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持股协议的效力以及股权代持委托人享有的权利,代持股 法条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许仪

  代持股协议,指代为持有股份、享有股权的委托协议书。产生代持股的原因有多种,可能是真实的出资人不愿意公开自己的身份,或者是为了规避经营中的关联交易、找别人代持股,或者是为了规避国家法律对某些行业持股上限的限制,也可能是有的公司对股东身份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不管基于什么目的,代持股份必然在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形成一份股份代持协议书。

  股权代持关系的法律效力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司法解释(三)》第24条第1款和第2款确认了股权代持关系原则有效、例外无效的态度:“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作为股权代持委托人享有的权利

  一、知情权。委托人有权了解其信托股权的管理运用、处分及收支情况,并有权要求受托人作出说明。委托人有权查阅、抄录或复制与其信托股权有关的信托账目以及处理信托事务的其他文件。

  二、管理方法调整权。因设立股权信托时未能预见的特别事由,致使信托股权的管理方法不利于实现信托目的或不符合受益人的利益时,委托人有权要求受托人调整该信托股权的管理方法。

  三、处分行为撤销权。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股权(如以显著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股权)或因违背管理职责、处理信托事务不当致使信托股权受到损失的,委托人有权申请人民法院撤销该处分行为,并有权要求受托人恢复信托股权的原状或予以赔偿;该信托股权的受让人明知是违反信托目的而接受该财产的,应当予以返还或予以赔偿。此种申请权自委托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1年内不行使而归于消灭。

  四、受托人解任权。倘若受托人违反信托目的处分信托股权或管理运用、处分信托股权有重大过失,委托人有权依照信托文件的规定解任受托人,或申请人民法院解任受托人。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什么是代持股份协议

什么叫代持股协议书

代持有股份协议范本

简化版代持股份协议书范本

代持股 法条

代持有股份有什么风险

代持的股份

简单的代持股协议

什么叫代持股协议书

怎么写代持股份协议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