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调查与留置区别,立案与留置的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朱安

一、接受调查与留置区别

接受调查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它可以是有关部门针对一些事项或者人员展开的一般性调查了解情况的行为,调查方式多样,可能包括询问相关人员、查阅资料等,被调查者在一定范围内配合调查工作,其人身自由一般不受限制或者仅受到较小限制,具体限制程度取决于调查的性质和要求。

留置则是一种特定的监察措施。

1. 适用对象方面,主要针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2. 从性质和限制程度看,留置意味着被留置人将被限制人身自由,在规定的场所接受监察机关调查,这是为了便于监察机关深入调查案件事实、收集证据等。

3. 从程序上看,留置有严格的审批等程序规定,以确保该项措施依法依规适用。

二、立案与留置的区别

立案是指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它行政执法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自首以及自诉人起诉等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认为有犯罪事实发生并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时,决定将其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被调查人采取的一项监察措施。

两者的区别如下:

1. 适用主体不同。立案适用主体为公安、司法机关和行政执法机关等;而留置的适用主体为监察机关。

2. 目的不同。立案是为了对涉嫌犯罪的案件展开侦查或者审判等刑事诉讼活动;留置主要目的是监察机关为了调查被调查人的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行为。

3. 适用对象不同。立案适用于涉嫌刑事犯罪的各类人员;留置主要适用于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三、留置有必要请律师吗

在留置期间是有必要请律师的。

(一)法律咨询与权利告知。律师能够为被留置人员家属提供法律咨询,让家属清楚被留置人员的相关权利,例如留置的法定程序以及家属在这个过程中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等。

(二)程序监督。律师可以对留置程序进行监督,如果发现留置过程中存在违反法定程序的行为,如超期留置等情况,可以通过合法途径反映,以维护被留置人的合法权益。

(三)证据相关。在后续可能出现的进一步调查或者司法程序中,律师能够对涉及的证据进行分析判断,提前为被留置人准备合理的应对策略,若存在非法证据等情况也可提出异议。

(四)心理支持。被留置人处于特殊状态下,家属聘请律师也能从一定程度上给被留置人心理上的支持,让其知道家属在关心其权益的维护。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接受审查调查和留置的区别

接受监察调查和留置措施的区别

留置调查是介于访问法和邮寄调查之间的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有什么区别

调查留置就是拘留吗

留置和接受审查调查是一样吗?

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与留置

接受监察调查和留置措施的区别

留置和接受组织审查

留置调查属于访问法吗

立案与留置的区别是什么

立案与留置的区别在哪

立案与留置的区别和联系

立案和留置的区别

立案留置是什么意思

立案与留置时间差

留置和立案哪个罪名大

留置和立案有先后顺序吗

立案到留置一般多长时间

立案 留置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有必要请律师吗,留置需要家属签字吗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