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意取得留置权的几个条件,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水和灵

一、善意取得留置权的几个条件

1、债权已届清偿期;

2、债权人占有债务人交付的动产;

3、债务人对交付的动产没有所有权或者处分权;

4、债权人不知其占有的动产不属于债务人所有。

二、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

1、向失主返还遗失物及孳息。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四条,拾得人不能因拾得取得遗失物的所有权,失主有权请求拾得人返还遗失物及孳息。返还请求权基础为返还原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或者占有之不当得利返还请求权。

2、拾得人应当及时通知权利人领取,或者送交公安等有关部门。有关部门收到遗失物,知道权利人的,应当及时通知其领取;不知道的,应当及时发布招领公告。须注意:若拾得人(或有关部门)通知或发布招领公告,在失主与拾得人(或有关部门)之间成立无因管理之债。

3、妥善保管遗失物。根据《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拾得人在遗失物送交有关部门前,有关部门在遗失物被领取前,应当妥善保管遗失物。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应当赔偿责任。也就是说,若拾得人(有关部门)因一般过失致使遗失物毁损、灭失的,不承担赔偿责任。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六条的适用有一个前提条件,仅限于拾得人无侵占遗失物的行为(即拾得人及时通知失主或者发布招领公告,此时拾得人的行为已然构成无因管理)。反之,若拾得人侵占遗失物,则应适用《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一条的规定,拾得人作为恶意占有人,无论对于遗失物的毁损、灭失是否具有过错,均应承担赔偿责任。

通过上文的叙述我相信大家对于遗失物适用抵押权还是留置权已经了解很多了。遗失物拾得人有权向失主索要一定的保管必要费用,如果失主不支付,拾得人有权将该物品暂时留置,这也就是所谓的留置权。同时,如果失主已经承诺要给拾得人一定的报酬但不履行承诺的,拾得人也有权利行使留置权。而对于类似的问题羽航法律科普网也提供律师在线咨询服务,欢迎您进行法律咨询。

三、遗失物适用抵押权还是留置权

遗失物失利人有行使留置权的权利。如果权利人不支付必要费用或者不按照悬赏广告的承诺履行义务,拾得人有权留置遗失物。因为,权利人的义务和遗失物属于“同一法律关系”。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善意取得留置权的几个条件是什么

善意取得留置权的几个条件有哪些

善意取得留置权案例

善意取得留置权的构成要件

善意取得留置权包括遗失物吗

善意留置权可以对抗所有权么

留置物适用善意取得吗

善意取得留置权的几个条件有哪些

留置物适用善意取得吗

留置权登记对抗善意第三人

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有哪些

遗失物拾得人的义务包括

遗失物拾得人的权利和义务

遗失物拾得的法律后果

遗失物的拾得人对遗失物的占有为

拾得遗失物法律关系

拾得遗失物构成要件

拾得遗失物的法律效力

拾得遗失物算法律行为吗

拾得遗失物能否索要报酬

来源:中国法院网-遗失物适用抵押权还是留置权,遗失物留置权能否对抗物权人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