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醉驾有案底吗,醉驾有案底吗多少年能消
大家好,由投稿人薛梓来为大家解答酒驾醉驾有案底吗,醉驾有案底吗多少年能消这个热门资讯。酒驾醉驾有案底吗,醉驾有案底吗多少年能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醉驾有案底吗对子女有影响嘛
醉驾入档案 ,醉驾属于危险驾驶罪,危险驾驶罪属于刑事犯罪,应当计入档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刑事犯罪记录,应当存放在公安部门,对于明知醉驾违法仍然驾驶的,应当吊销驾驶证,并追究其刑事责任,在五年内不得重新考取驾驶证。造成事故的,终身不能重新取得驾照。
一、醉酒驾驶可定为“危险驾驶罪”,是刑事犯罪,会进入档案,就是留有案底。
1、案底:一般指某人过去犯法或犯罪行为的记录。又称犯罪人员犯罪记录制度,在我国法律中一般指有过刑事犯罪前科的档案记录,而该犯罪档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门保存。
2、不起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案件,经审查认为犯罪嫌疑人不构成犯罪或者依法不应追究其刑事责任,从而决定不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一种决定。由于免予起诉的取消,对于其适用的对象,则扩充到不起诉中来。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规定,刑事诉讼法修改后的不起诉决定的适用范围是: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死亡的;
(6)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的。凡是不起诉的案件.应制作不起诉决定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
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或者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4、《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一条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二、酒驾行政处罚会记录到个人档案
第一,行政处罚肯定要载入个人档案的;
第二,行政处罚对你的影响:一是影响你的职务晋升,行政处罚是你人生的一个污点,组织在考察使用人才时,要查看档案,可能对你德才会作出其他评价
二是影响你的调工资,在行政处罚期满或撤销后满2年,才能正常调工资,有的处罚会降级降职,重新考核确定职务工资和级别工资
第三,不能评优评先,在行政处罚期满或撤销后2年内,不仅是你个人不能评,还会影响单位评选。
综上所述,醉驾入档案,是属于行政处罚,如果醉驾行政处罚计入个人档案,影响以后升职,行政处罚期满,或者行政处罚结束后满2年,才能正常发工资。醉驾发生交通事故,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吊销驾照,终身不能重新取得。
醉驾有案底吗?会影响下一代吗?
导读:醉驾受到行政拘留,不会留下案底,只有受到刑事处罚,才会在个人档案中留下案底,司机有醉驾的行为,要由公安机构的交通管理部门限制人身自由到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5年之内不能重新考取驾驶证。
一、醉驾行政拘留有案底吗?
不会留有案底,这属于治安拘留,会留下行政拘留记录挡案,以后对自己影响不大。醉驾被判处拘役,属于刑事处罚,会有犯罪记录,就有案底了,没有前科消除制度,这些记录都会伴随当事人终生。
醉驾按情节严重轻重而分,有的只是罚钱,而有的就要拘留,一般是7天,不会超过15天。而对于醉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将暂扣机动车驾驶证的处罚改为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不论是行政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只要公安机构处理后,都要作为案件档案留存。案件材料是不会自动消除的。除非被处理人死亡一段时间后,公安机构会作为过期档案处理掉。
二、醉驾扣车多长时间?
1、单纯醉酒后驾驶,一般扣10日,最长15日。驾驶员缴纳罚款,车主就可以领回车辆。如果驾驶员和车主一致。只能等拘留后取回车辆。对扣留的车辆,当事人接受处理或者提供、补办的相关证明或者手续经核实后,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应当依法及时退还。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核实的时间不得超过10日;需要延长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至15日。核实时间自车辆驾驶人或者所有人、管理人提供被扣留车辆合法来历证明,补办相应手续,或者接受处理之日起计算。
2、发生道路交通事故,一般30日,但是可以延长到60日。扣押期限不得超过三十日,案情重大、复杂的,经本级公安机构负责人或者上一级公安机构交通管理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只是行政处罚没有案底,司机醉驾,交通管理部门扣车的时间是10~15天不等,具体的还要看司机交纳罚款的时间。没有特殊情况,驾驶员交完罚款之后,就可以领回自己的车辆。但是醉驾会吊销自己的驾驶证,在5年之内司机不能重新取得驾驶证。
来源:律图
醉驾有案底吗,影响找工作吗
“危险驾驶罪”被吸纳在刑法修正案(八)中,并于2011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醉驾入刑”10年,据公安部数据显示:醉驾入刑在遏制酒后驾驶行为方面的效果是显著的。2020年,每排查百辆车的醉驾比例比“醉驾入刑”前减少70%以上。10年间,在机动车、驾驶人数量增长1.81亿辆、2.59亿人的高速增长情况下,酒驾醉驾肇事导致的伤亡事故相比上一个10年减少了2万多起。换个角度说,如果没有醉驾入刑产生的威慑、教育作用,因醉驾引起的交通事故会比现在严重得多。醉驾入刑可谓功不可没,“喝酒不开车,开车不喝酒”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一次醉驾, 一世懊悔!
岳小强的生活轨迹自去年那晚聚餐后就开始偏离正常的轨道了。
就职于某国有大型地产公司厦门分公司的工程管理部经理岳小强(化名)今年39岁,大学毕业已15年。经过十几年的打拼,他在厦门安了家立了业,收入相当不错,妻子做账务工作,女儿10岁,日子过得很是惬意。
2020年9月2日晚,已离职准备谋得一个更好职位和收入的岳小强驾车与原公司领导及同事在厦门某大排档聚餐,席间喝了5瓶啤酒,散场后已是3日凌晨。由于代驾App登录慢,加之夜已深,也有想省下代驾费的小心思,再出于侥幸心理,他驾车上路了。开出3公里后被设卡的交警查获。经鉴定,其血液酒精浓度为114.13mg/100ml。岳小强主动认罪认罚,于11月4日被法院以危险驾驶罪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3个月,处罚金2500元,接受3个月的社区矫正。2021年2月16日,他被解除矫正。
3月,岳小强通过笔试、面试等层层环节,拿到了厦门某国有开发公司工程管理部的入职通知书,岗位为机电项目经理。令岳小强始料未及的是,入职当日,已在公司上了半天班的岳小强,被人事部门要求提交无犯罪证明。到派出所一问才知,因醉驾有刑事案底,无法开具无犯罪证明,岳小强只得灰溜溜地卷铺盖走人。刚就业即失业,他没有时间难过,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还有机会找到工作吗?
之后,他又应聘了厦门两家上市地产公司的中层岗位,面试都已通过,公司人力却称通过第三方机构背景调查,他有不良记录,无法录用。无奈之下,为了生计,通过朋友介绍,岳小强于5月进了一家较小的工程管理公司,岗位为水电工程师,月薪只有原来一半左右。岳小强懊悔极了,他只想将时针拨回那天,绝不喝酒,更不会酒后驾车。
与岳小强同岁的段涛(化名),是一位在某机场从事地勤工作的国有企业员工,他毕业于中国民航大学,硕士学位。醉驾前为部门经理,副科级干部,中共党员。
2020年10月,白天参加完从小将其抱大的姨娘的葬礼后,段涛心情非常沉重。晚上,几位朋友相邀出去吃烧烤,他知道要喝酒,就没有开车。但喝了大概两个多小时的白酒加红酒后,不知道什么时候、什么情形下,他抓起朋友的车钥匙,并与他一起上了路。不久即被交警查获。因没有事故、没有其他从重情节,2021年5月,段涛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期两个月,2021年7月底完成司法矫正。
随后,地方公、检、法及纪委第一时间将段涛的事情及判决结果报送到了单位。按照规定,单位要对他严肃处理。但因段涛平时表现较好,曾带领本部门取得了全国青年文明号的荣誉,领导拟按照开除党籍、免除职务、保留公职处理。可他们属于分公司,最终决定权在总公司,能不能保留工作还是个未知数。
醉驾已过去10个多月,段涛每天在恍惚中度过,时刻担心被开除,后悔和自责令他严重失眠,一度靠安眠药才能勉强入睡,甚至出现轻度抑郁症状。段涛家庭不算富足,但平淡稳定。妻子没有稳定工作,9岁儿子患有轻度自闭症,交流障碍,学习思维能力差。段涛是整个家庭的经济支柱和精神支柱……
人到中年,遇到这样的变故,段涛实在承受不起。“我该怎么办?我还有机会吗?”段涛时时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们确实触犯了法律,但希望国家能给我们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我们还年轻,能做的事还有很多。”这是岳小强和段涛的共同心声。
委员:可为情节轻微的醉驾者设立前科消灭制度
醉驾者刑事案底对他们的生活影响非常大,案底能有条件地封存或是消灭吗?可否区别对待?本报记者采访了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鼎立律师事务所首席律师施杰和全国政协委员、湖北首义律师事务所主任谢文敏。
△资料图 | 图源:新华社
要建立起一条“喝酒不开车”的高压线,并让这一意识成为社会共识
谢文敏表示,醉驾者要付出的代价,从法律成本上讲,包括罚金、吊销驾照、拘役,若成立其他的犯罪则按较重的罪处罚;经济成本包括事故损失和赔偿,并且保险对醉驾造成的事故不予赔偿。对职业生涯也会有巨大的危害,医师证、律师证会被吊销,公务员会被双开,企业有权与醉驾者解除劳动合同;子女报考公务员、入党、上军警学校、出国留学签证都会受到影响,最最严重的是还有可能夺走醉驾者的生命或其他人的生命。
作为一名执业律师,谢文敏办案过程中见过不少事后彻彻底底后悔的醉驾者。看守所彻底失去自由的异常煎熬的日子,拘役结束后还有更多的痛苦在等着他们:5年不能开车,名下申请贷款、办理签证都无法做到,有些行业会因为醉驾而永远失去进入的资格;失业、解约、合作伙伴悄悄与之划清了界限……
施杰称,“侥幸心理”不是醉驾者逃避犯罪后果的挡箭牌。醉驾者的一次侥幸很可能是几个家庭的破碎。与其在事后追悔莫及,更应在事前就恪守法律底线。之所以强烈呼吁将醉驾纳入刑法,是要建立起一条“喝酒不开车”的高压线,并让这一意识成为社会共识。
完善前科制度,每个人独立承担各自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减少醉驾者对家庭、子女的负面影响
案底是国家专门机关对犯罪人员情况的客观记载,醉驾会留有刑事案底,一切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都会留有案底。当然,刑事案底对醉驾者及其家庭的影响都是巨大的,这是醉驾者对自己犯罪行为付出的较高代价。我国危险驾驶罪是典型的抽象危险犯,不以结果论罪,除醉驾外,还有很多犯罪也是行为犯,也都会留有案底。
谢文敏表示,依据我们刑法中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刑罚给予的处罚应该是“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罪行相称、罚当其罪”。醉驾者大多只是危险犯,不是实害犯,没有产生实际的损害,没有很强的主观恶性。结合国内外情况,谢文敏表示可以对“醉驾入刑”做必要的完善。
对于情节轻微的醉驾案件,可通过施行附条件不起诉的方式,比如在一些地方,检察机关、公安机关和相关的公益组织,积极探索犯罪嫌疑人自愿接受交通安全教育、从事交通劝导等社会服务,作为决定是否起诉的考虑因素。对于醉驾情节极其恶劣、屡教不改的,则在必要的情况下适度提升法定刑,加大震慑力度。可以提高罚金刑的适用率,尽量用经济惩罚替代监禁刑;完善与此相应的前科制度,每个人独立承担各自行为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减少醉驾类犯罪对家庭、子女的负面影响。
谢文敏认为,治理酒驾醉驾,单靠刑罚来规制还不够,应当多管齐下、综合治理。如可考虑加大对酒驾醉驾的行政处罚力度;在酒吧、KTV、饭店等场所设置禁止酒驾的安全提醒标语;对代驾行业进行规范,要求代驾将车辆停泊到停车位、将客户安全送到小区内;餐饮娱乐场所免收、少收酒后客人的车辆过夜停车费等,这样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酒驾、醉驾案件的发生。
情节轻微的醉驾者可考虑采取附考验期的案底留存模式,给醉驾者改过自新的机会
有学者提到:“醉驾入刑使得行为人会因为犯罪记录被纳入信用记录,导致个人贷款、消费受限,子女工作的政审很难通过,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一人犯罪,连累全家,以刑法规制醉驾带来的负面影响太大,各方面受到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后,可能引发的隐形社会风险,包括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等恶性案件,成为新的社会问题。” 施杰表示,这的确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因为醉驾是行为犯罪,存在大量醉驾者并未造成危害结果却要因此背上犯罪记录,负面影响波及本人及其子女的日后生活就业,犯罪成本过高,和其造成的危险后果不平衡。可以考虑在醉驾入刑后对案底留存进行分级分情形处理,对于没有醉驾前科、酒精含量不高、未造成危害后果、驾驶路段时间车流量人流量少等情形,即对危险性低的醉驾行为,采取附考验期的案底留存,通过考验期案底消灭。
前科消灭制度长久以来都有争论,近年来更是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等建议设立前科消灭制度。施杰说,前科制度影响的不仅仅是未成年人、醉驾者,前科制度给犯罪人员带来的负面效应无限放大,犯罪人员遭遇各种资格、权利、机会的限制或剥夺的歧视性待遇,使其进一步被孤立和边缘化,甚至连工作的权利都被剥夺而面临生存问题。施杰认为,解决问题还需要从源头入手,若能增设成年人犯轻罪的前科消灭制度也是对我国犯罪记录制度的完善,更是对社会边缘人士的人文关怀。对于情节轻微、主观恶性不大、有悔改表现的初犯、偶犯、轻微犯罪等,则尽可能给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设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就很有必要,且有域外数据显示,设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有助于前科人员再就业,可减少再犯。
虽然建议为社会危害性较小的轻罪设立前科消灭制度,但针对某些特定职业,施杰认为仍应分类限制前科人员从事,如醉驾前科人员不得做网约车、公共交通工具的驾驶员;有性侵儿童前科的不得成为幼儿园老师;有过金融类犯罪前科的行为人不得就职会计、审计、证券等金融类职务……简而言之,需要具体考虑前科类型与职业的关联性,既不能随意扩大打击面也不能对该限制的职业采取不作为的放任态度。此外,犯罪前科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犯罪人本身的就业问题,更会波及子女,施杰建议,消除前科制度的株连效应,祸不及子孙。对于犯罪行为人的子女就业、学业,不应受到歧视或限制。
目前,成年人的轻罪前科消灭制度设立还存在司法困境,如与现行法律规定的前科报告义务存在冲突,而设立前科消灭制度尚未形成社会共识。因此在前科消灭制度完善前,可以前科封存制度作为过渡,严格限制前科查询的主体及范围,减少就业歧视。
为此,施杰表示,设立轻罪前科消灭制度,对醉驾者入罪后的刑事案底分情况选择留存或是消灭一定程度上可以使社会利益与醉驾者的就业需求达到平衡。但他仍强调,这种前科消灭制度的设置需要细化且完善,必须附带严格的法定程序、考核标准以及考验期间,避免轻易打开醉驾案底可消灭的突破口。让醉驾者有漏洞可钻,只会助长其侥幸心理,让醉驾行为死灰复燃,被害人及社会公众的人身安全又将岌岌可危。把握好刑罚及案底消灭的度,对醉驾者本身以及公众利益都是至关重要的。
记者:徐艳红
编辑:魏芯蕊
醉驾有案底吗有什么影响
酒驾有可能会留案底。酒驾按照严重程度可以分为饮酒驾驶和醉酒驾驶,案底就是指将犯罪人员的犯罪记下保存,会跟随一生的。
饮酒驾驶属于违法行为,会处行政处罚,没有造成犯罪是不会有案底的,只是在公安机关留下行政记录。
醉酒驾驶属于犯罪行为,会处刑事处罚,在刑事处罚的过程中会在人民法院以及公安机关留下案底的,并且这个案底会跟随本人一生。这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要处拘役并处罚金。
综上所述,也就是说,当醉酒驾驶时就是属于犯罪行为了,要受到刑事处罚,把犯罪记录在案。
当人体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mg/ml小于80mg/ml时就是属于饮酒驾驶,需要承担行政处罚;
当人体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ml时就是属于醉酒驾驶,需要承担刑事处罚。
下面总结一下酒驾的犯罪行为醉驾的处罚标准:
醉酒驾驶机动车
扣12分,罚款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并处罚金);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
同样扣12分,罚款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处拘役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并处罚金);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
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扣12分,罚款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陇南公安 @甘肃公安交警 @甘肃交通广播 @中国交通甘肃频道 @西和公安 @甘肃公安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陇南交警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酒驾醉驾有案底吗,醉驾有案底吗多少年能消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