关系。
现实生活中,很多夫妻在感情出现裂缝甚至是感情破裂时都会选择分居,其中异地分居的夫妻有不少。如果夫妻在异地分居时要办理离婚,也可以选择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方式,不过异地离婚程序的办理与一般离婚程序不一样,当事人应加以了解,这样才能顺利的达到自己离婚的目的。
异地能办理离婚吗现在
婚姻登记全国通办!49万对跨省婚姻背后,90后正在改写婚恋地图
"以后离婚是不是也能异地办了?"
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婚姻登记条例(修订草案)》的消息一出,单身网友的调侃迅速冲上热搜。这场始于2021年的"跨省通办"试点,用三年时间交出了49.2万对跨省婚姻的答卷,如今正式升级为"全国通办",让千万流动青年的"双城之恋"有了更便捷的注脚。
90后成异地结婚主力:一场关于勇气与现实的博弈
在上海工作的95后程序员小陈,上周带着云南女友在深圳领取了结婚证。"以前得请假回两省老家开证明,现在刷身份证就搞定。"像他们这样的"跨省组合",正成为婚姻登记处的常客。数据显示,试点期间90后占跨省婚姻的62%,一线城市外来人口聚集区尤为明显。
异地婚姻的兴盛,折射出当代青年的生活图景:高校跨省就读、职场异地跳槽、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口流动,让"老乡恋"不再是唯一选择。但正如中国婚姻研究会专家周小鹏所言:"90后敢爱敢闯,但也要直面习俗差异——北方女婿可能搞不懂南方岳父的'中元节烧纸',东部媳妇未必习惯西部婆家的'臊子面早餐'。"
网友神评:在调侃与点赞之间
政策落地后,社交平台秒变"段子大会":
- "建议同步开通'异地逃婚通道'"(单身青年的自嘲)
- "户口本终于不再是'婚姻拦路虎'了"(反对天价彩礼的呼声)
- "离婚冷静期都跨省了,结婚能不能也设个'冲动冷静期'?"(对闪婚闪离的担忧)
但更多声音指向便利:在浙江义乌经营小商品的安徽夫妇算了笔账:"以前回老家办证要花2000元路费,现在省下的钱够给孩子买奶粉了。"这种"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的改变,正是政策的核心温度。
民政部提醒:虚假材料将追责,婚姻不是"过家家"
新政虽放宽户籍地限制,但并非"零门槛"。根据规定,当事人需提供一方居住证或常住证明,婚姻登记机关将通过全国联网系统核验信息。针对部分网友"伪造材料骗婚"的担忧,民政部明确:
- 伪造户口本、身份证等证件的,将参照《社会保险法》第88条,面临罚款、纳入征信黑名单等处罚;
- 试点地区已建立婚姻登记诚信档案,隐瞒婚史、虚构身份等行为将无所遁形。
"婚姻登记是严肃的法律行为,不是儿戏。"北京市民政局工作人员举例,曾有男子持假离婚证骗婚,最终被列入失信名单,"信息化时代,任何侥幸都可能付出沉重代价。"
专家建议:异地婚姻更需要"经营智慧"
面对异地婚姻的潜在矛盾,婚恋咨询师给出三点建议:
1. 婚前"问题清单":提前讨论节日归属、赡养责任、子女教育等现实问题;
2. 建立"第三空间":在双方老家之外的城市打造共同记忆,比如旅行结婚、定居折中城市;
3. 善用"数字纽带":通过视频拜年、在线医疗等方式,缓解异地赡养压力。
从"必须回户籍地"到"全国任意办",这场改革不仅是政务服务的升级,更是社会文明的进步。它承认了人口流动的常态化,尊重了个体选择的多样性,也警示着:婚姻的长久不在于一纸证书的办理地点,而在于两颗心的相向而行。正如网友@梧桐细雨 的评论:"最好的通办,是让爱没有'异乡感'。"
异地能办理离婚吗在哪里办理
异地离婚怎么办理?异地离婚程序(诉讼离离婚)如下:
1.写好离婚起诉书(可请律师代写)。
2.准备诉讼离婚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离婚起诉书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离婚诉讼。
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书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离婚诉讼。
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子女抚养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
(1)被告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的,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异地离婚的第一种情况:原告在户口所在地而被告不在离开户口所在地超过一年,由原告户口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异地离婚的第一种情况:双方均在异地超过一年,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2)被告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3)被告被劳动教养或者被监禁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4)非军人对非文职军人提起离婚诉讼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双方当事人都是军人的,由被告住所地或者被告所在的团级以上单位驻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5)被告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6)中国公民双方在国外定居,一方向人民法院起诉离婚的,由原告或者被告原住所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2条规定,夫妻一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另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夫妻双方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一方起诉离婚的案件,由被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没有经常居住地的,由原告起诉时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以上所说的住所地,是指公民的户籍所在地;经常居住地,是指公民离开住所地至起诉时已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但公民住院就医地方除外。
双方均离开住所地超过一年,现在提起离婚诉讼,原则上应当适用上述第12条的规定,但应当区分两种情况:
一是如果一方已在现居住地住满一年以上,则另一方应当在一方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离婚;
二是如果一方与另一方分居后,在其现居住地满一年,则应视其没有经常居住地,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应向另一方所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外地户口在异地能办理离婚吗,异地能办理离婚吗需要什么证件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