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了一定时间的刑罚之后,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司法机关将其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一种刑罚执行制度。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间再犯新罪的,不构成累犯。假释在我国刑法中是一项重要的刑罚执行制度,正确地使用假释,把那些经过一定服刑期间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必要继续关押改造的罪犯放到社会上进行改造,可以有效地鼓励犯罪分子服从教育和改造,使之早日复归社会、有利于化解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假释的适用条件有哪些:
一、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特殊情况,是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民族、宗教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二、实质条件: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对所居住社区没有不良影响。
三、限制条件:不属于不得假释的情形。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
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应当遵守相关规定:
根据《刑法》第八十四条的规定,被宣告假释的犯罪分子,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
(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
(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
(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假释是什么意思
●假释是什么意思是不用坐牢吗
●假释是什么意思以及什么条件下适用假释
●架势是什么意思
●假释是什么意思和缓刑有什么区别
●假释是什么条件
●假释是什么意思好申请吗
●假释是什么意思还要坐牢吗
●假释是什么意思是不用坐牢吗
●假释是什么时候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