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情形,你了解吗,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滕雨

  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类型和数量也随之激增。那么,惩罚性赔偿的法律依据到底有哪些了,下面我们就一探究竟!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本款规定适用的前提必须是一方为经营者,一方是消费者,且消费者必须是以消费为目的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例外情形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食品药品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因食品、药品质量问题发生纠纷,购买者向生产者、销售者主张权利,生产者、销售者以购买者明知食品、药品存在质量问题而仍然购买为由进行抗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究其原因,就是因为食品、药品领域的质量问题,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这也是很多职业打假人转向食药品领域的原因之一。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本款适用的情形是经营者明知所售商品或提供的服务有缺陷,并造成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后果。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八条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九条规定:“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情形,你了解吗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法律依据

惩罚性损害赔偿有哪些

惩罚性损害赔偿金

惩罚性赔偿包括损失吗

惩罚性赔偿的适用情形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规定

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

惩罚性损害赔偿案例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