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的是,合同成立不等于合同生效。有些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者公序良俗,属于无效合同。那么,根据法律的规定,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呢?请看下面的介绍。
根据《合同法》第五十八条的规定,合同无效或者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由上述规定可知,无效合同将产生如下法律后果:
一、返还财产
合同无效后,就意味着双方当事人之间没有任何合同关系存在,那么就应该让双方当事人的财产状况恢复到如同没有订立合同时的状态下的情形。所以不论接受财产的一方是否具有过错,都应当负有返还财产的义务。
对于返还财产,要注意以下几点:
1.返还财产的范围应以对方交付的财产数额为标准予以确定,即使当事人所取得的财产已经减少甚至不存在了,也仍然要承担返还责任。
2.如果当事人接受的财产是实物或者货币时,原则上应返还原物或者货币,不能以货币代替实物,或者以实物代替货币。
3.如果原物已经毁损灭失,不能返还原物的,如果原物是可替代的物,应以同一种类物返还。
二、折价补偿
返还财产是使财产状况恢复原状的原则,但是在有的情况下,财产是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在此种情况下,为了达到恢复原状的目的,就应当折价补偿对方当事人。
1.不能返还。不能返还可分为法律上的不能返还和事实上的不能返还:
(1)法律上的不能返还,主要是受善意取得制度的限制。此时,该当事人就不能返还财产,他就必须依该物在当时的市价折价补偿给另一方当事人。
(2)事实上的不能,主要是指标的物灭失造成不能返还原物,并且原物又是不可替代的。在这种情况下,取得该财产的当事人应当依据该原物当时的市价进行折价补偿。
2.没有必要返还。没有必要返还的,主要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1)如果当事人接受财产是劳务或者利益,在性质上不能恢复原状的,以当时国家规定的价格计算,以钱款返还;没有国家规定的价格,以市场价格或同类劳务的报酬标准计算,以钱款返还。
(2)如果一方取得的是使用知识产权而获得的利益,由于该知识产权是无形的,则该方当事人可以折价补偿对方当事人。
三、赔偿损失
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一般都会产生损害赔偿的责任。在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凡是因合同的无效或者被撤销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的损失,主观上有故意或者过失的当事人都应当赔偿对方的财产损失。
以上就是关于“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如果您还有其他法律问题需要解决,欢迎随时向广东国晖(北京)律师事务所进行咨询。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民法典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第157条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法律规定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可以分为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民法典新规定
●合同法无效合同的五种情形
●无效合同的法律后果有哪些
●合同无效的12种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