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何玲一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

状态:有效 发布日期:2011-12-02 生效日期: 2012-01-01

发布部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文号: 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1年第66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的公告    根据《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在上海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财税[2011]111号),现就调整增值税纳税申报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非试点地区有关事项  (一)非试点地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纳税申报表不作调整。具体包括:《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表二)》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其中:《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仍按原填表说明填写。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增加如下内容:  1.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入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辅导期一般纳税人按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填入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  2. 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入第8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  (1)第8栏“金额”: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填写。  (2)第8栏“税额”:《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3.“二、进项税额转出额”(第13栏至第21栏)增加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应税服务进项税额。  4.“三、待抵扣进项税额”(第22栏至第34栏)增加纳税人已经取得或认证相符,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和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应税服务进项税额。  (三)非试点地区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纳税申报不作调整。  二、试点地区增值税纳税申报由上海市国家税务局确定,报国家税务总局备案。  三、各地税务机关应做好纳税人增值税纳税申报宣传和培训辅导工作。  四、本公告自2012年1月1日起执行。  特此公告。    附件:1.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  2.《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表填表说明  3.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小规模纳税人)    国家税务总局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日    附件1: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  (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十二条和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制定本表。纳税人不论有无销售额,均应按主管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按期填报本表,并于次月一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税务机关申报。  税款所属时间: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填表日期:年月日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纳税人识别号                    所属行业:纳税人名称(公章)法定代表人姓名 注册地址 营业地址 开户银行及帐号 企业登记注册类型 电话号码 项 目栏次一般货物及劳务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本月数本年累计本月数本年累计销售额(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1    其中:应税货物销售额2     应税劳务销售额3     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4    (二)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销售额5    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6    (三)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7  ----(四)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8  ----其中:免税货物销售额9  ----免税劳务销售额10  ----税款计算销项税额11    进项税额12    上期留抵税额13 -- --进项税额转出14    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15  ----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16  ----应抵扣税额合计17=12+13-14-15+16 -- --实际抵扣税额18(如17<11,则为17,否则为11)    应纳税额19=11-18    期末留抵税额20=17-18 -- --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21    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22  ----应纳税额减征额23    应纳税额合计24=19+21-23    税款缴纳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25    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26  ----本期已缴税额27=28+29+30+31    ①分次预缴税额28 -- --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29 ------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30    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31    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32=24+25+26-27    其中:欠缴税额(≥0)33=25+26-27 -- --本期应补(退)税额34=24-28-29 -- --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35----期初未缴查补税额36  ----本期入库查补税额37  ----期末未缴查补税额38=16+22+36-37  ----授权声明 如果你已委托代理人申报,请填写下列资料:申报人声明  为代理一切税务事宜,现授权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的规定填报的,我相信它是(地址) 为本纳税人的代理申报人,任何与本 申报表有关的往来文件,都可寄予此人。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  授权人签字:  声明人签字:

  以下由税务机关填写:  收到日期:  接收人:  主管税务机关盖章: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  (本期销售情况明细)    税款所属时间: 年月  纳税人名称:(公章) 填表日期:年月  日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项目栏次应税货物应税劳务小计17%税率13%税率份数销售额销项税额份数销售额销项税额份数销售额销项税额份数销售额销项税额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            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2------------------------开具普通发票3            未开具发票4--  --  --  --  小计5=1+2+3+4--  --  --  --  纳税检查调整6--  --  --  --  合计7=5+6--  --  --  --  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项目栏次6%征收率4%征收率小计份数销售额应纳税额份数销售额应纳税额份数销售额应纳税额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8         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9------------------开具普通发票10         未开具发票11--  --  --  小计12=8+9+10+11--  --  --  纳税检查调整13--  --  --  合计14=12+13--  --  --  三、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项目栏次免税货物免税劳务小计份数销售额税额份数销售额税额份数销售额税额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15   ------   开具普通发票16  --  --  --未开具发票17-- ---- ---- --合计18=15+16+17--  -- ----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  (本期进项税额明细)    税款所属时间:年月   纳税人名称:(公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1   其中: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2   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3   (二)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4   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5   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6    废旧物资发票7   运输费用结算单据8   6%征收率9------4%征收率10------(三)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11---- 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12   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项目栏次税额本期进项税转出额13 其中:免税货物用14 非应税项目用、集体福利、个人消费15 非正常损失16 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17 免抵退税办法出口货物不得抵扣进项税额18 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19 未经认证已抵扣的进项税额20 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21 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22------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23   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24   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25   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26   (二)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27   其中: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28     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29    废旧物资发票30   运输费用结算单据31   6%征收率32------4%征收率33------ 34   四、其他项目栏次份数金额税额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35   期初已征税款挂帐额36---- 期初已征税款余额37---- 代扣代缴税额38---- 

  注: 第1栏=第2栏+第3栏=第23栏+第35栏-第25栏;第2栏=第35栏-第24栏;第3栏=第23栏+第24栏-第25栏;第4栏等于第5栏至第10栏之和;  第12栏=第1栏+第4栏+第11栏;第13栏等于第14栏至第21栏之和;第27栏等于第28栏至第34栏之和。    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公章):  填表日期:年月日 金额单位:元至角分  

项目当期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当期申报抵扣的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累计增值税专用发票  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  合计  

  注:本表一式二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主管税务机关留存。 附件2: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及其附表填表说明    一、《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  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一)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四)本表“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小类行业填写。  (五)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六)本表“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七)本表“注册地址”栏,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八)本表“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九)本表“开户银行及帐号”栏,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  (十)本表“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十一)本表“电话号码”栏,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  (十二)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  (十三)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 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  (十四)本表第1项“(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 “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五)本表第2项“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货物”中17%税率“销售额”与13%税率“销售额”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六)本表第3项“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七)本表第4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6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八)本表第5项“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4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九)本表第6项“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二十)本表第7项“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一)本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二)本表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货物”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三)本表第10项“免税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四)本表第11项“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项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五)本表第12项“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2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六)本表第13项“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  (二十七)本表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3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八)本表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九)本表第16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本表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三十一)本表第18项“实际抵扣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二)本表第19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三)本表第20项“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  (三十四)本表第21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2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三十五)本表第22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六)本表第23项“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减征的增值税应纳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七)本表第24项“应纳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缴增值税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八)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 减去本期发生的留抵税额抵减欠税后的数据。  (三十九)本表第26项“实收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退税额”栏不填写。  (四十)本表第27项“本期已缴税额”栏数据,是指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本期入库的查补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一)本表第28项“①分次预缴税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  (四十二)本表第29项“②出口开具专用缴款书预缴税额”栏不填写。  (四十三)本表第30项“③本期缴纳上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上缴上期应缴未缴的增值税款,包括缴纳上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提的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四)本表第31项“④本期缴纳欠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缴纳和留抵税额抵减的增值税欠税额,但不包括缴纳入库的查补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五)本表第32项“期末未交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纳税检查应缴未缴的税额。“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四十六)本表第33项“其中:欠缴税额(≥0)”栏数据,为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已形成欠税的数额。  (四十七)本表第34项“本期应补(退)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本期应纳税额中应补缴或应退回的数额。  (四十八)本表第35项“即征即退实际退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符合增值税即征即退优惠政策规定,而实际收到的税务机关返还的增值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四十九)本表第36项“期初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25项“期初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上年度末的“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数。  (五十)本表第37项“本期入库查补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而实际入库的增值税款,包括:1、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2、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实际缴纳的查补增值税款。“本年累计”栏数据,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五十一)本表第38项“期末未缴查补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纳税检查本期期末应缴未缴的增值税额。该数据与本表第32项“期末未缴税额(多缴为负数)”栏数据之和,应与“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明细科目期初余额一致。“本年累计”栏与“本月数”栏数据相同。    二、《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一)》填表说明  (一)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  (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  (四) 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 和“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非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开具普通发票”、 “未开具发票”各栏数据均应包括销货退回或折让、视同销售货物、价外费用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不包括免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适用零税率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出口执行免、抵、退办法的销售额以及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调整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1.第1、8、15栏包含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2.第2、9栏不填写。  (五) 本表“一、按适用税率征收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和销项税额明细”和“二、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和应纳税额明细”部分中“纳税检查调整”栏数据应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项税额或应纳税额。  (六) 本表“三、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明细” 部分中“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栏数据,填写本期因销售免税货物而使用防伪税控系统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份数、销售额和税额,包括国有粮食收储企业销售的免税粮食,政府储备食用植物油等。    三、《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附列资料(表二)》填表说明  (一)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年、月。  (二)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应加盖纳税人单位公章。  (四)本表“一、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按税法规定符合抵扣条件,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1.第1栏“(一)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等于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与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数据之和。  2.第2栏“本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与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减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的数据相等。  3.第3栏“前期认证相符且本期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本期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由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专用发票、核查结果中允许抵扣的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的份数、金额、税额。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4.第4栏“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非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及其他扣税凭证,具体包括: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农产品收购发票或者销售发票、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该栏应等于第5至8栏之和。  5.第5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情况。  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份数、金额、税额。  6.第7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  7.第8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填写本期申报抵扣的交通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含《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1)“金额”栏:填写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金额”栏数据、《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  (2)“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  ①铁路、航空、管道及海运等运输费用结算单据和《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②《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辅导期一般纳税人第8栏填写税务机关告知的稽核比对结果通知书及其明细清单注明的稽核相符允许抵扣的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份数、金额、税额。  8.第9栏“6%征收率”和 第10栏“4%征收率”,不填写。  9.第11栏“外贸企业进项税额抵扣证明”,“税额”栏填写税务机关出口退税部门开具的《外贸企业出口视同内销征税货物进项税额抵扣证明》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  10.第12栏“当期申报抵扣进项税额合计”应等于第1栏、第4栏、第11栏之和。  (五)本表“二、进项税额转出额”部分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明细情况。  1.第13栏“本期进项税转出额”,填写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已经抵扣按税法规定不得抵扣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该栏等于第14栏至第21栏之和。  2.第14栏“免税货物用”,填写免征增值税项目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免征增值税项目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3.第15栏“非应税项目、集体福利、个人消费用”,填写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以及接受试点纳税人旅客运输服务取得的进项税额,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4.第16栏“非正常损失”,填写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和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购进货物,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与非正常损失货物相关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也填入本栏。  5.第17栏“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填写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用,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进项税额。营业税改征增值税应税服务进项税额用于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应作进项税额转出的,也填入本栏。  6.第21栏“红字专用发票通知单注明的进项税额”,填写纳税人按照主管税务机关开具的《开具红字增值税专用发票通知单》中“需要做进项税额转出”的税额。  (六)本表“三、待抵扣进项税额”部分各栏数据,分别填写纳税人已经取得,但按税法规定不符合抵扣条件,暂不予在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情况。  1.第22至26栏数据包括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2.第23栏“期初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前期认证相符,但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结存至本期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辅导期一般纳税人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初余额数。该项应与上期“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栏数据相等。  3.第24栏“本期已认证相符且本期未申报抵扣”,填写本期认证相符,但因按照税法规定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企业购进供出口的货物。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数据。  4.第25栏“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填写截至本期期末,按照税法规定仍暂不予抵扣及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且已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情况;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已认证相符但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月末余额数。  5.第26栏“其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填写期末已认证相符但未申报抵扣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按照税法规定不允许抵扣,而只能作为出口退税凭证或应列入成本、资产等项目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括外贸出口企业用于出口而采购货物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等。  6.第28栏“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海关进口增值税专用缴款书。7.第30栏“废旧物资发票”,不填写。  8.第31栏“运输费用结算单据”,辅导期一般纳税人填写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和本月未收到稽核比对结果的、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1)“金额”栏:填写《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金额”栏数据、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而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合计金额”栏数据之和。  (2)“税额”栏分别按以下不同情况填写:  ①《公路、内河货物运输业统一发票》按“金额”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②《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率”栏为“11%”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税额”栏数据填写;“税率”栏为其他情况的,按《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价税合计”栏数据乘以7%扣除率计算填写。  9.第32栏“6%征收率”和第33栏“4%征收率”,不填写。  (七)本表“四、其他”部分  1.第35栏“本期认证相符的全部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填写本期全部认证相符的防伪税控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部分现代服务业服务,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包含接受试点纳税人提供的交通运输业服务,取得的《货物运输业增值税专用发票》。  2.第36栏“期初已征税款挂帐额”和第37栏“期初已征税款余额”,不填写。  3.第38栏“代扣代缴税额”,填写纳税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扣缴的增值税额。  四、《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抵扣情况表》填表说明  本表填写申报抵扣固定资产进项税额的明细情况。    附件3: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小规模纳税人)  

纳税人识别号:                    

  纳税人名称(公章):  金额单位:元(列至角分)  税款所属期:年 月 日至年 月 日  填表日期:年 月 日  

一、计税依据项  目栏次本期数本年累计(一)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 销售额1  其中: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 票不含税销售额2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 税销售额3  (二)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 含税销售额4  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 税销售额5  (三)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6  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 额7  (四)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8  其中: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 额9  二、税款计算本期应纳税额10  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11  应纳税额合计12=10-11  本期预缴税额13 --本期应补(退)税额14=12-13 --    纳税人或代理人声明:此纳税申报表是根据国家税收法律的规定填报的,我确定它是真实的、可靠的、完整的。如纳税人填报,由纳税人填写以下各栏:  办税人员(签章): 财务负责人(签章):  法定代表人(签章):联系电话: 如委托代理人填报,由代理人填写以下各栏:  代理人名称: 经办人(签章): 联系电话:  代理人(公章): 

  受理人: 受理日期:年 月 日受理税务机关(签章):  本表为a3竖式一式三份,一份纳税人留存,一份主管税务机关留存、一份征收部门留存    填表说明    一、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以下简称纳税人)填报。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销售免税货物或提供免税劳务的,也使用本表。  二、具体项目填写说明:  (一)本表“税款所属期”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三)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四)本表第1项“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不含税销售额,不包含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应征增值税的不含税销售额、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稽查查补销售额。  (五)本表第2项“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销售额合计。  (六)本表第3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应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七)本表第4项 “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目录中所列的应按照2%征收率增值税的应税固定资产的不含税销售额。  (八)本表第5项“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不含税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使用过的应税固定资产的普通发票金额换算的不含税销售额。  (九)本表第6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  (十)本表第7项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销售免征增值税货物及劳务的普通发票金额。  (十一)本表第8项“出口免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出口免税货物的销售额。  (十二)本表第9项 “税控器具开具的普通发票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税控器具开具的出口免税货物的普通发票金额。  (十三)本表第10项“本期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本期按征收率计算缴纳的应纳税额。  (十四)本表第11项“本期应纳税额减征额”栏数据,填写数据是根据相关的增值税优惠政策计算的应纳税额减征额。  (十五)本表第13项“本期预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预缴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稽查补缴的应纳增值税额。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