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利息1.95%一万一年多少利息?,年利息18%怎么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陶茹璇

年利息1.95%一万一年多少利息?,年利息18%怎么算

大家好,由投稿人陶茹璇来为大家解答年利息1.95%一万一年多少利息?,年利息18%怎么算这个热门资讯。年利息1.95%一万一年多少利息?,年利息18%怎么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年利息怎么算公式

在利率长期下行的当下,存款利率的变动为年轻人所关注,小红书上甚至有“特种兵存款”攻略,即年轻人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跨省跨市跨行存款。

社交平台上,不少年轻人发出这样的疑问:银行存款利率越来越低,哪一家银行存款利率更划算?月薪8000元的年轻人应该把钱放哪里?

近期,《消费者报道》对26家银行的存款利率进行了汇总和比较,涉及国有大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互联网银行这五类银行。结果显示,26家银行中利率最高的为2.2%,其中1家农商行的五年期利率低于三年期利率。

多家银行最高存款利率对比

个人存款分为活期存款和定期存款,定期存款又以整存整取较为常见。不同银行、不同币种、不同存款期限的利率标准不同,一般在各个银行的储蓄所挂牌公示,可以在各银行官网查询,又叫“挂牌利率”。

《消费者报道》记者于今年5月查询并统计了26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最新存款利率如下:

结果显示,多家银行最高存款利率不到2%。此次统计的26家银行中,有20家银行的存款利率均不足2%,占比约77%。

其中,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这5家国有大行的最高利率只有1.55%(五年期定期利率);而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中国光大银行、浦发银行、中信银行这5家股份制银行的最高利率只有1.60%(五年期定期利率)。

另外,根据金融界的报道,2025年4月以来,已有超过30家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结构上以中小银行为主,调整类别以三年期、五年期产品为主,调降后多数银行存款产品的利率已低于2%。

国海证券研究所2025年4月发布的研报认为,这一调整实质上是去年第二轮大行存款利率下调的补降,或预示着由大行引导的新一轮存款挂牌利率下调已在路上。从历史经验来看,2023年以来,每一轮存款降息均由国有大行率先发起,并在中小行大量跟进后启动新一轮调整。

该研报指出,近年来银行净息差不断压缩,需要同步调整资产端和负债端利率,以减轻银行的盈利压力。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放缓和通缩压力。当经济增长放缓时,企业和个人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减少,导致资金需求降低,进而影响到存款利率。“其次,中央银行为了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往往会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包括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基准利率,这也会推动存款利率下降。”江瀚称。

一家银行五年期利率低于三年期

记者注意到,不同存款期限的利率标准不同,通常选择的存期越长,利率越高。定期存款的存期可分为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二年、三年、五年,最高利率一般为五年期。

对此,知名经济学者、工信部信息通信经济专家委员会委员盘和林接受《消费者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定期存款存期越长,利率越高,是因为资金有时间价值,定期长,存款人放弃了更多的时间价值,需要获得对应的回报。”

不过在本次统计中,记者发现了例外情况。无锡农商银行2025年5月公布的《无锡农村商业银行存款利率表》显示,三年期利率为1.70%,而五年期利率却为1.65%。

对此,《消费者报道》记者拨通了该行在无锡当地的一家线下营业部电话。

接听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三年期利率为1.7%,五年期利率更低,但目前五年期的定期存款产品已经不销售了。他建议记者选择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存款产品,因为如果满足一定的起存金额,可以享受更高的存款利率。例如,一年期的存款产品,1万以上为1.71%,5万以上为1.75%,20万以上为1.80%。

“一年期和两年期的定期存款产品,目前在我行还较受欢迎,主要以老年储户为主。”该工作人员表示,“现在较多年轻人开始买银行理财产品,因为比存单收益更高,利率可高达2%以上。”

对于银行利率倒挂的个例,江瀚认为有以下原因:

首先,可能与银行的资金成本有关。如果银行预期未来资金成本将上升,那么为了降低未来的负债成本,银行就会选择降低长期存款的利率。

其次,银行可能根据市场情况和自身经营状况,对存款利率进行灵活调整。例如,当银行面临较大的资金压力或需要调整负债结构时,就会通过降低长期存款利率来优化负债成本。

第三,也可能与银行的竞争策略有关。在某些情况下,银行通过降低长期存款利率来吸引更多短期存款,以应对短期的资金需求。

相对较高的利率都有一定存款门槛

年轻人存款,选择哪一类银行存款利率更高呢?

以上26家银行中,存款利率从高到低为:城商行、农商行、互联网银行>股份行>国有大行。

具体来说,城商行、农商行这两类银行的存款利率是所有银行当中相对较高的。股份制银行的存款利率次之,位于国有大行和城商行之间。而国有大行的存款利率普遍不高,且差距较小。

因此,如果为了更高的存款利息,年轻人应当首选城商行和农商行。

除了常见的整存整取,我们还可以选择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等类型的定期存款。但这几类存款利率较同期的整存整取的利率更低。统计显示,26家银行的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取息利率都在2%或以下。

26家银行中,存款利率最高的是四川银行和成都银行的五年期利率,为2.2%。

不过,相对较高的利率都有一定门槛要求。《消费者报道》记者拨通了四川银行的热线电话,确认目前最高利率确实是2.2%,如果外地客户过来存钱,需要到四川当地的线下网点开户,开户条件较严格,需要社保证明、公积金证明等,具体还需咨询当地网点。

四川银行客服告知记者,资金量较大的客户,可以选择大额存单,利率可高达2.3%,但有20万起存的要求。

成都银行客服也对记者表示,享受该行存款利率,需要在该银行有存款账户,但目前开户审核较严格,需要到当地的线下网点提交身份证、住址等信息,如果外地客户跨省跨市存款,建议先咨询清楚线下网点的具体要求。

▲四川银行大额存单利率可高达2.3%,但需要到当地开户

如果存款金额为1万元,在四川银行和成都银行可得的一年利息分别为180元、170元。

专家建言年轻人:平衡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

智联招聘2024年薪酬报告数据显示,25岁以下职场新人平均月薪为6752元,25-35岁人群为9845元,35-45岁人群为14237元。

因此,不少年轻人的薪酬都在几千元到上万元左右,这部分年轻人该怎么平衡好存钱、消费和投资呢?

盘和林认为要分为“有家庭”和“单身”两种情况考虑:“如果年轻人月薪不多,又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建议先不要想着存钱,首先考虑眼前生活支出,有些余钱的话,可以通过买保险,如健康险的方式,来建立保障。”对于未成家的年轻人,盘和林建议:“可以通过长期投资的方式购买权益资产,可以考虑股权等风险资产。”

对于月薪八九千的年轻人,江瀚给出了一些建议。首先,可以应制定一个合理的预算计划,确保每月的收入中有一部分用于储蓄。即使银行利率较低,强制储蓄仍然是积累财富的有效方式。其次,年轻人可以考虑多元化投资,除了银行存款外,还可以关注一些低风险、流动性较好的理财产品,如货币基金、债券基金等,以分散风险并提高整体收益。他认为,年轻人应培养理性消费的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开支,将更多的资金用于储蓄和投资。最后,对于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的年轻人,可以适当考虑投资股市或基金,但需注意风险控制,避免盲目跟风。

此外,江瀚还表示,年轻人应平衡好储蓄与消费的关系。一方面,适当的储蓄是应对未来不确定性和实现财富增长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适度的消费也有助于提升生活质量和促进经济循环。

年利息1分是多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叶麦穗 广州报道

存款利率持续下行。

日前,融360数字科技研究院发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3月,银行整存整取存款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249%,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449%,1年期平均利率为1.566%,2年期平均利率为1.666%,3年期平均利率为2.042%,5年期平均利率为1.883%,3年和5年的存款利率剪刀差进一步加大。

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快速下滑

与2月份相比,银行整存整取存款利率,3个月期增长0.4BP,6个月期增长0.4BP,1年期增长0.6BP ,2年期增长0.3BP,3年期下降1.3BP,5年期下降2.5BP。

2025年3月,3年期、5年期的中长期限平均存款利率均下滑,延续下跌趋势。5年期平均存款利率继续大幅下降,但中短期平均存款利率略有回升。

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的分析师艾亚文认为,当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强烈,银行通过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优化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开源证券分析师刘呈祥的观点表示,存款定价变化有优化负债结构的考虑。2月新发放企业贷款收益率降至3.3%,2025年内到期的高息长定存较多,而息差压力较重,因此银行主观上有引导存款短期化的意愿,采用“做短压长”的策略,操作上可能通过给于短期定存FTP点差激励,引导客户存款由中长期向短期分流。银行负债策略隐含存款利率进一步下调预期。从历史规律来看,长期限定存的挂牌利率下调幅度较大,因此若银行预期存款定价有进一步下调可能,将避免在降息环境中吸收过多长期存款。

刘呈祥认为,高息定存重定价是2025年银行存款成本改善的主要支撑,存款利率即使调降引起的脱媒效应也将弱于往年,一是理财收益率随高息存款到期、信托通道整改等也趋于下降;二是中小银行若能按自律统一下调,“手工补息”、“特色存款”等产品减少,大部分客户或被动接受为主,也能减轻大行负债压力。

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3月,发行的大额存单3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386%,6个月期平均利率为1.610%,1年期平均利率为1.719%,2年期平均利率为1.867%,3年期平均利率为2.197%,5年期平均利率为2.038%。

与2月份比较,大额存单平均利率除5年期外均上涨,3个月上涨3.31BP,6个月上涨4.84BP,1年期上涨1.51BP,2年期上涨6.13BP,3年期上涨2.03BP,5年期下降11.25BP。随着5年期大额存单利率快速下滑,3年和5年存单利率出现倒挂,这种倒挂其实已经存在不短时间了。

整体来看,银行大额存单利率也渐次下行至“1”字头。值得注意的是,大额存单与定期存款之间的利率差异显著缩小,部分大额存单的利率甚至与普通定期存款持平,从市场整体利率走势来看,艾亚文预计存大额存单利率或进一步下行。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大额存单利率走低后其销售也大不如前。一家股份银行广州分行的负责人表示,普通定存和大额存单之间的利差已经所剩无几,而且普通定期存款起存金额更低,所以购买大额存单的客户远少于此前。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近期银行下调大额存单利率,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首先,银行的净息差持续收窄,需要优化负债结构、压降高成本存款;其次,央行多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这一举措直接影响了包括大额存单在内的各类存款产品的利率水平;再者,市场资金面较为宽松,银行揽储压力相对缓解。总体上看,未来大额存单的发行数量可能呈下降趋势。

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增强

2025年3月,人民币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89天,较上个月持平,较去年同期缩短11天;平均预期中间收益率为1.96%,环比上涨2BP;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32%,环比持平。

从不同类型银行来看,3月份,国有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64天,较上个月增长1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8%,环比下降13BP;股份制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84天,较上个月缩短1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7%,环比持平;城商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130天,较上个月增长11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2.28%,环比下降4BP;外资银行结构性存款平均期限为346天,较上个月缩短144天,平均预期最高收益率为5.28%,环比上涨52BP。

艾亚文表示,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强烈,不少银行再度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银行通过降低长期存款利率,规避未来利率下行周期中的高息负债锁定风险。预期未来市场利率将持续下降,如果发放高利率长期存款将导致净息差收窄。当然,资产端收益压缩也在倒逼银行对负债端定价进行调整,优化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艾亚文认为,年初部分银行加大揽储力度,存款利率有所反弹,但随着开门红效应褪去,2025年2月份以来,银行存款利率均有所下滑,央行通过引导市场预期,抑制银行高息揽储行为。整体来看,利率大概率还会继续下行,市场利率低位运行、政策利率调整预期、银行负债成本控制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这种现象可能是趋势性的。银行存款利率仍有一定的下调空间。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年利息7.2%是多少

“存款利率又降了,去了好几家银行网点,都很难找到利率在2%以上的存款产品。”最近,来自北京市的王女士对记者感慨道,自己常去的几家银行网点在五一前后都下调了存款利率,“存的时间越长越不划算,存5年的利息都不如存3年多。”

今年以来,存款利率下调的趋势还在不断延续。《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4月以来,已有超20家商业银行下调了定期存款挂牌利率。调整后,利率3%以上的“高息存款”在市场上已经难觅踪影,银行存款利率已全面向“1时代”迈进。

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五一前我们行刚刚下调了存款利率,现在都是1字开头了。”平安银行北京地区某网点客户经理告诉记者,调整后,该行1年期、2年期、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分别为1.6%、1.7%、1.65%,5年期存款处于停售状态。

《金融时报》记者注意到,自去年10月国有大行再度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以来,新一轮存款“降息潮”正在持续推进。

在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挂牌利率的同时,曾被视为存款利率“高地”的村镇银行、民营银行也在近期纷纷加入了“降息”的队列。从调整后的存款利率水平来看,上述两类银行的存款利率优势正在逐渐消失。

4月27日,清徐农商银行发布人民币存款执行利率调整公告,调整后,该行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整存整取存款实际执行利率分别为1.6%、1.7%、1.9%、1.9%。

4月28日起,上海华瑞银行对存款挂牌利率进行了调整,3年期、5年期定存利率分别降至2.5%、2.4%。值得关注的是,这已经是上海华瑞银行年内第三次调整存款挂牌利率,其中,5年期存款利率已较年初下降30个基点。

“民营银行吸收存款能力相对较弱,以往普遍以较高利率来吸引客户,因此利率下调的空间相对更大。”在招联首席研究员、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董希淼看来,下调存款利率、压降负债成本,有助于民营银行保持息差基本稳定,提升稳健发展能力。

存5年不如存3年?

值得关注的是,在银行密集降息的同时,多家银行中长期存款利率出现了明显的“倒挂”。

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显示,今年3月,银行整存整取3年期定期存款平均利率为2.042%,而5年期平均利率仅为1.883%,分别环比下滑1.3BP、2.5BP。

此外,还有银行出现了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低于1年期存款利率的情况。招商银行App显示,目前该行“灵动存”产品1年期存款利率为1.6%,而存3年和5年的利率分别仅为1.50%、1.55%。

“当前,储户存储长期存款的意愿强烈,不少银行再度下调中长期存款利率,银行通过降低长期存款利率,规避未来利率下行周期中的高息负债锁定风险。”在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研究员艾亚文看来,资产端收益压缩也在倒逼银行对负债端定价进行调整,优化负债结构,应对存款定期化带来的成本上升问题。

实际上,不仅仅是定期存款,大额存款产品利率也呈现出相似的“倒挂”现象。根据融360 数字科技研究院数据,2025年3月,银行发行的大额存单3年期平均利率为2.197%,5年期平均利率仅为2.038%。其中,5年期大额存单平均利率较上月下降11.25BP,而其他期限的平均利率均有所上涨。

存款利率的持续下降,带给储户最直观的影响就是储蓄收益的减少。在降息的大环境下,储户应该如何调整资产配置策略?

“未来一段时间,市场利率仍然处于下行趋势,存款利率还有可能继续下降。居民可从自身风险偏好、投资需求、投资能力等出发,做好适合个人和家庭的资产配置。”董希淼受访时表示,如果追求稳健收益,可以在存款之外,配置一部分现金管理类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以及国债等产品;如果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可以适当增配股票、偏股型基金以及黄金等产品。

来源:潇湘晨报、金融时报 编辑:任华飞

年利息超过多少违法

在利率长期下行的当下,存款利率的变动为年轻人所关注,小红书上甚至有“特种兵存款”攻略,即年轻人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跨省跨市跨行存款。

现在年轻人存钱越来越难了。以前随便找个银行存钱,利息还能买几杯奶茶,现在存一年利息连杯白开水都快买不起了。举个例子,工商银行存5万块五年,利息只有3875块,平均每天赚2块1毛钱,连共享单车月卡都买不起。

为啥银行利息越来越低?说白了就是钱不值钱了。国家要搞活经济,银行也跟着降利息逼大家花钱。今年4月,30多家银行集体降息,三年、五年的存款利息直接跌破2%。大银行最狠,工行、农行这些“国家队”五年利息才1.55%,比三年前少了快一半。

不过也有例外。有些小银行偷偷给高利息,比如成都银行存五年能给2.2%,比大银行多赚三分之一。但要拿到这个钱可不容易——得专门坐高铁去当地开户,还得准备社保证明、住址证明,跟办签证似的。有网友算过账,从北京去沈阳存款20万,虽然多赚1万5利息,但来回车票加住宿要倒贴2000块。

更离谱的是无锡农商行,存五年利息反而比三年还低。银行工作人员直接说:“五年期的我们都不卖了,您要存就存一年吧!”专家分析,这是银行怕将来付不起利息,先把长期存款的门关了。

年轻人现在存钱得学会“见缝插针”。这里教三招实用方法:第一招“货比三家”,别光盯四大行,多看看城商行和农商行,像盛京银行三个月利息就比工行高一半;第二招“分散存钱”,把10万块拆成2万、3万、5万,分别存一年、三年、五年,既能应急又能吃高息;第三招“保命线”,每家银行最多存50万,多了出事国家不赔。

专家提醒,月薪8000的年轻人别光想着存钱。先留够三个月生活费,剩下的可以买货币基金或者国债。要是胆子大点,拿10%的钱买点基金,赚了加鸡腿,亏了当交学费。

说到底,现在存钱就像打游击战——大银行靠不住就找小银行,本地没高息就跨省存。但记住两条:别贪心,超过50万的存款分开存;别偷懒,定期查银行最新利率。毕竟现在银行降息跟翻书似的,上周还是2%的利息,这周可能就变成1.8%了。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年利息1.95%一万一年多少利息?,年利息18%怎么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