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权如何合法取得,留置权是否排除执行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余涛航

一、留置权如何合法取得

留置权的合法取得需满足以下条件:

(一)债权人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

1. 这种占有必须是基于合法的债权债务关系。例如在保管合同中,保管人合法占有寄存人的动产;运输合同里,承运人合法占有托运人的货物等。

2. 债权人不能通过非法手段占有债务人动产而主张留置权,如盗窃、抢夺取得的动产不能产生留置权。

(二)债权已届清偿期

1. 只有当债务人的债务已到偿还期限,债权人才有权留置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未到期,债权人不得行使留置权。

2. 但企业之间的留置除外,企业之间的留置不受债权清偿期的限制。

(三)动产的占有与债权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1. 例如在加工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对定作人提供的原材料进行加工,因定作人未支付加工费,承揽人可留置该原材料,因为原材料的占有与加工费债权属于加工承揽这一法律关系。

2. 如果是两个毫无关联的法律关系下的动产和债权,则不能成立留置权。

二、留置权是否排除执行

留置权在一定情况下不排除执行。

(一)留置权的性质与目的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担保物权,旨在确保债权人因合法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在债权未获清偿时,对该动产享有优先受偿的权利。其目的是保障债权人的权益,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

(二)与执行的关系

1. 当留置权存在且符合法定条件时,留置权人对留置财产享有优先受偿权。如果执行程序不影响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例如在对债务人的其他财产进行执行时,留置权所涉及的财产可能不被纳入该执行范围,此时留置权不被排除执行,而是在其自身的法律框架内独立存在并保障留置权人的权益。

2. 然而,如果执行行为直接侵害了留置权人的优先受偿权,例如将留置财产错误地进行强制处置而未保障留置权人的权益,那么这种执行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留置权人可以依法提出异议,以维护自身的留置权。

三、哪些案件可以不留置的

留置是监察机关对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所采取的一种措施。以下案件通常可以不留置:

(一)非职务违法犯罪案件。例如普通的民事纠纷案件、一般的刑事犯罪案件(如盗窃、抢劫等非职务相关的刑事案件),这些案件由相应的司法机关(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等)依据各自的职权范围进行处理,不涉及留置措施。

(二)轻微的职务违纪案件。如果只是一些轻微的违反党纪政纪行为,尚未达到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程度,可能会通过内部的纪律处分、警告等方式处理,而无需进行留置。

(三)证据不充分的职务相关案件。当监察机关初步调查后发现证据不足以证明存在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时,可能不会采取留置措施。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留置权如何合法取得

留置权的取得条件

留置权取得的要件有哪些

留置权如何行使?

留置权?

留置权的法律依据

留置权是什么法

留置权的取得条件

留置权通俗易懂

留置权行使的法律规定

留置权是否排除执行效力

留置权是否排除执行关系

留置权是否排除执行权利

留置权由谁执行

留置权不需要通过法院执行吗

留置权可以对抗强制执行行为吗?

留置权可以约定排除吗

留置权只针对动产吗

留置权案件

留置权是由什么机关执行的

来源:中国法院网-哪些案件可以不留置的,哪些不能留置送达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