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刑法追诉时效,刑法追诉时效中断
大家好,由投稿人熊建来为大家解答79刑法追诉时效,刑法追诉时效中断这个热门资讯。79刑法追诉时效,刑法追诉时效中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刑法追诉时效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八十七条 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来源:每天学点法律知识
刑法追诉时效是什么意思
追诉时效的概念
追诉时效是指刑法规定的,对犯罪人进行刑事追究的有效期,超过期限司法机关就不能追诉。其设立旨在平衡刑法的谦抑性与刑罚的威慑力,防止因时间过长导致证据灭失、记忆模糊等问题,影响司法公正。
追诉时效的期限
追诉时效的期限长短与犯罪的社会危害性程度、刑罚的轻重相适应,具体规定如下:
•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
• 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经过10年;
• 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追诉时效的计算
追诉时效的计算方式因犯罪类型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 一般犯罪:从犯罪之日起计算,即从犯罪成立之日起计算。
• 连续犯、继续犯: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 不同类型的犯罪:对行为犯,应从犯罪行为完成之日起计算;对举动犯,应从犯罪行为实施之日起计算;对结果犯,应从犯罪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对结果加重犯,应从加重结果发生之日起计算。
追诉时效的中断与延长
• 中断:在追诉期限内,犯罪人又犯罪,导致以前所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追诉时效重新计算。如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 延长: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社会热点案例中的追诉时效问题
• 南医大杀人案:1992年3月24日,南京医学院发生一起女学生被杀案,2020年2月23日,犯罪嫌疑人麻某某被抓获,此时距离案发已过去28年。此案中,因案件发生时间久远,涉及不同刑法典的适用问题,且犯罪嫌疑人长期逃避侦查,根据《刑法》第88条的规定,其行为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挪用公款案:对于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从挪用行为实施完毕之日起计算犯罪的追诉期限;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从挪用公款罪成立之日起计算犯罪的追诉期限。
相关刑法条款引用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7条: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8条: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89条: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计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
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刑法追诉时效起算时间
对命案积案的核准追诉
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定维护
最高检工作报告显示,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最高检对发案超过20年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336人
3月8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作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报告中的两个数字,引起不少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注意。
一个数字是34——核准追诉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的人数。这是最高检首次披露这类数据。
一个数字是336——配合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发案超过20年的命案,依法核准追诉的人数。
可以看到,两项数据都与“核准追诉”有关。
我国刑法规定,“核准追诉”的情形有两种:一种是已过追诉期限的案件,另一种是低龄未成年人严重暴力犯罪案件。
核准追诉,是法律赋予最高人民检察院行使的一项特殊职权,意味着案件只有经最高检核准追诉,才能进入刑事司法程序,体现了对上述两类案件极其慎重的追诉态度。核准追诉制度的设计,旨在平衡法律的公正性与效率性,确保在某些特定情况下,正义也能得到伸张。
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犯罪,超过20年追诉期如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检核准。核准追诉的前提是掌握充足的证据。
命案积案历时久远,对公安机关、检察机关都是巨大挑战。多年以前,特别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因技术条件不足、侦查手段有限,部分命案未能及时告破。凶手侥幸长期藏匿,企图等到超过20年的最长追诉时效,从而摆脱法律的制裁。
“在老百姓的朴素观念里,无论时间过去多久,犯罪者都应该付出代价。”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泗洪县分公司归仁支局支局长殷勇注意到,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陈年命案告破。
公平正义,是人民所求、民心所向。2020年,公安部部署全国公安机关开展命案积案攻坚行动,截至当年12月8日,共破获命案积案5281起,其中20年以上积案占46.8%,包括江苏南京“1992.3.24”南京医学院强奸杀人案等一大批重大案件告破。
此后,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命案积案攻坚,展现法治担当,彰显公平正义,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赞扬。
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门头沟区妙峰山镇炭厂村党支部书记邢卫兵说,对这些命案积案的核准追诉,不仅是给受害者及家属一个交代,更是对公平正义的坚定维护。
2024年3月,河北邯郸初中生杀害同学埋尸案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后经最高人民检察院审查,依法决定对犯罪嫌疑人张某某、李某及马某某核准追诉。
“对于那些犯罪行为极其恶劣、存在严重暴力倾向的涉罪未成年人,该追究刑事责任就要果断追究,这是‘预防就是保护,惩治也是挽救’理念的体现。”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越表示。
记者注意到,“核准追诉”还在今年的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协同推进反腐败斗争”部分出现。报告专门点到一个案例: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核准追诉外逃27年的屈健玲贪污案。
邢卫兵表示,曾经,一些贪腐分子将国外视为“避罪天堂”,在国内疯狂敛财后潜逃境外,试图逃避法律制裁,正义不会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打折扣”。
(中国警察网)
刑法追诉时效截止日期
你知道吗?诉讼权利也有“保质期”,如果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将不予保护,被告可以主张不再履行义务!近日,广东法院在审理一起金融不良债权追偿纠纷案件中,某管理中心诉讼请求某公司履行债务超过最长诉讼时效20年,法院依法判决驳回某管理中心的全部诉讼请求。
1995年至1997年,江门新会某支行与某公司签订多份借款合同。1997年12月16日,某公司作为借款人,与作为贷款人的某支行签订《某银行人民币短期借款合同》,借款期限自1997年12月19日至1998年9月5日止。
1998年至2004年,某支行每年都向某公司送达逾期贷款催收通知书。2005年7月20日,某支行与某资产管理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协议》,将对某公司的债权转让给某资产管理公司,并对上述债权在某报纸上发布公告,2009年至2015年在报纸上发布催收公告。
2020年12月29日,某管理中心作为乙方,与作为甲方的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签订《债权转让合同》。2022年5月31日,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出具《债权转让确认函》,确认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已将包括案涉债权资产转让某管理中心。
2023年5月15日,某管理中心诉至法院要求某公司履行债务,某公司以该债权已超过20年最长诉讼时效为由抗辩,请求法院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
江门新会法院审理认为,案涉债权经多次转让给某管理中心后,基于债权的同一性,债务人对原债务的诉讼时效抗辩权可向受让人的某管理中心主张,案涉借款最后到期日为1998年9月5日,该日之次日即为权利受到损害之日,某管理中心于2023年5月15日才向法院提起诉讼,已超过二十年最长诉讼时效。
虽然债务人曾在2003年4月10日在催收逾期贷款通知书上盖章,但债务人盖章行为仅能表明债务人同意履行还款义务并引起诉讼时效中断,而最长诉讼时效期间具有固定性,该期限不适用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
现某管理中心未提供任何证据证明相关权利申请存在诉讼时效的延长,案涉债权的相关权利人在能够行使其权利的情况下而长期怠于行使,致使本案债权超出法律保护的最长诉讼时效,因此,案涉债权不应得到法律的保护。故法院判决驳回其全部诉讼请求。
经办法官提醒,权利人要注意主张权利的时间限制,避免出现“躺在权利上睡觉”的情况。权利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身权利被侵害之日起,通过法律规定的有效途径向对方主张权利,并保留相关证据资料,否则将承担权利不受保护的风险。
此外,诉讼时效抗辩权需要债务人主动提出,人民法院不得主动使用诉讼时效的规定。
法律知多D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时间效力的若干规定》第一条第二款“民法典施行前的法律事实引起的民事纠纷案件,适用当时的法律、司法解释的规定,但是法律、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的通知第一百七十五条第二款:“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七条规定的“二十年”诉讼时效期间,可以适用民法通则有关延长的规定,不适用中止、中断的规定。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章程 通讯员:新会法宣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林传凌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79刑法追诉时效,刑法追诉时效中断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