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跨省转移有损失吗,社保跨省转移是全额转移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周桐成来为大家解答社保跨省转移有损失吗,社保跨省转移是全额转移吗这个热门资讯。社保跨省转移有损失吗,社保跨省转移是全额转移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社保跨省转移办理流程
社区服务中心门口排起的长队里,裹着厚棉袄的王阿姨正摩挲着手里泛黄的社保缴费单。队伍中飘着天南海北的方言,河南话混着四川腔:"听说现在办转移能多领钱?""再拖就来不及了吧?"这些细碎的对话,藏着千万漂泊者共同的焦虑与期待。
您知道吗?2025年是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就像春运时抢火车票,社保跨省转移也进入了最后窗口期。那些在不同城市打拼过的岁月,那些交过的社保费,正在等待一次关键的"合体"。只要在2030年养老保险缴费年限提高之前完成转移,您交过的每一分钱都能化作实实在在的养老金。南京有位退休教师就因及时合并了在苏州五年的缴费记录,现在每月多拿1276元,足够每天多加个荤菜。
说到具体操作,其实比想象中简单。只需要掏出手机,在支付宝上搜索"电子社保卡",跟着提示填写信息——但您得留个心眼。上个月杭州的李师傅就栽了个跟头,把转出地填成了现居地,结果白跑三趟政务大厅。记住三个关键:转入地必须和当前参保地一致,身份证照片要拍清有效期,劳动合同得盖鲜章。要是自由职业者,带本户口本复印件就能搞定。
您可能会问:办完就高枕无忧了?那可不一定。重庆开火锅店的张姐去年吃了大亏,光转了养老保险,忘了同步医疗缴费年限。今年春天做胆结石手术,原本能报销的2万3全得自掏腰包。所以啊,办完转移记得上"国家社保服务平台"查三遍,养老、医疗、失业三样缺一不可。
现在各地政务大厅都添了"跨省通办"窗口。上周我在广州天河区就看到暖心一幕:工作人员握着东北口音的阿姨的手说:"您放心,这些年交过的钱,系统里都记着呢。"玻璃窗上贴着的"最多跑一次"标语映着朝阳,照在老人们舒展的眉头上。
特别提醒: 本文涉及政策信息整理自各地社保局公开文件,具体操作请以参保地最新规定为准。养老钱是大事,建议办理前拨打12333热线确认细节。
社保跨省转移需要多长时间
2025年养老金全国统筹进入关键期,超2.8亿退休人员关心的跨省转移接续细则正式落地。本文为您深度解析最新政策要点,手把手教您正确处理养老关系转移。
一、全国统筹后三大核心变化
1.资金池统一管理:各省养老金全部纳入中央调剂,2024年已完成2.5万亿资金统筹划拨2.转移流程标准化:全国统一使用"社会保障卡转移接续通道",跨省办理时限缩短至15个工作日3.待遇计算透明化:转移后养老金按参保地+待遇领取地双因素计算,确保"钱随人走不缩水"
二、转移接续四步操作法(附示例)
案例:王阿姨(原广东参保20年,现随子女定居江苏)
1.
线上申请-登录"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提交《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申请表》(需上传身份证、户口本电子件)-关键点:2025年起取消《参保缴费凭证》纸质证明
2.
待遇核算-基础养老金=(广东社平工资×1%×20年)+(江苏社平工资×1%×0年)-个人账户养老金=累计储存额÷139(计发月数)-新政亮点:转移后缴费年限连续计算,不做分段处理
3.
资金划转-统筹基金转移额=广东缴费基数的12%×20年-个人账户转移额=个人缴费本息全额-特别提示:2025年7月起实行电子化划转,到账时间缩短至10天
4.
待遇发放-次月起按江苏标准发放,同步享受当地高龄补贴等附加待遇-重要保障:建立"转移接续待遇补差机制",确保不低于原参保地水平
三、四大常见误区澄清
1.
误区:转移后缴费年限"清零重算"事实:累计缴费年限自动合并,跨省流动不再影响工龄认定
2.
误区:需回原参保地办理手续事实:2025年全面实现"跨省通办",居住地社保局即可受理
3.
误区:转移导致养老金降低事实:执行"就高不就低"原则,基础养老金按两省较高基数计算
4.
误区:只能转移职工养老保险事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同步纳入全国统筹转移范围
四、三类特殊情形处理方案
1.多地参保:自动合并所有参保记录,保留最后一个参保地办理退休2.重复缴费:2025年新开发"智能查重系统",重复时段缴费金额原路退回3.断缴补交:转移前可在原参保地补缴,转移后需按新参保地政策执行
2025年转移接续咨询通道:
•全国统一热线:12333(按#号键转人工)•掌上办理入口:电子社保卡→养老保险→关系转移•线下服务点:任一县级以上社保经办机构
(本文数据来源:人社部《关于完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转移接续机制的通知》人社发〔2024〕18号)
社保跨省转移医保的钱会一起转移吗
【养老保险如何跨省转移?一文带你了解社保转移那些事儿!】@深圳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人社君~社保关系还在深圳,能在其他城市缴社保吗?异地养老保险转入深圳后,年限怎么算?怎样查询社保转移进度啊?”害~!这点小事,不用着急,人社君来为大家答疑解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社保跨省转移最新政策规定
来源:【湖南日报】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笑雪 通讯员 曹婕妤
3月13日,中部六省和广东省在长沙共同签署社保互联互通合作备忘录。根据合作备忘录,七省将进一步推进政策互认、数据互享、经办互联、载体互通、监管互动,助力保障制度公平、增进人民福祉、提升服务效能、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加强政策互认、经办互联,有效维护群众社保权益
“每月到手增加了250多元。”近日,说起养老金的变化,湖北退休职工陈女士很开心。此前,因湘鄂两省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建立时间不同(湖南1998年、湖北1996年),她在湖南工作的2年工龄未能认定为视同缴费年限。湘鄂两省根据政策互认协议,按照她在湖南工作时当地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计发办法有关规定,重新核定调整,增加了她的养老金发放数额。
由于历史原因,各地在社保政策操作层面仍存在差异。为确保参保群众权益不受损,此次签署的合作备忘录明确,七省将推动社会保险待遇领取资格确认、缴费权益核定、申领病残津贴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养老保险视同缴费年限认定(不含广东省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等方面形成政策互认机制。各方均以参保人员工作经历当时所在省份政策为依据、以对方县以上人社部门确认的正式意见为凭证,对参保人员在工作经历所产生的社保权益予以确认。
日前,长沙阔鑫机械有限公司员工徐先生在湖北省武汉市出差期间,不慎受工伤。长沙市人社部门受理了徐先生的工伤认定申请,第一时间向武汉市人社部门发函,根据收到的现场笔录及照片、视频,对徐先生作出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跨省高效办理,得益于去年湖南省与广东省、湖北省建立工伤认定委托调查机制的有益探索。这次签约,七省将进一步推进经办互联,在各自的网上服务平台设立服务专区,相互提供高频事项跨省线上通办服务,在现行国家政策框架内优化基本养老保险跨省转移,共同推动基金转移以省为单位进行年度清算,实现参保个人社保转移接续业务“即申即办”;规范和简化工伤保险异地就医备案工作,开展工伤医疗费用结算协作,协同加强预付金和结算资金管理,在异地工伤调查和劳动能力鉴定上推动实行调查和鉴定费用互免;共同掌握跨省务工人员的参保状态,及时了解其社保服务需求,主动加强参保登记、权益告知等精准服务。
探索数据互享、载体互通、监管互动,提升人社服务效能
去年,湖北省荆州市在疑点数据核查中发现,周某、朱某两人既在荆州市享受工伤保险供养亲属抚恤金待遇,又在湘潭市享受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待遇,存在重复领取待遇情况。湘潭市与荆州市联合约谈当事人,签署了还款协议,退回其在荆州市领取的抚恤金待遇。
这是省际合作守护社保基金安全的具体案例。如何防止重复领取社保待遇、死亡后及服刑期间领取社保待遇、违规获取技能证书等情况发生?合作备忘录提出,七省将探索推进民生数据共享,相互提供本省政务数据中民生共享开放数据的比对协查服务,围绕上述情形进行联防联控,实现社保待遇精准发放;探索基本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参保数据的跨省共享和应用,推进社会保险数据治理跨省协作,持续提高数据质量。
推进载体互通、监管互动方面,“中部六省+广东省”社保卡应用管理平台依托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实现场景对接、数据共享、身份认证、双向赋能,推动更多民生服务省际互通;建立社保要情案件联查联办制度,提高跨省社保要情案件办理和多发错发待遇追回工作效能。
“推进社保互联互通能有效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护群众社保权益,促进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提升人社服务效能。”省人社厅有关负责人介绍,此前,七省人社部门多次协商约定社保互联互通事项和实施路径,目前共梳理明确了政策互认、信息查询、证明打印、待遇资格认证、社保关系转移、异地申办、工伤异地就医、核查调查、社保卡服务等9大类联通事项。
本文来自【湖南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社保跨省转移有损失吗,社保跨省转移是全额转移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