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时冬宸

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

大家好,由投稿人时冬宸来为大家解答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这个热门资讯。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子商务安全的内容包括

来源:东北网

东北网8月26日讯(刘千 记者 周秘) 近年来,线上消费因其具有免接触、价格低、方便快捷的优势,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消费纠纷也在增多,其中“假冒伪劣”、“图片和实物不符”、“7天无理由退货难”、“所购商品丢失损坏”、“用户信息泄露”等问题,已经成为消费者网上购物的“常客”。黑龙江省市场监管部门发布消费者网上购物“六注意”。

注意选择正规购物平台

在网上购物时应选择正规有资质(核对官方网址、查看商家网店公示的证照信息)、知名度较高、信誉较好的大型电商平台。尽量不要通过陌生“微商”购买商品。微商是一种新型的电商模式,目前还缺乏有效监管途径,微信购物属于个人私下交易,存在着产品质量得不到保障、维权渠道不畅通等问题。若选择在“微商”购物,建议要求卖方提供真实姓名、地址、手机号码等信息,并要求其出具相对应的商品检验报告等溯源资料。

注意选择安全的支付方式

支付时走正规流程,使用平台提供的正规支付渠道,不与卖家私下约定交易方式,不轻信、不接受任何直接汇款至个人账户的理由和要求。建议选择信用卡、借记卡及货到付款等方式支付,不随意点击网页、手机中的不明链接和弹窗,不随意扫描不明二维码,不轻信抽奖、中奖等信息,谨慎购买促销中的“不退不换”“特价商品”以及虚假广告低价商品、高额奖品等商品。

注意保护好个人信息

消费者在购物时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不轻易将身份证号、银行卡号、手机号码等个人敏感信息提供给他人,更不要随意泄露手机动态验证码,尤其是信用卡要确认数据加密,谨防使用生日、电话、姓名等容易破解的信息作为密码。

注意保留购物凭证

网购时,要保存网上商品交易图片以及与商家的聊天记录等信息,并索取有效购物凭证或发票,以便在发生消费纠纷时提供证据。消费者在网购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问题,一定要勇敢地站出来,拿起法律武器为自己维权。

注意商品质量

在网购下单前,应仔细阅读商品详情、促销活动条款、无理由退货范围、红包、消费积分和优惠券使用规则、退货退款方式及运费政策等信息。要注意仔细查看商品的技术参数和相关说明,不要相信使用绝对化用语的广告宣传,不要被网站的夸大宣传所诱惑,防范劣质、仿冒陷阱,提倡为符合品质消费要求的产品买单。

注意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网购时,如发生纠纷和消费争议,要第一时间与卖家或电商平台协商解决。如不能协商解决的,消费者可拨打经营者所在地12315消费者投诉举报电话或登录全国12315平台(网址://www.12315.cn)进行投诉或举报,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遭遇骗子、钓鱼网站时,要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

电子商务安全协议主要包括

在供应链复杂度与日俱增的当下,供应链安全已成为企业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为积极响应集团公司“建设支撑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一流供应链体系”的号召,电商公司近期全面开展了供应链安全检查工作,旨在进一步提升供应链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坚韧性。

本次检查工作覆盖了电商平台全生命周期的各个环节,从软件应用的开发与部署,到系统运维过程中的数据交互与信息共享,再到平台的账号权限和安全漏洞,均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排查。其中供应链企业包含电商平台的开发方、运维方、信息化产品提供方、网络安全产品提供方、安全服务提供方。审查内容重点包含供应商资质、人员资质、软件产品、安全产品等内容清单,确保所使用的企业和人员符合软件行业安全标准,不存在资质和信用风险;对电商平台使用的软件产品,详细梳理了代码安全、开源组件的安全情况,严格把控第三方软件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防止因软件漏洞引发安全事故。

在检查过程中,电商公司以《大唐电商技术有限公司供应链安全管理办法》制度为检查标准,采用了全覆盖的监管方式,覆盖所有电商公司供应链企业、人员、产品,确保检查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还深入到信息系统安全、数据管理、合同合规性等软性层面,运用先进的安全检测工具和科学的评估方法,对平台进行深度扫描和风险评估。通过渗透扫描、压力测试、漏洞挖掘等手段,精准识别出潜在的安全隐患,并迅速制定整改措施。

通过此次全面检查,电商公司取得了显著成果。一方面,识别并整改了一系列安全隐患,有效降低了供应链风险。另一方面,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员工和供应链合作伙伴的安全意识,形成了共同维护供应链安全的良好氛围。公司员工对供应链安全风险的识别和应对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与供应商签订的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双方在供应链安全方面的责任和义务,促使供应商更加重视安全管理工作。

展望未来,电商公司深知电商平台供应链安全不仅关乎自身的发展,更关系到集团采购的稳定和安全。以此次检查为契机,以科技创新为驱动,始终坚守安全底线,不断提升供应链安全管理水平,深化与电商平台全生命周期内的供应商合作,共同推进电商平台安全水平的高质量提升,打造更加安全、可靠、高效的数字化采购系统,为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电子商务安全交易的方法主要有


在当前的电商环境中,深圳作为全国电子商务发展的重要城市,消费者和从业者都面临着交易安全与权益保护的挑战。今天推荐的这篇深度分析,将从电商安全、法律规范、消费者保护三大维度切入,结合本地化案例与行业趋势,带你看清网购中的“隐形陷阱”,也为平台和法律完善提供新思路。

一、电商交易中的四大安全风险,你可能正在经历

数据泄露成“重灾区”:电商平台存储的姓名、电话、支付信息一旦被黑客攻破,轻则遭遇骚扰电话,重则可能被用于身份盗用、精准诈骗。2024年某知名平台曾因系统漏洞导致百万用户地址信息外流,部分受害者收到仿冒客服的退款诈骗短信。支付环节暗藏“黑洞”:从虚假收款二维码到支付接口劫持,不法分子利用技术手段伪造交易页面。例如今年深圳曝光的“550万元茅台冒领案”,正是因转账信息被篡改导致货物被他人提走。

虚假交易与刷单乱象:部分商家通过伪造销量、好评诱导消费,甚至有平台内部人员参与刷单分润。这类行为不仅扭曲市场数据,更让消费者买到“图文不符”的商品。售后维权“踢皮球”:商品质量问题遭遇客服推诿、七天无理由退货被附加隐形条件……某调查显示,32%的消费者因维权流程复杂而放弃索赔。

二、技术+制度双管齐下,平台如何筑起“防护墙”

对于电商平台而言,SSL/TLS加密传输、3D Secure支付验证等技术已成标配。比如支付宝采用的“分层异步风控系统”,能在0.1秒内识别异常交易行为,拦截可疑订单。但光有技术还不够,更需要建立三重防护机制

事前防控:通过AI模型分析用户行为,标记高频修改地址、异常登录设备等风险操作。某跨境电商平台引入“虚拟收货地址”功能,有效减少了物流环节的信息泄露。

事中拦截:对大额转账实施人脸识别+短信双认证,设置交易金额分级预警。例如银行级防火墙能抵御每秒数十万次的DDoS攻击,避免网站瘫痪导致订单丢失。

事后追溯:建立全链路数据存证,深圳某法院近期审理的电商纠纷案中,正是靠区块链技术固定电子合同,快速判定平台无过错。

三、法律武器怎么用?消费者必知的维权指南

2019年实施的《电子商务法》明确规定,平台需对自营商品承担“先行赔付”责任,且不得删除用户评价。如果你遇到这些问题可以这么做:

遭遇大数据杀熟:保存不同账号的价格截图,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法条依据:电商法第18条)。

个人信息被滥用:要求平台提供数据删除服务,必要时可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索赔。广州某案例中,消费者因地址泄露获赔3000元。直播带货翻车:根据最高法司法解释,主播虚假宣传需与商家承担连带责任。保留直播录屏和商品详情页对比,投诉成功率提升60%。

四、从深圳经验看行业未来:安全生态需要多方共建

龙岗区跨境电商产业园推行的**“信用码”制度**值得借鉴:商家上传营业执照、质检报告后生成专属二维码,扫码即可查看企业信用评级和投诉记录。这种透明化机制让该园区投诉量同比下降47%。

对于从业者来说,定期参加网络安全攻防演练已成必修课。南山区某电商企业通过模拟黑客攻击,修补了支付接口的XML注入漏洞,避免了潜在千万级损失。

消费者也要升级自我保护技能:设置专属网购邮箱避免钓鱼邮件混入,使用数字人民币硬钱包降低密码被盗风险。记住,遇到问题别怕麻烦,拨打12315热线或登录“电子营业执照小程序”投诉,往往比平台内部渠道更有效。

这场电商安全攻防战没有旁观者。从技术迭代到法律落地,从平台责任到消费者觉醒,只有多方形成合力,才能真正让“买得放心”成为日常。深圳的创新实践正在给全国打样——安全不是成本,而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电子商务安全的概念

风险背景

随着电子商务爆发式的增长,网购无处不在,网商比比皆是。电子商务除带给消费者便利、实惠之外,也带来了安全的困扰和交易的风险。虚假促销、网络售假、物流纠纷、信息泄露、支付安全灯投诉此起彼伏,了解电子商务安全小常识刻不容缓。

跟着小编往下走!!带你了解网络安全问题及防范方法。

01

手机上网有点贵,

蹭网可省流量费。

大部分人看见有免费热点就连,当心背后有风险。IC、IP、IQ卡,统统可能丢密码!攻击者利用人们节省流量费的心理架设假冒的Wi-Fi热点,对受害人进行窃取数据、注入恶意软件、下载有害内容等侵害。一台笔记本、一块无线网卡、一套网络包分析软件、一根天线就可以伪造一个Wi-Fi网络,成本非常低,技术要求也不高。

防范建议:

1、仔细辨认真伪:向公共场合Wi-Fi提供方确认热点名称和密码;无需密码就可以访问的Wi-Fi风险较高,尽量不要使用

2、避免敏感业务:不要使用公共Wi-Fi进行购物、网上银行转账等操作,避免登录账户和输入个人敏感信息。如果要求安全性高,有条件的话可以使用VPN服务。

3、关闭Wi-Fi自动连接:黑客会建立同名的假冒热点,利用距离近信号强等优势成为直接入点的“邪恶双胞胎”。一旦手机自动连接上去,就会造成信息的泄露。

4、注意安全加固:为路由器设置强口令以及开启WPA2是最有效的Wi-Fi安全设置。

5、运行完全扫描:安装安全软件,进行Wi-Fi环境等安全扫描,降低安全威胁。

02

勒索软件是通过锁定系统屏幕或锁定用户文件来阻止或限制用户正常使用计算机,并以此要挟用户支付赎金的一类恶意软件。勒索软件的吓人策略包括:锁定屏幕、删除备份文件、加速删除文件、提高赎金金额等。赎金形式包括:真实货币、比特币以及其他虚拟货币。

主要传播方式:

1、网页挂马传播:用户不小心访问了恶意的或被攻破的网站,浏览器自动下载勒索软件。

2、捆绑传播:被其他恶意软件作为载荷或下载

3、邮件传播:作为垃圾邮件的附件

4、漏洞传播:利用攻击套件投到有漏洞的系统

5、社交网络传播:以图片或者其他恶意文件为载体传播

防范建议:

1、拒付赎金:支付赎金会助长攻击者的气焰。攻击者还会通过用户支付赎金速度对用户财务、数据价值等情况进行分析,可能从此被盯上。

2、防毒杀毒:尽量到官方网站下载软件,安装正规杀毒软件,运行下载软件之前先进行病毒扫描。

3、及时更新:关注操作系统安全公告,及时安装安全补丁,尽早堵住漏洞。

4、封堵端口:关闭无用的计算机服务或端口,开启Windows防火墙,减少被攻击的“通道”。

做好备份:使用光盘或移动硬盘等介质,对文档、邮件、数据库、源代码、图片、压缩文件等各种类型的数据资产定期进行备份,并脱机保存。

个人信息泄露

03

个人敏感信息,是指一旦遭到泄露、非法提供或滥用可能危害人身和财产安全,极易导致个人名誉、身心健康受到损害或歧视性待遇等的个人信息。

风险:

1、随意乱丢快递单,泄露姓名、电话号码、工作地点或住址。

2、星座、性格测试,泄露姓名和出生年月

3、分享送流量,不法分子确认手机号是有效的

4、抢红包输入个人信息,泄露姓名、手机号。

5、微博发帖、朋友圈分享旅行信息,家中没人可能引来窃贼。

6、晒图,照片元数据包含GPS位置信息

7、允许陌生人查看社交网络个人档案、陌生人查看朋友圈图片,泄露生日、爱好、电话号码等信息。

8、机构数据泄露,账户信息泄露。

防范建议:

1、完全撕碎快递单

2、拒绝参加星座、性格测试。

3、分享送流量确认是官方产品或业务活动,否则涉嫌诱导分享。

4、凡是要求输入个人信息领取的都是假红包。

5、旅途中尽量不晒图。

6、拍照时关闭GPS,删除图片属性中的位置相关信息,发送照片的截屏图。

7、朋友圈设置访问规则,限制访问范围(如:关闭微信/我/设置/隐私/允许陌生人查看十张照片)。

8、关注信息泄露事件、及时调整设置口令、更换信用卡。

钓鱼网站

04

网络套路深,遍地都是坑。钓鱼网站是一种网络欺诈行为,指不法分子仿冒真实网站地址以及页面内容,或者利用真实网站漏洞在某些网页中插入危险代码,以此来窃取用户银行或信用卡账户、密码等私人资料。

表现形式:

1、以公司周年庆、幸运观众、低价机票、电话充值、征婚交友为名,诈骗用户填写身份证号码、银行账户等信息。

2、模仿支付宝、网上银行等网站,窃取用户的账户及密码等信息。

防范建议:

1、察“颜”观色:留意网站配色、内容、链接等细微之处。但对攻击者完整克隆网站的钓鱼方式无法适用。

2、注意提示:已被举报加入黑名单的网站,安全浏览器会提示“危险网站”。

3、安全标志:支付相关的网站一般网址以HTTP开头,在网络地址栏会有彩色图标或锁头,可点击查看网站被权威机构认证的信息。

4、学会悬停:不盲目相信搜索引擎的推荐,不乱点击邮件、微信、微博、短信中的网址,尤其是短网址。

5、细辨网址:如工商银行的网址icbc.com.cn被混淆为lcbc.com.cn;www.microsoft.com被混淆为www.mcrosoft.com。

6、高级技巧:从“http://”开始遇到第一个斜线,从该斜线向左至第二个“.”之间的网址是网站的真正域名。例如:http://www.sina.com.cn.sinainfo.cc/login的域名是sianinfo.cc,而不是新浪。

恶意二维码

05

二维码是在平面上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数字0或1相对应图形来表示数据信息的几何形体。角落上的三个方块用于二维码扫描设备进行定位。大量用于信息获取、广告推送、优惠促销、防伪、支付等活动。

危害:

1、将病毒或木马挂在网上,得到网址。

2、利用二维码生成软件,将网址转换成二维码。

3、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恶意二维码,使用煽动性的话语诱骗用户扫描,下载和安装木马。

防范建议:

1、关注来源:对街边各种二维码提高警惕,不扫描不明来源的二维码,如假冒的停车罚单上的付款码等。

2、安全扫描:利用手机二维码安全检测软件协助判别是否是恶意网址,背后是否有恶意软件。

分辨真假:有骗子在共享单车上的解锁二维码上覆盖粘贴一层新的、底色透明的二维码、或打印纸张贴在车上。要求转账或下载软件时要注意辨别资金去向和软件来源。

电信诈骗

06

电信诈骗是指犯罪分子通过电话、短信或网络方式,编造虚假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远程、非接触式诈骗,诱使受害人给犯罪分子打款或转账的犯罪行为。

威胁案例:

1、我是“公安部反洗钱中心”,你涉嫌洗钱犯罪,请按要求把资金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别怕别怕,诈骗分子狐假虎威,国家没有“安全账户”。平生未作亏心事,干嘛要怕鬼敲门!)

2、恭喜你获得“XXX节目”幸运观众一等奖,奖金10万元!赶紧点击链接领取奖金,过期作废!(别喜别喜,骗子已经盯上你。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抽奖活动的奖金不得超过5000元,否则就是违法。)

3、我是“XXX教育局”,你有一笔助学金,今天就要截止啦。赶紧带上银行卡去取款机上领钱!(别急别急,凡事要政策清楚,流程清晰。学生可向就读的高校提出助学金申请,评审后高校将按月发放。入学前收到的助学金电话很可能是诈骗。)

防范建议:

1、暑期升学季冒充“助学金”信任诈骗多,九月入学季“装可怜求助”的同情诈骗多,“双十一”购物季“低价购物”的贪婪诈骗多……骗子是全天候“工作”的,遇事要多想多问多商量!

2、170、171号段属于虚拟运营商,别诈骗分子大量利用。留心来电口音和号码归属地,网上搜索电话号码查看该号码是否已被标注为骗子。

3、不要通过ATM机向陌生人转账,老年人要守住儿女的辛苦钱,青年人要守住老人的保命钱。

4、发生诈骗后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说明嫌疑人和受害人的银行卡号,通过紧急止付最大程度上保护被骗的资金。

口令安全

07

口令俗称密码,是人们向电脑或网站等证明自己身份的一串字符,如123456,1q2w3e,po11st!

风险:

1、暴力破解:尝试所有可能的口令,越简单越短越容易猜!例如,6位的数字口令有100万种可能,但借助口令破解软件可以秒读破解。

2、字典攻击:标准单词拿来用,个人信息做变换。自己记得很简单,破解起来更不难。以标准词典或根据用户个人信息构造可能口令列表,即可进行快速搜索攻击。

3、网络嗅探:口令不光本地用,还会经常上网。如果传输没加密,黑客截获没商量。为了对抗嗅探器,可找“Sniffer”来帮忙!http不加密,https做改良!(注:https=http+SSL!更安全一些)

4、键盘记录器:软件木马人尽皆知,硬件的键盘记录器也需当心。爱上网吧、怕被盗号的要注意了!

5、拖库和撞库:一个网站的用户名口令数据泄露(被拖库),攻击者拿着用户名口令到其他网站撞运气!

防范建议:

1、避免弱口令

(1)登录名的任何一部分

(2)字典中的任何单词

(3)曾经用过的口令的任何一部分

(4)键盘上相邻的健,如qwerty

(5)个人信息相关,如驾照、电话、地址等

2、设置强口令

(1)至少8个字符

(2)包括至少大写和小写字母(例如A-Z,a-z)

(3)包括至少一个数字(例如0-9)

(4)包括至少一个特殊字符(例如~!@#¥%……&*()_+=)

(5)不同网站设置不同的用户名、口令

(6)使用KeePass等软件来帮助整理口令

小编的介绍就到这里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电子商务安全面临的内部威胁主要是由什么造成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