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冻结银行卡多久解冻,银行冻结和司法冻结的区别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穆洁

银行冻结银行卡多久解冻,银行冻结和司法冻结的区别

大家好,由投稿人穆洁来为大家解答银行冻结银行卡多久解冻,银行冻结和司法冻结的区别这个热门资讯。银行冻结银行卡多久解冻,银行冻结和司法冻结的区别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银行冻结划扣规定

随着多部门反电信诈骗联合行动的持续推进,相信不少人会在生活中突然遇到银行卡被冻结无法使用的情况,那么遇到这种情况该怎么办呢?这次终于有权威部门给出公开回应。

9月9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发文称,在发现自己的账户被限制交易、账户冻结后,可先了解账户被管控的原因,再采取四种方式应对。

财联社记者查询发现,这也是首度有地方金融监管局就此类问题给予权威解答。

此外,年内还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就消费者银行卡的使用和出借问题提示风险,提醒勿沦为电诈帮凶。

山东金融监管局发声:银行账户被冻结不要慌

昨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发文称,银行账户风险管控是防范不法分子开展非法金融活动的重要防线,是化解金融风险、协助打击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环节。而消费者账户被管控的主要原因有四种。

其一是异常交易行为。银行监测到账户出现异常交易,如大额交易、频繁转账、快进快出等交易模式,可能会触发银行的风控措施。公安机关也会对交易异常的账户进行监测,从而采取保护性止付措施。

其二是身份信息不完整或错误。

其三是司法或行政机关冻结。持卡人涉及洗钱、诈骗等司法案件,法院、公安等机关可以冻结银行账户。

其四是账户存在安全风险。当银行预警到账户存在安全风险,如,被他人盗用、银行卡信息泄露等情况,银行就会冻结账户限制交易。

银行卡账户被管控后如何恢复正常使用呢?山东金融监管局也给出四大解决方案。

第一,对于存在异常交易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到银行网点进行核验,出具正常使用账户的相关交易证明,如交易合同、收货单据等,银行审核通过后即可解除限制。

第二,对于个人信息不完整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前往银行网点或者通过手机银行完善个人信息。

第三,对于存在风险隐患被管控的情况,持卡人可向银行提出解除限制的申请,并及时修改支付密码。

第四,对于司法冻结的情况,持卡人可向开户银行进行咨询,获取法院、公安等冻结机关的联系方式,了解冻结原因和案件情况,然后处理后续事宜。

近期多地监管提示用卡风险 提醒个人莫沦为电诈帮凶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山东金融监管局还提示称,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形式多样、手段翻新、影响恶劣,呼吁广大金融消费者充分理解和支持金融反诈,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在账户开立、使用过程中的各项审核监测工作。

同时提醒消费者要依法依规使用账户,不要出租、出借、出卖自己的银行账户和身份信息,提高账户安全意识和电信网络诈骗防范意识,定期核对账户信息,及时关注银行的风险提示,如存在账户被管控的情况,及时与银行取得联系并咨询了解原因,积极配合处理。

记者查询发现,除了山东金融监管局外,近期还有多地金融监管部门提示消费者用卡风险。

比如,9月6日,山西金融监管局发布了关于个人借记卡使用的消费提示。

山西金融监管局称,当前,一些不法分子采取各种非法手段,诱骗金融消费者办理借记卡,通过出售、出租、出借等方式实施违法诈骗活动,“不法分子通常利用大学生、求职者等群体求职心切、渴望高薪的心理,以兼职为由,引诱他们办理银行卡,并出售、租借给犯罪团伙从事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活动。金融消费者不要轻易被网络上不切实际的高额报酬所诱惑,不要出售出租出借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账号等,更不能随意买卖银行卡,以免被不法分子利用,用于实施违法犯罪。”

7月16日,上海金融监管局也发文称,指导辖内保险机构自上而下建立完善欺诈风险管理架构,提升欺诈风险识别能力。督促辖内银行机构建立完善反诈专班机制,深入分析涉诈银行卡特征,推广反诈建模比赛成果,做好存量涉诈账户的管控处置工作,积极开展反诈培训和宣传。

此外,7月11日,河北金融监管局也发文提示称,警惕“刷银行流水”骗局。消费者要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随意透露个人信息及银行账号,妥善保管自己的“一证两卡”(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切勿出售或出借身份证、银行卡、手机卡等个人重要信息。

本文源自财联社

银行冻结了钱要多久才自动解冻

近日

徐某匆匆来到

上海市公安局浦东分局

临港新城派出所求助称

其银行卡被冻结‍

希望民警帮助

经过民警耐心询问

发现事情背后极有可能

隐藏着一起团伙性案件

徐某告诉民警

今年5月下旬

其通过好友吴某的介绍

参与了一个

可以赚钱的“项目”

并在吴某的带领下

来到了浦东临港地区

某小区的出租屋内

进屋后

屋内的三名男子

便要求徐某交出

自己的银行卡和手机

协助他们完成了

4笔银行卡转账

并给了他

3000余元的好处费

民警意识到

这极有可能是

一个洗钱窝点

随即开展了侦查工作

经过三天两夜的

连续排查、蹲守

民警确定目标人员后

一举抓获了出租屋内的

张某铭、赖某鑫、赖某良、吴某4人

现场缴获涉案手机17部

经张某铭供述

他是通过某境外聊天软件

搭识了“上线”

并在其安排下

伙同老乡赖某鑫、赖某良

一起来到上海

结识了吴某

再由吴某介绍人员

至出租屋内

提供银行卡进行转账

每次转账

吴某与提供银行卡的人员

都可从中获取一定好处费

张某铭等三人

则负责刷卡转账

每笔可获得万分之六的抽成

目前

犯罪嫌疑人张某铭等3人‍

因涉嫌诈骗罪

已被浦东警方

依法刑事拘留

吴某

依法采取取保候审的刑事强制措施‍‍‍‍‍‍‍

该案件仍在进一步侦查中

警方提示

切勿因眼前小利而出售、出借个人微信、支付宝账户或银行卡,一旦被不法分子用于诈骗、网络赌博或其他违法犯罪,那么不仅会被银行加入“黑名单”,还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来源: 警民直通车上海

银行冻结证明

昨天(10日),不少云南网友爆料称,当地有大批量用户的建设银行卡被冻结,很多业务无法办理。

截图自微博

5月10日,中国建设银行昆明两家支行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冻结银行卡是为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近几天集中来办理银行卡解冻的人很多,办理解冻业务可能需要排队三四个小时。

大量云南网友反映建行卡被冻结

解冻要排几个小时队

据极目新闻报道,连日来,多名IP地址为云南的网友晒出自己收到的建行短信,短信内容显示:“因银行卡交易可能存在风险,为保障您的资金安全,您在我行的非柜面业务暂时无法办理,请尽快携带身份证件、开户预留手机号与不能正常使用的银行卡以及交易证明材料前往任意建行网点进行核实或联系95533咨询。”

截图自社交平台

有网友还表示,在建行办理银行卡解冻业务的人很多,排了三个多小时队。

据云南新闻网,在各社交平台上搜索发现,很多人都收到了这样的短信,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生。

据了解,部分网友的卡不止一次被冻结,出现解冻后再次被冻结的情况。也有不少网友表示银行卡已自动解冻,可以正常使用。

截图自微博

有部分网友反馈,“账户冻结来得太突然,正常的用卡需求也被‘卡’住了”。还有网友表示,“解冻”手续繁杂,带来极大不便,“办事两分钟,排队两小时”“哪有那么多时间去银行办理”。一些网友到相关网点办理“解冻”,遇到了不少问题,“解不了”“排队排三四天”“注销重新办”……

银行:为防范电信诈骗

办理解冻或需排队3小时

据极目新闻,5月10日,极目新闻记者随机咨询了建行昆明市两家支行,工作人员均证实,近几天集中来办理银行卡解冻的用户很多。而之所以对一些用户的银行卡进行分级分类管控,是为了防范网络电信诈骗。

其中一家支行工作人员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如果用户要解冻,需要本人带身份证、手机、银行卡等来线下柜台办理。近几天办理解冻的人比较多,一般要排三四个小时,如果不着急的话,建议过段时间错峰办理。

另一家支行工作人员则向极目新闻记者介绍,如果用户收到提示短信,可以带着银行卡和身份证到附近任一建行网点,在核实交易信息后,就可以帮助解冻,目前他们支行的排队时间大约要一个小时。该工作人员提到,最近利用银行卡进行网络诈骗的比较多,所以对账户进行了分类保护措施,导致银行卡暂时用不了。

大面积冻卡或于“断卡”行动有关

网友:一刀切,解冻太麻烦

据证券时报此前报道,有银行人士认为,大面积出现账户冻结应与配合公安部门落实“断卡”行动有关。

早在2020年10月,国务院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就召开全国“断卡”行动部署会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以打击、治理、惩戒开办贩卖“两卡”违法犯罪团伙为主要内容的“断卡”行动。

所谓“两卡”,一是指银行卡,既包括个人银行卡、个人支付账户、单位银行账户、结算卡等,也包括微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机构账户;二是指电话卡,指三大运营商发行的手机卡、虚拟运营商发行的电话卡和物联网卡等。

据了解,“断卡”行动意在拦截“实名不实人”的两卡买卖行为,斩断诈骗集团的“信息流和资金流”,铲除电信网络诈骗、跨境赌博犯罪滋生的土壤,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对于“断卡”行动的推进,不少网友表示理解。不过,也有部分储户反馈“出发点是好的,但账户毕竟是个人的,通知一下哪怕短信提醒也好啊”。

截图自微博

还有储户表示,“解冻”手续繁杂,带来极大不便,“让我去网点解冻,但我们也要正常上班的啊,哪里有时间去网点”“我在深圳办的卡,现在人都不在深圳了,难不成还要回去解冻啊”。

对此,有银行工作人员建议,账户冻结后可及时与银行方面联系,了解具体原因,再视情况到银行网点或直接线上进行异常申诉、解冻。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极目新闻、云南新闻网、证券时报、网友评论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房颖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银行冻结账户一般冻结多久

银行卡突然被冻结,许多人的第一反应是恐慌,担心资金被“没收”或“不翼而飞”。那么,公安机关冻结账户、划扣资金都有哪些严格的法律程序?根据公安机关公告、银行条款及司法解释,一般有以下程序:

一、冻结银行卡要走什么程序?

公安机关无权直接冻结个人账户,必须经过法院。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章》,办案机关需先向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申请批准,再由法院向银行下发《协助冻结财产通知书》。例如,在诈骗案件中,公安机关发现涉案资金流向后,会通过法院冻结关联账户,防止赃款转移。整个过程需层层审批,确保程序合法。

二、最长能冻结多久?

首次冻结期限一般为6个月,若案件情况复杂,可申请延期3-6个月,累计冻结时间最长不超过1年。例如,电信诈骗案件因涉及资金链复杂,冻结时间可能较长,但最长也只能冻结一年,调查结束后若无问题会立即解冻。

三、划扣冻结资金需要哪些步骤?

划扣资金比冻结资金程序更严格,因为直接涉及持卡人的权利,必需满足两个条件:

1. 法院判决生效:例如债务纠纷中,债权人胜诉后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需向持卡人出具《执行裁定书》。

2. 银行配合执行:银行根据指令将资金划转至指定账户,如债权人、受害者或国库。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冻结期间资金仍属于持卡人,并正常产生利息,划扣需经司法裁决,公安机关无权直接划走。

四、被划扣的钱去了哪里?

资金去向由案件性质决定。

1. 偿还债务:如信用卡逾期、贷款纠纷,钱会划给债权人。

2. 赔偿受害者:诈骗、非法集资案件中,资金会按比例返还受害人。

3. 没收上缴国库:若涉及洗钱、贩毒等犯罪,资金可能被依法没收。

五、遇到冻结怎么办?

1.及时联系银行:确认冻结机关、原因及期限。

2. 积极配合调查:提供交易凭证等证据自证清白。

3. 依法申诉维权:若冻结有误,可向法院提出执行异议。

总之,银行卡被冻结是司法手段,而非“黑箱操作”,随意处置。资金安全有相关法律保障,关键在配合调查、保留证据。若遭遇违规冻结,建议拿起法律武器维权。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银行冻结银行卡多久解冻,银行冻结和司法冻结的区别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