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工资总额是应发还是实发,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
大家好,由投稿人严洁雨来为大家解答职工工资总额是应发还是实发,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这个热门资讯。职工工资总额是应发还是实发,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职工工资总额包括五险一金吗
日常统计工作中,你是否会遇到混淆统计指标、不理解填报口径的情况呢?为帮助大家真实、准确、完整地填报统计报表,我们策划推出了“统计漫漫谈”系列科普,用有趣、实用的小案例为您讲解统计原则和统计知识。今天小编继续为大家科普统计知识,一起来看吧~
你还想知道哪些统计知识点?
欢迎留言告诉我们哦~
更多推荐
统计漫漫谈丨电子统计台账您用了吗?
2024-11-13
统计漫漫谈丨签订合同额指标 填报原则要记牢
2024-10-24
统计漫漫谈丨统计填报要细心 计量单位要看清
2024-08-26
原标题:《统计漫漫谈丨工资总额≠应付职工薪酬,你能分清吗?》
阅读原文
来源:北京统计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职工工资总额怎么算
央国企工资总额是指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是衡量企业人工成本和薪酬分配的核心指标。其核心内容和管理机制如下:
一、定义与组成基本定义工资总额指企业在一个会计年度内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工资等。具体组成
根据《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以下六部分构成:计时工资:按工作时间计算的报酬(如基础工资、岗位工资);计件工资:按完成工作量计算的报酬(如超额累进计件、利润提成);奖金:超额劳动或增收节支奖励(如生产奖、节约奖);津贴和补贴:补偿特殊劳动消耗或物价影响的费用(如保健津贴、物价补贴);加班加点工资:法定节假日或延长工作时间的报酬;特殊情况支付的工资:病假、工伤、探亲假等情形下的工资。
工资总额实行预算制,企业需根据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等指标编制年度预算,并由国资监管部门备案或核准。分类管理竞争类企业:与经济效益(如利润、净资产收益率)挂钩,工资总额增幅与效益增长同步;功能类企业:兼顾经济效益与特殊任务完成情况(如国家战略任务);公益类企业:侧重社会效益指标(如服务质量、成本控制)。调控原则两挂钩机制:工资总额与企业经济效益、劳动生产率挂钩,确保人工成本与经营效益匹配;增人不增工资、减人不减工资:倒逼企业优化用工结构,提升效率。
工资总额是人工成本的核心部分,还包括社保、福利费等。当前趋势是从单一工资总额管理转向全口径人工成本管理,以更全面控制人力成本。
部分员工认为工资总额制度存在灵活性不足的问题,例如福利发放与绩效调整挂钩可能导致实际收入波动,且市场化薪酬激励性较弱。
如需了解具体计算方法或政策细节,可参考《中央企业工资总额管理办法》或地方国资委文件。
补充养老保险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人社部发〔2025〕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国务院令第795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1天增设为13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3天(法定节假日)=248天
季工作日:248天÷4季=62天/季
月工作日:248天÷12月=20.67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3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三、废止文件
2008年1月3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同时废止。
来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残疾人就业保障金上年在职职工工资总额
人民网记者 罗娜
公司不慎重复发放工资,要求员工返还,却被拒绝,此事公司该如何维权?近日,江西省丰城市人民法院审理了相关案件。
【案件回顾】
2023年7月,小徐从某公司离职。同年8月,该公司财务人员因工作疏忽,发放职工工资时向小徐的银行账户发放了两次7月工资3364元,共计6728元。该公司发现后,第一时间与小徐协商退还多发的工资3364元,但小徐认为这是公司给自己发放的补贴与奖励,拒绝退还错发的工资。该公司多次与小徐协商无果后,遂将其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小徐返还不当得利款项3364元。
案件受理后,丰城法院法官考虑到本案双方权利义务清楚、争议不大,决定采用调解的方式来化解矛盾纠纷。法官多次与小徐电话沟通,向其耐心地释明相关法律规定,帮助其合理预判案件裁判结果,使其转变了态度。最终,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被告小徐于调解协议签署当日通过微信转账的方式向原告某材料公司退还错发的工资3364元。
【人民说法】
法官提醒,如果员工突然收到公司打款的“意外之财”,先别偷着乐,天上不会掉馅饼,不当得利需返还。首先,劳动者要了解多发的这部分工资是否为公司应当发放的,若为应当发放的,自然不需退回;若因公司操作失误造成,则属于不当得利款项,需要退回。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雇佣人员工资无故多领而拒不退还的,用人单位可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职工工资总额是应发还是实发,职工工资总额的2%向工会拨缴的经费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