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醉酒后工作死亡不是工伤
【案例】张先生是一名电工,在上夜班期间意外掉入配电室旁边的污水井,后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法医鉴定,死因为醉酒后溺亡。事发后,张先生所在公司为其申请工伤认定,可当地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认为,张先生为醉酒发生伤害,不属于工伤认定范畴。为此,张先生的家属将人保局告上法院,诉其行政行为不合法。
【判决结果】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严格审查了被告人保局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最后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张先生确实不构成工伤。
【律师点评】,对于一个事故伤害能否被认定为工伤,要视具体情况而定。目前,关于工伤认定的标准主要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十五条的规定,即要求必须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伤害。
在此基础上,社会保险法规定了三种不能认定为工伤的情形,即(一)故意犯罪的;(二)醉酒或者吸毒的;(三)自残或者自杀的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在《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中,也确认了因醉酒导致伤亡的,不能认定为工伤。正因如此,上述案件中,张先生并不能被认定为是工伤。但是,如果是业务员为了业绩喝酒致损伤,或领导明知员工有疾病还强迫其陪客户饮酒,或品酒师在工作中饮酒或醉酒后发生的伤害等,性质则有所不同,并不是只要喝酒就不是工伤。
对于工伤认定的申请,律师提醒大家,工伤申请应该在发生伤害后,由单位在30日内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交材料,如果单位不主动申请的,职工或近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1年内进行申请。申请后,如果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就可以通过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鉴定,要求待遇;如果没有被认定为工伤,劳动者则可以通过行政复议的方式要求重新认定,对复议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不经复议直接提起行政诉讼。
此外,法律对劳动者其实也提供了多种救济渠道,除了工伤认定,按照过错追究侵权责任也可成为维护自身权益的依据。
二、工作中流产认定工伤有前提
【案例】阿红是一名陶瓷厂的员工,去年4月在医院检查时,发现已怀孕12周,可当时其还戴着节育器。检查后不久,阿红就在公司展厅样板间整理样板时突感身体不适,被送往医院,经诊断为晚期先兆流产。住了几天院,阿红病情稳定了许多便要求出院,谁料一周后再次流血被送往医院救治,但胎儿终究没能保住。
阿红认为,自己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由于工作原因需要蹲着整理样板砖而导致流产,应属工伤,而人社局却认为阿红不属工伤认定的范围。为此,阿红将人社局告上了法院。
【判决结果】阿红的流产并非因工作原因导致,根据其产前检查记录手册、疾病诊断证明等可知,阿红属于戴节育器怀孕,虽然其在工作的过程中感到身体不适被送医院,但入院及出院诊断均为晚期先兆流产、宫内节育器、前置胎盘状态,因此阿红流产完全是自身身体原因所致。同时,也没有证据证明阿红是上班时受到事故伤害。据此,法院驳回阿红的请求。
【律师点评】按照法律规定,工伤认定需符合是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因工作原因出现的伤害这3个条件。本案中,阿红的流产虽满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两个条件,但没有充分证据证明其流产是工作原因。也就是说,工作中流产是否算工伤,还要视当事人的具体情况。有些流产的情形是可以认定为工伤的,如怀孕职工在上下班途中发生了非自己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造成流产等个人损伤的,一般可认定为工伤。但在阿红一案中,现有证据更有力地证明了流产是阿红自身原因造成的,而非工作原因。
律师认为,一旦遇到上述情况,司法鉴定结论有时能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果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认定流产是因为工作原因导致的,可能对劳动者的诉讼请求更有帮助。而且,这一工伤认定的标准不仅仅适用于女性流产,其他类型的伤害也一样,不是所有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发生的伤害都能被认定为工伤,有时,因自身因素导致的伤亡一般不能得到工伤认定。
三、职业病认定需在目录范围内
【案例】 小玉是旅社的一名职工,从2003年开始就主要负责餐具清洗的工作。之后,小玉被医院诊断为手指关节炎。小玉认为,自己10多年在旅社地下室工作阴冷潮湿,导致关节损伤,手脚冰冷,并且其他同事也有的得了关节炎,自己的病就是工作造成的,于是提交了工伤认定的申请。可行政主管部门却驳回了他的申请,认为他并不构成工伤,理由是他的病不属于职业病目录中列明的103种病。
对于这一结论,小玉不能接受,随即提起行政诉讼。法院经审理认为,因为原告未能提交其伤害是因工作事故造成伤害的有力证据,也未能提交职业病诊断医疗卫生机构出具的诊断证明,而行政部门所作的决定是依法作出的,因此驳回了小玉的起诉。
【律师点评】所谓工伤又称职业伤害,不仅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发生意外事故导致的伤、残、亡,还包括劳动者患职业疾病的情形。这里的职业病不同于通常所说的职业病,工伤中所说的职业病是指劳动者在生产劳动及其他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疾病。
在确定职业病的过程中,只有诊断出属于职业病分类和目录中的疾病,才能被认定为职业病,如长期从事地下矿工作业得了矽肺、尘肺等。而且,病例诊断需有法律规定的机构按程序认定,并不是一般医院的诊断证明就能确认职业病的。一般来说,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不被认定为职业病,因为该疾病并不存在于职业病名录中,但如果在工作中因为扭拉导致的腰椎间盘突出可能会被认定为工伤。这也说明,意外事故导致的工伤范围要远远大于职业病。
此外,法官还提示说,工伤申请和认定中有着严格的时间和举证要求,如果错过了时间,自己的主张可能也难以得到支持。法院就曾审理过这样的案例,公司帮助劳动者申请了工伤认定,但认定工伤后,劳动者辞职了,公司想要反悔,可由于超过时间,其提起的行政诉讼最终没能得到法院的支持。
“近年来,对于工伤认定采取了更加宽松的态度,如工作场所的认定更加人性化,更加考虑实际合理的情况。然而职业病目前仍采取列举制,也期待法律规定方面能更加宽松,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法官说。
本文列举的三个案例都是没有构成工伤的情形,只是便于读者了解哪些不属于工伤认定的情形,实际社会中,因工作引发的事故更多地是被认定为构成工伤,权益受侵害时,需要第一时间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同时也需要懂得用法律知识提前保护自身权益,避免伤害发生。
延伸阅读:【警惕】从疲劳到猝死只需五步!(附抗疲劳攻略)
3月24日早上,深圳36岁的IT工程师张斌被发现猝死在公司租住的酒店马桶上。张斌是清华大学的计算机硕士,生前就职于某通讯公司,负责一个项目的软件开发。家属认为,张斌的猝死与他长时间连续加班有关。死前一天,他曾对妈妈说“自己太累了”……
《劳动法》规定加班每月不超36小时
我国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1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3小时,但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
尽管劳动法对加班的规定很明确,但在实际操作时,却总是有所欠缺。而且我国法律中并没有“过劳死”的概念,只是在《工伤保险条例》中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你是“疲劳一族”吗?】
据统计,30岁至50岁英年早逝人群中,95.7%死于过度疲劳引起的致命疾病。如果你是“疲劳大军”一员,经常感到疲乏无力、腰酸背痛、烦躁焦虑、紧张失眠等,就要小心了!因为疲惫到过劳死只差五步!
第1步:打不起精神
觉得不如以往那么精神百倍了。此时人体吸入的氧气量减少,血液中氧气浓度与血糖值下降,于是身体发出警戒,告诉你“我已经疲劳了”。
第2步:昏昏沉沉
不但身上没劲儿,整个人都昏昏沉沉,还会莫名沮丧。此时人体血液中的氧气浓度和血糖值持续下降,致肌肉或内脏组织陷入氧气与营养不足困境。
第3步:浑身酸痛
感觉体力透支,早上不愿起床,肩膀、背部、腰部总是酸痛,皮肤暗沉,暴瘦或肥胖,焦躁易怒,有人还会拉肚子,体温低,睡觉磨牙。
第4步:疾病缠身
除了身上疼痛以外,还会有青春痘、口腔溃疡、牙周病、肠胃炎、便秘与食欲不振等症状,甚至还会轻度忧郁。
第5步:癌症潜伏
若不重视前4个阶段,40岁后大病会不时缠身,颈椎病、胃病、冠心病等都有可能找上门,甚至癌症也会悄悄侵袭你。
【抗疲劳方法全攻略】
1.即使不饿也要吃早餐
研究表明,吃早餐的人无论是心理状态还是身体状态都要好于不吃早餐的人。来自英国加的夫大学的研究更表明,早餐可以帮助人们维持较低的压力水平。
2.摄入充足的水分
水分对于人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果人体缺少水分,血液就会开始变稠,并且不能将养分输送到各个器官,人就会感觉疲劳。因此,人们每隔两个小时就应当摄入至少250ml水分,避免身体出现缺水症状。
3.避免在午后摄入过多咖啡因
有专家认为,每天摄入200-300mg的咖啡因(2-3杯咖啡中咖啡因的含量)可以使人们的精力更加充沛。但如果在午后摄入过多的咖啡因,则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睡眠,使你在第二天感到极度疲乏。
4.加强运动
人类的大脑和身体一样会遭遇疲劳的侵袭,悲伤、厌倦、焦虑、气愤、压力等等都会引起大脑的疲劳,从而引爆身体的疲劳感。人生在世难免遭遇喜怒哀乐,只有积极的调解才能使自己的身心时刻处于最佳状态。
5.听听音乐
音乐可以迅速有效地帮你摆脱负面情绪,因此,当你感觉疲倦的时候,不妨听听自己喜欢的歌。
6.尽量少生气
科学研究证明,愤怒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多负面影响,它会影响你的心肺功能,并且让你更容易感到疲倦。
7.保持周围环境清洁
混乱的环境会给人失控的感觉,因此,定期清理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它们井然有序,可以有效地调节心情,助你远离压力。
8.采用瑜伽呼吸法
当人们处于压力下时,通常习惯浅而快的呼吸法。而瑜伽呼吸法则倡导人们缓慢地深呼吸,这样可以增加氧气吸入量,从而使人更加精神。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从疲劳到猝死只需五步
●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原文
●疲劳猝死前兆
●从疲劳到癌症仅需四步
●疲劳导致猝死
●疲劳猝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疲劳过度猝死的原理
●如何从疲劳中恢复
●从疲劳到癌症只需4步原文
●从疲劳到猝死的6个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