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取保候审和留置区别
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中的一种强制措施,而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措施。两者有以下区别:
1. 适用对象不同。取保候审适用于涉嫌刑事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比如涉嫌盗窃、故意伤害等刑事案件中的当事人。留置则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像国家公职人员涉嫌受贿等情况。
2. 决定机关不同。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依法作出决定。而留置由监察机关决定。
3. 执行场所不同。被取保候审人一般是在居住地等相对自由的场所候审,只要遵守相关规定,其活动相对自由。被留置人员则是在特定的留置场所接受调查。
4. 期限不同。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留置的期限一般为三个月,特殊情况下可延长一次,延长时间不得超过三个月。
二、隐匿和留置的区别
隐匿和留置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在法律中有不同的含义与应用场景。
(一)含义方面
1. 隐匿:通常是指将人或物隐藏起来,不让他人发现的行为。在法律语境下,可能涉及到藏匿证据、隐匿财产、隐匿犯罪嫌疑人等情况。比如,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故意将自己的财产隐匿起来,以逃避债务的履行。
2. 留置:主要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指债权人按照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债务人不按照合同约定的期限履行债务的,债权人有权依照法律规定留置该财产,以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财产的价款优先受偿。例如,在加工承揽合同中,定作人未按照约定支付报酬,承揽人有权留置定作人的物品。
(二)性质方面
1. 隐匿:多带有非法性,是一种违反法律规定或者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2. 留置:是合法的权利,是为了保障债权人的合法债权而设定的一种法定权利。
(三)适用主体方面
1. 隐匿:可以由任何人实施,只要存在将特定对象隐藏的行为。
2. 留置:一般是合法的债权人针对债务人实施的一种法定行为。
三、留置案件什么级别
留置案件并没有明确统一规定专门对应某个级别。
从监察机关角度来看,不同级别的监察机关都可能办理留置案件。县级监察机关在其管辖范围内有权依法对符合条件的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市级监察机关同样可以在自身管辖的案件中进行留置操作;省级监察机关也有这样的权力。
决定留置案件级别的关键因素往往是案件的性质、被调查对象的身份、案件的复杂程度和影响范围等。例如,如果是涉及县级以下基层公职人员的一般违纪违法案件,可能由县级监察机关办理留置;如果涉及市级部门重要官员或者案情复杂、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可能由市级或更高级别的监察机关负责并实施留置措施。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取保候审和留置区别在哪
●取保候审和留置区别是什么
●留置和取保候审哪个厉害
●取保候审和留置区别大吗
●取保候审期间能否采取留置措施
●取保候审期间会被监委留置吗
●公安局留置时间48小时取保候审
●取保候审和留置区别是什么
●取保候审与拘留
●取保候审留案底的情形
●隐匿和留置的区别是什么
●隐匿和留置的区别在哪
●隐匿和藏匿的区别
●隐匿处是什么意思
●隐匿是什么意
●隐匿啥意思
●隐匿罪证定什么罪
●隐匿措施
●隐匿遗嘱什么意思
●隐匿和藏匿
来源:头条-留置案件什么级别,留置案件办理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