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卡属于什么卡,贷款卡能当储蓄卡用吗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凤芷铭

贷款卡属于什么卡,贷款卡能当储蓄卡用吗

大家好,由投稿人凤芷铭来为大家解答贷款卡属于什么卡,贷款卡能当储蓄卡用吗这个热门资讯。贷款卡属于什么卡,贷款卡能当储蓄卡用吗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贷款卡是什么东西

#中小企业从银行贷款真的容易吗#

银行大门永远向中小企业敞开,但门内究竟有多少台阶需要跨越?站在2025年的节点回望,中小企业贷款市场早已不是十年前的模样。政策暖风裹挟着技术洪流席卷而来,却仍有无数经营者在融资路上摔得鼻青脸肿。这场看似双赢的游戏里,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始终横亘着难以逾越的信息鸿沟。

金融监管部门的数据如同一把双刃剑。2025年2月末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突破33.9万亿元,信用贷款占比跃升至27.6%的背后,是监管部门连续五年推动"敢贷愿贷能贷"机制改革的成果。数字化贷款平台将信贷审批时间压缩至72小时,人工智能风控系统把坏账率压到历史最低点,区块链技术让供应链金融穿透层级迷雾。但走进长三角制造业集聚区,仍有企业主攥着专利证书在银行柜台前苦笑:"机器说我够格,人工却说再等等。"这种科技赋能与人性化服务的割裂,暴露出现代化转型中的阵痛。

抵押物崇拜在银行业仍未消散。尽管"以信换贷"模式在重庆云阳县让农户授信覆盖率飙升20个百分点,仍有超七成中小企业困在固定资产匮乏的牢笼里。某科技公司负责人黄先生手握千万订单,却因轻资产属性被传统信贷模型拒之门外,直到遇见交通银行的"科创指数贷"才解了燃眉之急。这种冰火两重天的境遇,恰似政策春风与惯性思维拉锯的真实写照。

利率下行通道中的暗礁更值得警惕。4.03%的平均贷款利率看似美好,但对于挣扎在盈亏线上的小微企业,0.33个百分点的降幅不过是杯水车薪。更隐蔽的成本藏在续贷环节,过桥资金的黑市利率仍在蚕食企业利润。山东推行的"联合会诊"制度虽已解决2659家企业的融资难题,但全国范围内仍有大量企业倒在"过桥"这道鬼门关前。

政策的阳光何时能穿透最后一公里?地方政府专项担保基金、首贷户奖励机制、供应链金融链长制等创新工具层出不穷。浙江农商行打造的"小微随心付"产品,让贷款像移动支付般便捷;北京搭建的信用信息平台,使银企对接效率提升三倍。但当问及政策感知度,仍有四成企业主摇头:"听说过,没摸到。"这种政策传导中的信号衰减,成为制约红利释放的关键堵点。

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小企业融资生态,既沐浴着数字化改革的曙光,又笼罩在传统思维的阴云之下。银行大厅里智能终端闪烁的绿灯,或许终将照亮每个经营者的融资之路,但眼下,跨越这道门槛仍需智慧与勇气的双重加持。

中小企业贷款便利性呈现两极分化:政策推动下,2025年普惠贷款余额达33.9万亿,信用贷款占比升至27.6%,AI审批将效率提升60%;但实操中,70%企业仍受困于抵押要求,续贷隐形成本吞噬30%利润,仅40%企业感知到政策红利。贷款易与难的关键,取决于企业能否跨越数字化鸿沟与传统信贷思维的壁垒。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贷款经历,点赞关注获取最新融资攻略

贷款卡号错了资金冻结,需要交钱吗?

极目新闻通讯员 黄黎

“只需银行卡验证,逾期也能秒放款!”面对网络弹窗广告的诱惑,深陷债务危机的孟某像抓住救命稻草般点开了链接,却不知正踏入犯罪深渊。近日,经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检察院提起公诉,当地法院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判处孟某拘役5个月,缓刑6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

“有人冒充老板将我和财务拉入聊天群,要求我们紧急付款22万元到一个账户上,后来跟老板核实后,发现是诈骗就赶紧来报警了。”2024年9月9日,咸宁某企业向公安机关报案反映被网络诈骗,公安机关及时采取措施冻结收款账号,因风险控制及时被骗资金未被转出。

2024年9月底,警方顺藤摸瓜找到了账号所有者孟某,对其采取刑事拘留强制措施。原来,孟某无固定职业,因正规借贷平台逾期急需资金周转,通过网络广告接触到号称“零抵押秒放款”的“某某花”平台,他毫不犹豫填写了个人信息。次日,“客服”致电声称:“特殊渠道可放款5万元,但需用银行卡流水验证还款能力。”

对平台方信息一无所知,明知对方不正规,可能将银行卡用于从事非法活动的孟某心存侥幸,提供了自己的手机卡、银行卡以及银行卡密码,并心安理得地收下了对面所谓“违约金”2500元。很快,这张银行卡成为犯罪工具。

2024年11月,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将该案移送至咸安区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机关经审查后认为,孟某知晓银行卡不能出借,且自己存在逾期的情况不能贷款,想通过以贷还贷的方式把手机卡、银行卡以及支付密码提供给对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提供的银行卡结算涉诈资金达20万元以上,其行为应当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追究刑事责任。2025年1月,咸安区检察院依法以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对孟某提起公诉。综合考虑孟某主动退缴违法所得,自愿认罪认罚,法院经审理,采纳检察机关提出的量刑建议,作出上述判决,目前判决已生效。

“银行卡不是日用品,出借即触法!”承办检察官提醒,即便未直接参与诈骗,只要明知他人可能用于犯罪仍提供账户,就可能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刷流水提额度、免费包装资质等话术,实为诈骗分子借账户洗钱。牢记正规贷款无需提前交费、验资,凡索要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的立即拉黑!遭遇可疑情况时,牢记三步——断联系、冻账户、速报警。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贷款卡信息是什么

来源:前海检察

贷款卡编码是由几位数字组成

本团队代理多起为办贷款“刷流水”涉刑的案件和法律咨询,大多数当事人急于用钱,一时糊涂,跳进犯罪分子精心设计的套路,成为犯罪分子“洗黑钱”的帮凶,从而涉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以下简称“帮信”)或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以下简称“掩隐”)。

该类案件的被告人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急于用钱,而且受制于资信或贷款额度限制,无法通过安全、正规的渠道快速(如银行、信用卡等)贷款或者贷款额度小杯水车薪,才将目光转向互联网上的信贷公司。

犯罪分子正是利用其病急乱投医的心态,冒充银行或信贷公司业务员,打着“信用修复”或“提升征信”的幌子,承诺可以快速放款,殊不知,借款人一旦上套,就会沦为犯罪工具,没等来贷款,反倒是自己的银行卡、支付宝和微信等接受资金的账户被冻结,还等来帽子叔叔的电话和看守所的免费白米饭。

有些人直到帽子叔叔上门传唤,才恍然大悟,发现自己被骗。遇到这种情况,当事人应该如何怎么做,才能最大限度降低刑事风险。

1 刑事立案前自救之投石问路

意识到被骗,保留好所有与犯罪分子聊天的记录,第一时间去报警,如果银行卡被冻结,可以去银行或当地反诈中心了解具体的冻结机关,并联系冻结机关的帽子叔叔,向其说明自己被骗办贷款“刷流水”的事实,同时配合其提交相应证据材料。

有些人担心,如果主动联系帽子叔叔,会不会暴露,这种担心完全是多余的,如果刷流水的账户中收到涉诈资金,会被大数据反诈中心监控,被冻结银行账户,说明已有被害人刑事报案,帽子叔叔顺着资金的去向,顺藤摸瓜就能够锁定卡主,将卡主列为帮信或掩隐的犯罪嫌疑人。对于锁定的卡主,有些帽子叔叔会电话传唤,但因为卡主大多在异地,而叔叔们事多人少非常忙,哪有时间出差专门为你“服务”,简单点就直接将你列为网逃,你一旦用身份证,触发报警被抓,这种情况下,你连主动到案、争取自首的从宽情节都捞不到。

所以,刑事立案前的自救法则,第一就是拒绝掩耳盗铃,先自报家门,投石问路。问什么内容呢?核心内容包括涉案资金中有无涉诈资金,涉诈资金有多少,被害人总共被骗金额等。这个阶段非常关键,处理得好,能够将事情结束在这个阶段,不再扩大化。

2 刑事侦查期取保之左右逢源

刑事立案后,根据案情,帽子叔叔可能采取的行动有几个,一是做笔录后当场办理取保;二是刑事拘留几日后办理取保,拘留时间不定,少则3、5天,多则30天;三是刑事拘留满30天后报捕,检察官7天内批捕或取保。

当事人及家属的心态则根据是否采取强制措施,以及采取强制措施的时间长短而起伏波动,一会儿天上,一会儿地下,这里有两种误区一是认为案子非常轻微必定会取保,从而守株待兔,结果等来了逮捕通知书。第二种误区是,认为取保了就“没事了”,甚至有些当事人说帽子叔叔也安慰他“你也是被骗的,老实交代了,就没事了”,一旦办理取保,就把这个事情抛之脑后、不闻不问了,直到送检后签认罪认罚,拿到实刑量刑建议,或者当庭收监后才傻眼。

在侦查阶段能够取保,取决于诸多因素,包括犯罪事实是否查清,即笔录情况和其他在案证据是否确实充分,特别是主观明知方面对于“刷流水”中钱款性质的认识;还包括犯罪情节是否较轻,即涉案金额多少,参与次数及有无犯罪前科等;再如有无悔罪表现,重点在于是否认罪认罚,有无退赔情节等。案件推进过程中,涉及到公安、检察院和被害人等各方,有些还隐藏在案件背后,委托经验丰富的律师介入是非常有必要的。律师会根据具体案情,制定有针对性的辩护策略,如轻罪和重罪的辩护,从掩隐罪变帮信罪;如犯罪事实查清,特别是涉案金额的查清,将部分不涉案的金额剔除;再如沟通退赔金额争取谅解,在弥补被害人损失和降低当事人经济负担之间寻求平衡等等。

3 刑事审查起诉期不起诉之双管齐下

很多当事人对于案件结果的预期很高,张口就要争取无罪、争取不起诉,你要明白,不起诉在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的案件当中的比例是非常低的。根据最高检《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主要办案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检察机关不起诉57.8万人,不诉率25.5%,且近些年有降低趋势,2024年的不诉率为19.7%。

再来看看不起诉的案件,我们所说的不起诉,包括法定不起诉、酌定不起诉和证据不足不起诉。

首先,法定不起诉是指犯罪嫌疑人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这些情形包括: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以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不起诉相对容易,但“刷流水”帮信或掩隐案,能够到审查起诉阶段,意味着很难满足情节显著轻微的条件,否则在侦查阶段就了结了

其次,证据不足不起诉是指对于二次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作出不起诉的决定。在“两卡”类犯罪主观证明标准放宽到“概括明知”、“推定明知”的司法实践下,想要从证据存疑方面有所突破,难度非常大

最后,酌定不诉的法律依据主要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第二款,酌定不起诉的情形较为广泛,包括在中国领域外犯罪但已在外国受过刑罚的、聋、哑、盲人犯罪的、防卫过当、避险过当、预备犯、中止犯、从犯、胁从犯、自首且犯罪较轻的、有重大立功表现的等。所以酌定不诉是可能的辩护方向,但可能并不代表必然,酌定不起诉需要检察官根据案件具体情况进行裁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检察官对案件理解和判断。

对于涉诈、涉“两卡”类犯罪,全国各地还是保持从严处理的态势,如笔者办理的邢台某办贷款“刷流水”掩隐案,当地检察官表示,当地不起诉决定需要市检决定,甚至缓刑都要中院审批,绝大部分涉“两卡”类的掩隐案是实刑,连缓刑都是凤毛麟角,不起诉更是闻所未闻。

综上,在检察机关争取不起诉,所谓的双管其下,从两个方向努力:一方面是尽可能多地争取从轻减轻、从宽处理的有利情节,如自首、立功、从犯、退赃退赔、谅解、初犯、偶犯等;另一方面是积极争取检察机关认可我方的辩护意见,同意适用酌定不诉。

两个方面缺一不可,且第二方面是起决定作用的,但争取尽可能多的第一方面的有利情节同样不可或缺,如果受制于当地不起诉政策、类案类判的影响,即使未争取到不起诉,并不意味着第一方面的努力白费,上述的有利情节,同样有助于认罪认罚及审判环节缓刑的争取。

一言以蔽之,遇到办贷款“刷流水”,最忌满不在乎,思想上要高度重视,但又忌风声鹤唳,要把握好时间节点,积极创造有利条件,稳扎稳打,步步为营,方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贷款卡属于什么卡,贷款卡能当储蓄卡用吗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