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立案会留置吗,留置权的行使必须诉讼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孙文亮

一、政务立案会留置吗

政务立案与留置是不同的概念,但在特定情况下可能存在关联。

政务立案是对公职人员涉嫌违法违纪行为启动调查处理程序。留置则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监察措施。

如果公职人员被政务立案调查,在符合法定情形下可能会被采取留置措施。一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二是监察机关已经掌握其部分违法犯罪事实及证据,仍有重要问题需要进一步调查;三是存在可能逃跑、自杀、串供或者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等妨碍调查行为的。

并不是所有政务立案都会导致留置,要根据具体的违法违纪事实、证据情况以及是否符合留置的法定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判断。

二、留置权的行使必须诉讼吗

留置权的行使不必须诉讼。

(一)自行行使

1. 当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按照法律规定直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

2. 债权人在留置之后,可以与债务人约定留置财产后的债务履行宽限期。宽限期届满后,如果债务人仍未履行债务,债权人可以就留置财产优先受偿。

(二)通过诉讼行使

1.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债务人对留置权的存在、留置财产的范围、留置权的行使方式等存在争议时,债权人可能需要通过向法院提起诉讼的方式来确定其留置权的合法性以及实现留置权。

2. 法院会依据双方提供的证据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对留置权相关争议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三、留置与讯问的区别

留置与讯问存在以下区别:

(一)性质方面

1. 留置是一种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性措施。主要目的在于保障监察机关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对象是涉嫌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2. 讯问是一种调查手段,是办案人员为了获取案件相关信息、核实证据等对犯罪嫌疑人或证人等进行提问的活动。

(二)适用对象

1. 留置适用于涉嫌严重职务违法或者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

2. 讯问的对象比较广泛,包括刑事案件中的犯罪嫌疑人、证人等。在职务犯罪案件中也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讯问,但不限于被留置人员,还可能包括其他知晓案情的人。

(三)程序要求

1. 留置有着严格的审批程序等要求,需要依据监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的情形和程序进行操作。

2. 讯问在不同的诉讼阶段有着不同的程序要求,例如在刑事侦查阶段要遵循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保障被讯问人的合法权益等。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政务立案会留置吗知乎

政务立案会留置吗现在

政务立案后的后果

政务立案后可以不给处分吗

政务立案会被开除吗

政务立案后处理方式

政务立案后要多长时间宣布

政务立案会留置吗现在

政务立案的法律依据

政务立案后怎么处理呢

留置权的行使必须诉讼吗为什么

留置权的行使必须诉讼吗

留置权的实现需要诉讼吗

留置权是否适用诉讼时效

留置权行使的要件

留置权行使的前提条件

留置权需要约定吗

留置权的法律效力

留置权构成要件

留置权的适用情形

来源:中国法院网-留置与讯问的区别,留置询问和拘寻的区别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