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怎么查处2025,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怎么查处
法律分析:农用地进行更改用途,是必须得到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可直接向当地土地管理部门咨询,以其回复为准。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的道路、管线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项目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四条 建设占用土地,涉及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应当办理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永久基本农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内,为实施该规划而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分批次按照国务院规定由原批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机关或者其授权的机关批准。在已批准的农用地转用范围内,具体建设项目用地可以由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和村庄、集镇建设用地规模范围外,将永久基本农田以外的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的,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设施农业用地占用林地怎么办
法律分析:设施农用地是自然资源部、农业农村部相关政策规定,占用林地的,需按林业管理规定办理使用手续。
法律依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 第八条 为了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等公共利益的需要,有下列情形之一,确需要征收房屋的,由市、县级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决定:
(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
(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
(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
(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
(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三、设施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处罚依据
法律分析:非法改变农用土地用途,情节严重的会构成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三百四十二条 违反土地管理法规,非法占用耕地、林地等农用地,改变被占用土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耕地、林地等农用地大量毁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三百四十二条之一违反自然保护地管理法规,在国家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进行开垦、开发活动或者修建建筑物,造成严重后果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四、设施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处罚依据?
擅自变更土地使用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农用地进行更改用途,是必须得到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按照土地管理部门的处罚执行。
已经审批建设用地,擅自改变土地用途,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并罚款。
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流程:
1、申请和报批;
2、分类确定办理方式;
3、确定出让年限;
调整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
5、签订出让合同;
6、补缴出让金,办理土地登记。
【本文所涉及的法律依据】::
《土地管理法》
第五十六条
建设单位使用国有土地的,应当按照土地使用权出让等有偿使用合同的约定或者土地使用权划拨批准文件的规定使用土地;确需改变该幅土地建设用途的,应当经有关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同意,报原批准用地的人民政府批准。其中,在城市规划区内改变土地用途的,在报批前,应当先经有关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同意。
第八十一条
依法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当事人拒不交出土地的,临时使用土地期满拒不归还的,或者不按照批准的用途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交还土地,处以罚款。
第八十二条
擅自将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通过出让、转让使用权或者出租等方式用于非农业建设,或者违反本法规定,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通过出让、出租等方式交由单位或者个人使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
五、擅自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
一、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违法吗
1、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违法。依据国家有关规定,土地使用者可以改变国有土地用途,但应依法依规办理有关审批手续,不得擅自改变用途或者不按照批准用途使用土地。
2、法律依据:《土地管理法》第七十四条,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土地私自改变使用性质怎么处理
1、土地私自改变使用性质,应当恢复土地的原状,或者是没收新建的建筑物以及其他的一些设施,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其刑事方面的责任。
2、买卖或者是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其违法所得;并且对于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以及其他的设施,恢复土地的原状,对于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以及其他设施;同时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以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一定的处分;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占用耕地建窑、建坟或者是擅自在耕地上建房以及挖砂、采石、采矿以及取土等,破坏种植条件的,或者是因开发土地造成土地荒漠化、盐渍化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以及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等按照职责责令限期改正或者治理,可以并处罚款;构成犯罪的,可以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
六、擅自改变土地用途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非法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处罚:我国实行土地用提管制制度,若违反土地用途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可以责令限期拆除土地上的建筑物并恢复原样。如情节严重涉及到犯罪,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第七十四条 买卖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土地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对违反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擅自将农用地改为建设用地的,限期拆除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土地原状,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没收在非法转让的土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可以并处罚款;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怎么查处罚款
●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 行政处罚
●改变农用地土地用途如何处罚
●改变农用地用途的后果
●设施农业用地改变用途
●设施农用地怎样变更建设用地
●改变农业用地性质的处罚法规
●设施农用地改变用途处罚
●设施农用地改变用途的处罚依据
●设施农用地改变用途怎么办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改变设施农用地用途 行政处罚,设施农用地怎样变更建设用地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