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挂户是什么意思,空挂户口可以强制迁出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水丹婷

空挂户是什么意思,空挂户口可以强制迁出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水丹婷来为大家解答空挂户是什么意思,空挂户口可以强制迁出吗这个热门资讯。空挂户是什么意思,空挂户口可以强制迁出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空挂户有什么坏处

国庆在家,刷微博刷到一条“空挂户”的新闻,同时也在跟我爸在聊天,聊到了大舅买二手房的事情。

我打趣说,新闻说有人买了套二手房,业主不知道房子竟然有13个“空挂户”,有的人还无法落户,大舅该不会这么倒霉遇到这糟心事吧?

老爸一脸茫然,表示不理解。

这个反应不禁让我深思,到底还有多少人不了解“空挂户”

在前面的几个月,深楼市写过许多关于二手房的文章。大多提醒购房者要在地段、物业、户型以及楼层等等方面多留些心眼,但那些文章从未提及“空挂户”。

我们今天就来聊一聊,“空挂户”是何方妖孽竟能“隐身”让业主毫不知情。



何为“空挂户”

无论是深楼市的文章里,还是其他房产号的文章里,大都说过:第一套房建议买二手房,因为二手房所见即所得。

没错,买二手房是最不容易出错的。不用焦虑于开发商是否能按时交房,不用担心楼盘物业是否靠谱,不用害怕房子与效果图不符......



但是,不容易出错并不代表不会出错,这就要说到我们今天的主题“空挂户”。先来看一则报道:

10月3日一则新闻称:一位业主买的二手房在一次人口普查中发现,自家房产上挂着13人的户口。调查后发现,是前业主把房子卖掉后并没有把自己和亲戚的户口迁走。



报道中前业主卖掉房却没把户口迁出去,这种行为就是我们所说的“空挂户”。这些人多半是暂时没有落户的地址或者贪图原房产的学位等好处,不愿把户口迁走

要想迁户口,牵扯的人太多,牵扯的利益也太多,一时半会难以解决。

多数对“空挂户”没有太多了解的人,会认为前业主的户口是否迁出去,对自己没有太大影响。

在这里我想说,大错特错。

举一个在身边发生的例子,朋友2013年在广州买了一套带有省一级小学学位的二手房,当时没有考虑到户口的问题,所以并不了解原业主是否已把户口迁出。直到今年女儿要上学,他这才发现原业主的户口并没有迁出,并且占用了学位

按相关政策,一套房子只允许一户家庭的孩子上学,是按照户口迁入时间的先后排序来决定的。这就导致朋友买的学位被占用,女儿无法入学。

花大价钱买了套带有重点学位的房子,不曾想对方的户口竟然还“赖”在这儿,这样的糟心事,听了简直火冒三丈!

不仅是学位会受到影响,如果房子未来拆迁,还存在拆迁补偿款被瓜分的风险。都知道深圳有很多购房者和投资客都是奔着拆迁和旧改买的老破小,虽说拆迁要看户口本,但实际分配补偿款的时候是按人数分配的

这也就意味着如果你的二手房有多个“空挂户”,而这些人又都是老赖,那么你的拆迁补偿款将会面临着要分给陌生人的魔幻情节。

还有,如果后期你想转卖房,结果新业主得知你的房产上有“空挂户”,还指不定这些人会出什么幺蛾子,哪个接盘侠不犹豫?在很大程度上,房子的出售跟成交价都受到了影响

以上提到的三种风险只是后患中的冰山一角,不管你摊上哪种,都不好处理甚至无可奈何

看到这里,我估计一定有人说,怎么可能会无可奈何呢,去派出所处理呀,再不行就上法院告他!

但,很多事情远没有大家想的那么简单。



无法无天的“空挂户”

小吴在2015年于广西某市购买了二手房,口头要求前业主在3个月内将户口迁出。后来,前业主并未在如期迁走户口。

小吴先到公安机关要求把原业主的户口强制性迁出,但公安机关表示原业主不愿迁走户口,他们没有权力强制要求原业主将户口迁走

看到有关部门“办事不力”,小吴一怒之下把前业主告上了法院,要求前业主支付精神损失费3万并强制性迁出。不料,她的述求被法院一一驳回

这时候有人要说,这是我买的房子,凭什么前业主不把户口迁走,让他们无法无天?按正常的逻辑,公安部门怎么可能不处理?

我澄清一下,不是公安部门不处理,而是他们的权利有限



我国的《户口登记条例》规定:户口登记工作,由各级公安机关主管。公民迁出本户口管辖区,由本人或者户主在迁出前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注销户口。

这也就是说,户口的迁移是房主本人自愿的行为,必须是本人去办理,公安机关没有权利强制性迁出。就算你到法院起诉,法院一般会以户口迁移属于行政诉讼而非民事诉讼管辖范围,或户口迁移请求超出法院的受理范围为由驳回起诉。

但凡事都有例外,个别城市的户籍政策也有不同的。一些城市制定了“直管公共户”,无房屋和固定住所的人可将户口迁入户籍所在派出所的“直管公共户”,由公安机关临时代管。

我以广东为例,购买二手房之后若原业主不配合迁出户口,新业主可直接到派出所说明情况,并填写一份业主声明。

原业主在收到通知后在7天内不去办理,他的户口则会自动划到公安机关代管



在大多情况下,如果原业主拒绝把户口迁走,新业主仍然可以直接将户口迁入,这样一来原业主的户口在系统里会显示“空挂”

以上种种可能性并不是不能避免,这就要求各位购房者在购房二手房的时候,除了要看地段、户型和价格,还要留些心眼,了解所交易房屋的户口情况。

必要时候可以要求业主带上房产证及身份证原件到公安机关户籍科查询。

若业主表示会在多久把户口迁出,我建议购房者在合同中明确写出业主迁出户口的时间。

如果你还不放心,可以要求业主预留高额抵押金,户口迁出后返还,反之这笔钱不返还。

记住,一定是高额抵押金。大十万都没有问题,如果只是几千块钱这对业主来说不痛不痒是没有束缚力的。

朱用纯在《朱子家训·全文》中说过,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训诫后人不要在下雨的时候才补修房子,更不要在口渴的时候才挖井。



因为“空挂户”而发生的纠纷数不胜数,有些由于涉及人数众多而难以处理。

也千万不要盲目的信任中介,有些黑心中介会联合业主坑蒙拐骗。最后你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不敢说所有中介都是这样,但确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多个心眼不是什么坏事。

在长达半个小时的科普下,我爸一脸的迷惑逐渐明朗,语气深沉的说“中国人买房,喜忧参半”

空挂户口能享受拆迁的补偿吗

**空挂户**是指户籍登记地址与实际居住地长期分离的情况。具体来说,户口的“挂靠”地址并非本人或家庭的实际居住地,导致户籍信息与真实生活状态不符。

家长为争夺优质教育资源,将户口迁入学区房地址,但本人并不实际居住在此(如“学区房空挂户”)。

- 例如:购买“老破小”学区房仅用于落户,家庭实际居住在其他区域。

为享受拆迁与征地安置相关收益,原住址因拆迁被拆除,居民搬离后未及时迁移户口,导致户口“空挂”在已不存在的地址。

为享受某些特定地区政策利益或者福利(如农村集体分红、征地补偿、低保等),将户口挂靠在当地但不实际参与生产生活。

因历史遗留(工作调动、异地定居)等原因未及时更新户籍信息,导致户口长期“空挂”。

主要原因是因为现行政策有漏洞,部分地区户籍迁移门槛低,缺乏对人户一致的严格审核;其次是监管难度较大,户籍管理部门难以及时追踪人口流动的真实情况。


空挂户的长期存在会导致公共服务失衡、管理成本增加和社会公平争议等问题发生,空挂户不仅挤占户籍地的教育资源、社会福利,导致本地居民资源紧张。而且影响人口统计失真,影响政府规划(如学校、医院建设等)。部分人通过“空挂户”获取不正当利益,引发公平性质疑。

空挂户有什么影响

“空挂户”是什么?对征收补偿有什么影响?

在一些补偿安置方案中,我们可能会听到“空挂户”这个词,那这个词是什么含义呢?对补偿的分配有没有什么特殊的影响呢?沈律师今天给大家讲讲这个小知识!

“空挂户”包括商品房开发后,居民搬迁新房,户口却留在原住处;中专院校学生毕业后,工作单位暂未落实,户口留在学校、人才交流中心等情形。简单来说,就是不在户口所在地生产生活,户口所在地也没有房屋的情况。

那“空挂户”能领到补偿吗?一般来讲,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中会明确“空挂户”不能得到补偿,但是实践中“空挂户”的认定是很容易发生争议的。沈律师今天以一个案子给大家讲讲这个问题。

某村要实施征收,在征收补偿安置方案中规定:“凭本村农村常住人口户口簿,每人可申请建筑面积35平方米的安置房;婚嫁后户口未迁出等空挂户口人员,不享受任何优惠政策。”卢女士的户口在该村集体,但是因为未能提供村委会作出的常住证明,被认定为“空挂户”,未能获得安置房补偿。卢女士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县政府对其进行补偿。

人民法院经过审理认为:虽然卢女士因与村外公民结婚未取得村委会提供的常住证明,但是其户籍在被征收村内,提交了常住人口登记卡、身份证复印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农村土地承包合同等材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证明卢女士在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生活,县政府也没有证据证明卢女士曾放弃在该村集体经济组织生产、生活,也无证据证明卢女士已在其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享受成员待遇。最终人民法院支持了卢女士的诉讼请求。

被认定为“空挂户”虽然很不利,但也并不是没有救济的途径,具体情况还需要您咨询专业人士。

空挂户最怕三个证件

随着城镇化进程加速和人口流动常态化,农村“空挂户”现象逐渐成为基层治理中的难点问题。这类户籍与居住、生产生活长期脱节的特殊群体,既影响农村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也引发集体权益分配矛盾。为规范户籍管理、维护村民合法权益,各地依据《户口登记条例》及地方政策,逐步完善空挂户认定机制,通过户籍核查、居住状态追踪与经济联系分析,精准识别“人户分离”背后的现实症结,推动公共资源公平配置与社会治理精细化。这一工作不仅是户籍制度改革的重要实践,更是乡村振兴背景下破解“空心村”困局的关键举措。特别是对农村“空挂户”的认定,要涉及户籍管理与实际居住情况的综合评估,以下是认定要点及流程:

1、啥叫空挂户?

空挂户:指户籍登记在某一农村地区,但本人未在该地实际居住或长期脱离生产生活的居民。常见原因包括务工、升学、搬迁等。

2、认定标准(6种情形)

1. 户籍与居住地分离

时间标准:通常以“连续一年以上”未实际居住作为参考(具体依地方政策为准)。核查方式:通过村委会走访、邻居证言、流动人口登记等确认。

2. 无固定住所或房屋废弃

房屋状态:原住房倒塌、拆迁未安置,或长期无人维护。特殊情况:户籍挂靠亲友但无独立住房,需结合产权证明调查。

3. 无经济联系

土地承包权:未参与村集体土地分配或长期抛荒。福利分配:未享受村集体分红、医保等权益。

4. 家庭分离

举家外迁:户籍未随迁,且无家庭成员在村内生活。部分成员迁出:剩余成员若长期脱离,可能单独认定。

5. 长期失联

失联期限:通常为2年以上,需村委会多次联系记录及公告证明。法律程序:公安机关协助核查行踪。

6. 政策因素

征地拆迁:户籍未迁但已安置他处,可能影响补偿资格。户籍冻结地区:因规划调整暂停迁入迁出,导致被动空挂。

三、认定流程

1. 村级排查:村委会收集户籍信息,比对实际居住情况,初步筛查名单。通过入户调查、邻里访问核实。

2. 材料审核:提交乡镇派出所或户籍部门,审核居住证明、经济往来记录等。

3. 公示与异议处理:名单公示7-15日,接受村民异议,需复核争议案例。

4. 最终备案:经县级公安或民政部门确认后,纳入空挂户管理。

四、政策依据与地区差异

国家层面:依据《户口登记条例》规定“人户一致”原则。

地方细则:如《XX省户籍管理条例》可能细化居住时限、经济联系等标准。

特殊情形:如发达地区侧重征地补偿引发的空挂,欠发达地区关注务工迁移。

五、影响与权益调整

土地权益:可能暂停承包地、宅基地使用权。

集体分红:部分村规民约限制空挂户参与分配。

户籍迁移:鼓励迁至实际居住地,避免权益悬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空挂户是什么意思,空挂户口可以强制迁出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