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检合同诈骗与诈骗区别,借钱不还能不能算诈骗

刑事辩护 编辑:金安

一、最高检合同诈骗与诈骗区别

合同诈骗与诈骗存在多方面区别:

一是行为方式。诈骗是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从而处分财产;合同诈骗则是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物。比如,普通诈骗可能是谎称有珍贵药材出售骗钱;合同诈骗则是在买卖合同中虚构药材数量、质量等骗钱。

二是侵犯客体。诈骗侵犯的是公私财物所有权;合同诈骗不仅侵犯公私财物所有权,还扰乱了市场秩序。因为合同诈骗行为往往与市场交易活动相关,破坏了正常的经济秩序。

三是法律规定及量刑。从法律规定看,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第266条;合同诈骗罪规定于《刑法》第224条。在量刑上,虽然二者都根据犯罪数额等情节确定刑罚,但具体量刑标准略有不同,合同诈骗在同等数额下,量刑可能会因对市场秩序的破坏而有所考量。

二、借钱不还能不能算诈骗

借钱不还不一定构成诈骗。判断是否构成诈骗,需从多方面分析。

从法律角度,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若在借钱时,借款人就有非法占有借款的主观故意,通过虚构借款用途、编造虚假事实等欺骗手段获取借款,且根本没有归还的打算,之后又逃避还款责任,达到一定数额标准,通常会被认定为诈骗。

然而,若借款人在借款时确实有正当的借款需求,也没有采用欺骗手段,只是后来因经济状况恶化等客观原因无法按时偿还借款,这种情况一般属于民事借贷纠纷,不构成诈骗。债权人可通过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等合法途径,要求借款人偿还借款。

综上,借钱不还是否构成诈骗,关键在于借款人借款时的主观意图以及是否采用欺骗手段,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三、诈骗和合同诈骗哪个重

一般而言,合同诈骗相较于普通诈骗,在法定刑的设置上可能更重,但具体哪个更重,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判断。

从法律规定来看,普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等。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犯罪行为。合同诈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在司法实践中,若诈骗和合同诈骗涉及的犯罪金额、犯罪情节等相当,合同诈骗因涉及经济合同领域,对市场经济秩序破坏更大,处罚可能更重;若具体案件中普通诈骗情节极其恶劣,也可能面临较重刑罚。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最高检合同诈骗与诈骗区别在哪

最高检合同诈骗与诈骗区别大吗

最高法合同诈骗

最高院合同诈骗与诈骗罪的区别

最高法认定合同诈骗罪的标准

最高院关于审理合同诈骗罪

合同诈骗与诈骗 最高院

最高检合同诈骗与诈骗区别大吗

最高院关于诈骗罪的规定

检察院合同诈骗罪的立案标准

借钱不还能不能算诈骗罪

借钱不还能不能算诈骗行为

借钱不还能不能构成诈骗

借钱不还可以算诈骗罪吗

借钱不还能不能定性为诈骗

借钱不还可以定义为诈骗吗

借钱不还算不算诈骗,可不可以报警

借钱不还可以说成诈骗吗

借钱不还算咋骗吗

借钱不还能定诈骗罪吗

来源:临律-诈骗和合同诈骗哪个重,诈骗与合同诈骗哪个严重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