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立案多久后可以留置人
立案与留置人并没有固定的时间间隔。
(一)留置的决定依据
留置是监察机关的一种调查措施。监察机关采取留置措施,应当由监察机关领导人员集体研究决定。其主要依据是是否有证据表明被调查对象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并且存在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防止毁灭证据、逃跑等情形。
(二)与立案的关系
立案只是案件进入正式调查处理程序的一个环节。立案之后,监察机关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调查工作,如收集证据、询问证人等。只有当调查进行到符合留置的法定条件时,才可以决定对被调查人采取留置措施,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因案件的复杂程度、证据收集的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而有所不同,无法确定一个固定的立案后多久可以留置人的时间。
二、留置见不到律师正常吗
留置期间见不到律师是正常的。
留置是监察机关调查严重职务违法和职务犯罪的一种手段。在留置期间,案件处于调查阶段,主要目的是查明违法犯罪事实等情况。根据相关规定,在这个阶段有其特定的程序和要求,暂时不允许被留置人员会见律师等情形,这有助于监察机关顺利开展调查工作不受干扰,保证调查的公正性、客观性和高效性。但是,在后续进入到相应的司法程序,如审查起诉等阶段,犯罪嫌疑人是可以依法会见律师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
三、留置是否需要证据
留置需要证据。
留置是一种法定的调查措施。从法律规定和执法实践来看:
1. 留置必须基于一定的事实依据。监察机关等采取留置措施时,不能毫无根据地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留置。例如在贪污贿赂等职务违法犯罪调查中,要有初步的线索或者证据表明被调查对象可能存在职务违法犯罪行为。
2. 这些证据可以是证人证言、书证、物证等多种形式。比如发现被调查者有与行贿人之间异常的资金往来账目记录(书证),或者有相关人员证实被调查者存在受贿行为(证人证言)等,基于这些证据可以依法采取留置措施,这既是保障被调查对象合法权益的要求,也是确保留置措施合法、公正、有效进行的必要条件。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立案多久后可以留置人员
●立案多久后可以留置人信息
●立案到留置一般多长时间
●立案后才能留置吗
●立案后留置意味什么
●立案留置后出来是否就不移交检察了
●立案后多久拘留犯罪嫌疑人
●立案多久后可以留置人信息
●立案保留多久
●立案后多久进拘留所
●留置不能见律师
●留置后律师可以会见吗
●留置期间律师不能介入的法律依据
●留置期间能见律师吗
●留置律师为何不能介入
●留置期间聘请律师
●留置不说怎么办
●留置没有找到证据怎么办
●留置期间律师可以会见吗
●留置期间律师能否会见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是否需要证据,留置的证据一定是真实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