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小明想买一辆车,但是钱不够,于是向朋友小花借钱。小花表示,借钱可以,但是要出具借条,写明期限、金额等内容。那么,小花需要在转账的时候备注清楚期限、金额吗?正确的借款合同应该包含哪些内容?
法律上并没有明确要求自然人之间的借贷一定要签署书面的合同,但为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建议采用书面合同形式。借款合同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内容。
相关法条
《民法典》第668条借款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但是自然人之间借款另有约定的除外。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
律师评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民经济生活的活跃度不断提高,民事主体之间发生借贷的概率也大幅提高。无论是抵押贷款买房,还是亲戚朋友之间借款,都属于《民法典》借款合同调整的范畴。
由金融机构作为贷款人的借款合同,合同内容较为完备,权利义务较为明确。而无金融机构参加的借款行为(一般被称为“民间借贷”),因借贷主体合同意识不强,或贷款人碍于情面未要求借款人签署借款合同,一旦发生争议,缺少书面合同将对法院查明事实造成不小的阻碍。鉴于此,建议在借贷行为发生时签署完备的借款合同,以明确双方权利义务。
《民法典》第668条第1款规定,借款合同应当采取书面形式。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要求书面形式是一种“管理强制性规定”而非“效力强制性规定”。即使借贷双方未签署书面借款合同,只要一方有证据证明双方存在借贷关系,就可以向另一方主张权利,并不因未签署书面合同而导致双方之间的借贷行为无效。其次,这里的书面形式可以作为广义理解,微信聊天记录、电子邮件等数据电文都可以被理解为书面合同的一种表现形式。但我们仍然建议借贷双方签署书面的、正式的借款协议。
根据《民法典》第668条第2款规定,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种类、币种、用途、数额、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条款。这其中关键的内容包括数额、利率、期限等。数额建议采用大小写同时记录,且两者应当保持一致,若两者不一致时应以大写为准。利率应当约定是年利率还是月利率及利率标准。期限包括还本期限及支付利息期限等。
律师提示
即使是亲朋好友,借款时也应签署书面借款协议,将借款数额、期限、利息标准约定明确,避免发生争议时无法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尽量通过银行、微信、支付宝等方式提供借款及偿还贷款,并做好备注。若是现金交易的,应签署收据。
若借款方不同意签署借款协议,贷款方又因各种原因不得不提供贷款,建议通过微信催收、录音电话催收等方式固定证据,明确双方存在借款法律关系,为将来主张权利提供有力证据。
在提供大额贷款时,贷款方除应要求签署书面协议外,还应对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财产状涉诉状况等进行调查,在综合考察借款人的资信偿还能力的基础上,再决定是否提供贷款。必要时可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
双方在借款合同中还可以就违约责任、解除权行使的情形等进行约定。当一方触发违约条款时,另一方可以主张违约责任,直至要求解除合同、赔偿损失。
本站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借款合同包括哪些条款
●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借款合同的必备条款
●借款合同的范围
●借款合同包括内容
●借款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借款什么等条款
●借款合同的相关规定
●3.借款合同的内容包括哪些?
●借款合同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借款合同具备哪些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