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徒合同协议书,餐饮学徒合同协议书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邹睿光

技术学徒合同协议书,餐饮学徒合同协议书

大家好,由投稿人邹睿光来为大家解答技术学徒合同协议书,餐饮学徒合同协议书这个热门资讯。技术学徒合同协议书,餐饮学徒合同协议书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学徒合同协议书模板

建立现代学徒培训体系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但是实践中存在着对学徒合同和学徒身份的错误认识,导致企业培训学徒的经济负担和政策风险上升,打击了企业招收学徒的积极性,因此限制了学徒制的大规模推广,急需对相关认识误区进行澄清。

现代学徒制是实现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切入点

党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指出,我国要在2035年实现教育的总体现代化,因此率先实现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首要目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的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如何认识职业教育类型,是落实改革方案的突破口。

从教育类型看,职业教育是以雇主为主导的教育类型,无论是古代传统学徒制还是当代成功的教育模式,都是行业企业主导的教育模式,比如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澳大利亚的TAFE学院。现代学徒制是我国实现从学校主导型职教模式向雇主主导型职教模式转变的政策抓手,建设现代学徒体系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方案的首要任务。

当前新冠疫情的全球蔓延和中美贸易冲突给中国带来前所未有的就业压力,大力发展现代学徒制不仅可以有效地降低青年人失业率,保持社会稳定,还可以有效提升我国职业人才培养质量,缓解企业“技工荒”,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国际经验证明,现代学徒制对于降低青年人失业率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根据欧盟2020年4月份的数据,受疫情影响,希腊15到24岁年轻人失业率达到了35.6%,西班牙达到33.1%,意大利达到28%;而成功实施学徒制的德语区国家青年失业率却非常低:奥地利为9.3%,德国为5.6%,瑞士只有3.3%。

我国现代学徒制发展中的认知误区和政策困境

2019年5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全面推进现代学徒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在前期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广企业和职业学校双主体育人的中国特色现代学徒制,推进招生招工同步、先招工后招生、先招生后招工,明确学徒的企业员工和职业学校学生双重身份,保障学徒的合法权益。

教育部的通知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学徒是企业员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十六条规定,那么企业与学徒就构成了劳动关系,应该签订劳动合同。一旦签订劳动合同,企业就应该给学徒提供相应的社会保险和公积金,这部分支出占到了员工工资的20%—30%,无疑大大增加企业的经济负担,打击企业招收学徒的积极性。

同时,劳动法禁止用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如果学徒是员工,企业招收不满十六周岁的学徒,将会面临使用童工的嫌疑,因为很多职业院校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不满十六周岁,就不能参加学徒培训项目,这将大大限制学徒制的覆盖范围。

干与学的比例是判断传统与现代学徒制的尺子

存在这种政策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对学徒身份的认定和学徒合同的认知。学徒制是一种干中学的技能培训模式,雇主与学徒签订学徒合同,雇主向学徒传授行业技能,学徒以免费劳动或者低薪劳动的方式向雇主缴纳学费。在古代封建社会,学徒制都是手工艺人的主要授业方式。随着机器工业的兴起,传统手工业受到了机器工业排挤而衰落,与之相对应的学徒制也随之被学校制所替代。

干中学是学徒的基本教育模式,干与学构成了学徒制的内在矛盾,有时成为雇主与学徒的斗争焦点。干与学的比例关系是判断传统学徒制与现代学徒制的一把尺子:传统学徒制以干为主,干得多,学得少,它在本质上是一种封建劳动制度;现代学徒制以学为主,干服务于学的需要,因此它是一种教育制度。

学徒劳动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学徒劳动可以给雇主带来丰厚的利润。以瑞士为例,扣除企业支付给学徒的生活津贴,学徒系统每年给雇主创造大概5亿法郎的利润,这也是企业招募学徒的重要经济动因。但是如果学徒管理不当,学徒很容易沦为企业的廉价劳动力,这样的学徒制虽然名义上冠以现代学徒制,本质还是传统学徒制。

借鉴德国经验,加快现代学徒制立法

德国在历史上具有悠久的工匠传统,被称为“工匠之国”,在德国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其学徒制也成功地实现了现代化转型。德国1897年的《手工业保护法》是学徒制现代化转型的开端,1969年《职业教育法》是德国现代学徒制建立的标志。当前德国的“双元制”每年签订50万份学徒合同,成为举世瞩目的德国职业教育名片,也是被称为德国经济奇迹的“秘密武器”。在德国学徒制的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关于学徒合同是一种教育合同还是一种雇佣合同,德国人争论了数十年,最后大家一致认定,学徒合同是一种教育合同而非雇佣合同,这种认知的确立是学徒制实现现代化转型的前提。

为了防止企业剥削学徒,德国设计了一套相应的机制:首先确立企业资格,不是所有企业都可以招收学徒,全国只有1/4的企业具有招收学徒的资格,学徒培训资格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其次学徒满师由相关行业协会负责考试,如果学徒没有得到很好的培训,出现不合格的现象,培训企业被取消学徒培训资格,企业也丧失了获取学徒剩余价值的机会。通过这样制度安排,有效地抑制了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提高了学徒的培训质量。

借鉴德国的经验,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学徒制是一种教育制度,学徒在企业学习的身份是学徒而非员工,因此企业招收学徒不适用劳动法的规定,企业招收学徒不需要缴纳社会保险,学徒不满十六周岁也不存在雇用童工的嫌疑。学徒获得的生活津贴并非劳动薪金报酬,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学徒期间的企业工作经验也不应该纳入工龄计算范围。当前我国应加快学徒制立法,保护学徒和企业双方的合法权益,早日建立中国特色的现代学徒培训体系。

(作者系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副教授)

《中国教育报》2020年09月01日第9版

来源:中国教育报

烧烤学徒合同协议书

Alternance直译为“交替”,是法国的一种勤工俭学课程模式,学生可以一边在公司工作一边在学校学习。

Alternance的合同分为Contrat d'apprentissage(学徒合同)和Contrat de professionnalisation(职业合同)


Contrat d'apprentissage

学徒合同的基础是由公司任命一名学徒师傅,负责支持学徒在公司中接受培训,监督其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帮助学徒掌握必要的技能,为获得文凭做好准备。

学徒一边在雇主(公司、协会等)处接受实践培训,一边在学徒培训中心(CFA)、职业高中、公立大学或大学校(商学院、工程师学院等)的学徒部学习理论课程。

与传统途径相比,学徒制为学生提供了许多优势:

■学徒的培训费用由雇主所依赖的OPCP提供

■学徒合同规定学徒在整个勤工俭学期间的工资

■学徒在培训期间获得的知识能够直接在企业中得到应用

■理论结合实践使年轻毕业生在完成培训后更快地融入职场





学徒合同的年龄限制

学徒合同对合同生效时年龄在16至29岁(30岁减一天)之间的候选人开放。

但也有一些例外,以下情况学徒合同的年龄限制可放宽至35岁(36岁减一天):

■学徒签署新合同,以获得比现有文凭更高级别的文凭

■先前的合同因学徒无法控制的原因而终止

■学徒之前的合同因身体暂时不适合而终止

(PS:这些条件仅适用于两份学徒合同之间的间隔不到一年的情况)


学徒合同的类型&期限

学徒合同可以是有限期限合同 (CDL),也可以是永久合同 (CDI)。CDL合同的期限从最短 6个月到最长3年不等。


寻找学徒合同的时间

理论上,法律允许学徒全年开始学徒期,但许多CFA会在9月组织返校,因此学生应该在6月至12月之间签署学徒合同,以便在9月开学。另外,为了保险起见,学生应该在1月开始寻找学徒制课程,并且在1月或2月开始寻找雇主,因为许多CFA会进行选拔性测试,而有的公司的招聘过程会很漫长。


学徒合同的工资

学徒合同的工资标准根据其年龄、培训水平和合同执行年份而有所不同。在任何情况下,工资都是按最低增长工资(Smic)或协议最低工资(SMC)的百分比计算的。

2024年1月1日,法国为弥补通货膨胀而提高最低工资(Smic)的传统做法导致2024年学徒合同下的工资机械增加。


2024年学徒合同每月的工资如下


Contrat de professionnalisation

职业合同最初是为合同签订时年龄在16至25岁的年轻候选人准备的,以完成他们的初始培训。随着改革的进行,该合同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到尚未就业的人员。

因此,以下人员可签署职业合同:

■16-25岁,离开中学教育但未获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候选人

■26岁及以上的在France Travail注册的求职者

■受益于RQTH的残疾候选人、受益于最低社会福利RSA、ASS或AAH的候选人

■单一集成合同 (CUI) 的受益人



职业合同的类型&期限

职业合同的主要目的是就业。合同可以是固定期限合同(CDD),也可以是永久合同(CDI)。CDD合同的期限短于学徒合同,一般为6-12个月。


寻找职业合同的时间

可以在一年中的任何时候签署职业合同。


职业合同的工资

职业合同的工资和学徒合同一样,根据其年龄、培训水平和合同执行年份而有所不同。在任何情况下,工资都是按最低增长工资(Smic)或协议最低工资(SMC)的百分比计算的。


2024年职业合同每月的工资如下


学徒合同协议书有法律约束

现实生活中,不少用人单位通过招收“学徒”培训后上岗就业的形式招聘员工,但并未与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那么,学徒与用人单位是否构成劳动关系呢?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编辑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案 情 简 介

2021年9月14日,被告李某某到原告河东区某理发店作学徒。主要从事洗发、染发、辅助烫发及打扫卫生等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到理发店工作时被告已年满16周岁。原告为被告提供食宿,每月通过微信形式发放劳动报酬。自2022年1月30日春节放假后,被告未再到原告处工作。2022年5月23日被告作为申请人,向临沂市河东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以确认其与原告于2021年9月14日至2022年1月30日期间存在劳动关系等。2022年7月22日,临沂市河东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作出裁决书,原告不服该仲裁裁决书,诉至本院。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裁 判 结 果

本院认为,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原告某理发店是依法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具备合法的用工主体资格,被告李某某满十六周岁,亦符合劳动者的法定条件。在日常工作中,李某某接受原告的劳动管理,工作内容由原告安排,工作场所、劳动工具由原告提供,被告提供的劳动即为理发店顾客洗头、协助理发、烫发、在店内打扫卫生等是原告业务的组成部分,因此,双方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法 官 说 法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劳动合同。很多案件中,虽然学徒与用人单位之间未签订劳动合同,但是否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只是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的方式之一,而不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必要条件。不论是否有书面劳动合同,只要有证据证明双方当事人之间存在事实劳动关系,如学徒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接受用人单位管理、遵守用人单位的劳动纪律、获得用人单位的劳动报酬、受到用人单位的劳动保护等,就应当保障劳动者的应有权利。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法 条 链 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十六条 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

第七十八条 解决劳动争议,应当根据合法、公正、及时处理的原则,依法维护劳动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十条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添加图片注释,不超过 140 字(可选)

案例提供:尤文艳审判团队 编发:宋赫男

学徒合同协议书(通用版)

谈起技工、学徒,你首先会想到的是那些耳熟能详的培训学校吧。

今天要说的,不仅事关做企业新型学徒的前景,而且涉及学徒工资、补贴的政策保障。

近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印发《关于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意见》,提出了企业新型学徒制一系列政策措施。

报酬标准怎么定?

先看看大家最关心的!

关于学徒收入与导师津贴,该文件明确了五项内容:

1、学徒在学习培训期间,企业(含拥有技能人才的其他用人单位,下同)应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支付工资,且工资不得低于企业所在地最低工资标准。

2、企业按照与培训机构签订的合作协议约定,向培训机构支付学徒培训费用,所需资金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3、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由政府提供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4、承担带徒任务的企业导师享受导师带徒津贴,津贴标准由企业确定,津贴由企业承担。

5、企业对学徒开展在岗培训、业务研修等企业内部发生的费用,符合有关政策规定的,可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中列支。

补贴资金面向学徒和企业。该文件要求:

1、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财政部门对开展学徒培训的企业按规定给予职业培训补贴,补贴资金从就业补助资金列支。

2、补贴标准由各省(区、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会同省级财政部门确定,学徒每人每年的补贴标准原则上不低于4000元,并根据经济发展、培训成本、物价指数等情况逐步提高。

3、企业在开展学徒培训前将有关材料报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备案,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后列入学徒培训计划,财政部门按规定向企业预支不超过50%的补贴资金,培训任务完成后及时拨付其余补贴资金。

目标培养多少学徒?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办学的基本模式,也是办好职业教育的关键所在。

此前,我国已全面启动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引导企业建立技能人才工作新机制。

2015年7月,《关于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的通知》印发,在全国12个省(区、市)开展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工作。

根据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教育部与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国税总局于今年2月5日联合印发《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3月1日实施。

此次印发的《意见》,明确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要求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院校参与的原则,通过企校合作、工学交替方式,组织企业技能岗位新招用和转岗等人员参加企业新型学徒培训,促进企业技能人才培养,壮大发展产业工人队伍。

从今年起到2020年底,努力形成政府激励推动、企业加大投入、培训机构积极参与、劳动者踊跃参加的职业技能培训新格局,力争培训50万以上企业新型学徒。2021年起,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力争年培训学徒50万人左右。

培养职责谁承担?

文件提出,学徒培养的主要职责由所在企业承担。

1、企业应与学徒签订培养协议,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与期限、质量考核标准等内容。

2、企业委托培训机构承担学徒的部分培训任务,应与培训机构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培训的方式、内容、期限、费用、双方责任等具体内容,保证学徒在企业工作的同时,能够到培训机构参加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学习和相关技能训练。

3、培训机构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后,对学徒进行非全日制学籍注册,加强在校学习管理。

培训方式有哪些?

文件要求学徒培养目标以符合企业岗位需求的中、高级技术工人为主。

培养期限为1-2年,特殊情况可延长到3年。

培养内容包括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安全生产规范和职业素养,特别是工匠精神的培育。

在企业主要通过企业导师带徒方式,在培训机构主要采取工学一体化教学培训方式,积极应用“互联网+”、职业培训包等培训模式。学徒培训期满,可参加职业技能鉴定或结业(毕业)考核,合格者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专项职业能力证书、培训合格证书、毕业证书)。(文/何凡)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技术学徒合同协议书,餐饮学徒合同协议书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