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事故受害者需知的法律程序及准备工作2025,交通事故受害者需知的法律程序及准备工作
开庭时记得带齐“五证”,证据的审查对交通事故庭审至关重要。被告往往自行出庭,忘记带相关证据,导致庭审拖延。被告需带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交通事故认定书和保单原件。证据审查尤为重要,特别是当原告赔偿要求超过交强险范围且未请律师时。注意医疗费、误工和护理证据的真实性,以及其他花费单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伙食补助费根据当地经济水平确定。请代理律师能更好地维护被告合法权益。
法律分析
一、开庭时记得带齐“五证”
在开庭时的时候,被告往往觉得已经投保了交强险,由保险公司代为赔偿,就经常不请代理律师。但自己又不太懂法律知识,开庭的时候就自己去了,经常忘记带着相关证据,造成开庭的拖延。作为交通事故中的被告,开庭的时候需要带着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交通事故认定书和保单的原件。只有“五证”带齐,才能保证庭审的顺利进行。
二、证据的审查
在交通事故的庭审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证据的审查。特别是原告要求的赔偿数额高于交强险数额且被告在没有请律师的情况下,对证据的审查更为重要,这有可能直接关系到对原告的赔偿数额。在潍坊地区,由于赔偿还没有分项,保险公司一般会在交强险总额内赔偿原告,只有在超出交强险总额的范围之外需要被告自己承担。在原告要求的赔偿数额高于交强险总额和没有保险的情况下,最好请一个代理律师,能够更好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对于证据的审查,被告在没有请代理律师的情况下,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医疗费证据的审查
对于医疗费证据的审查,最重要的是要审查病历。看看病历中记载中的疾病是否全都是由这次事故造成的。在实践中,经常会碰到医疗费的花费中有很多是治疗其他病造成的,对这一部分的审查十分重要。
2、对误工和护理证据的审查
在交通事故中,对误工和护理证据的审查,直接关系到赔偿数额的大小,一定要注意审查原告提供的证据的真实性,才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对其他花费单据证据的审查
在交通事故中,往往会牵扯到车辆的损失。对于原告花费所提交的单据,一定要注意审查盖章单位的真实性以及提供的单据是否是正规发票。这也直接关系到赔偿数额问题。
4、伙食补助
伙食补助费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标准的,当事人就要根据当地的经济水平而定。
结语
在交通事故的庭审中,被告应当记得带齐身份证、驾驶证、行驶证、交通事故认定书和保单的原件,以确保庭审的顺利进行。同时,对证据的审查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原告要求赔偿超过交强险范围且没有请律师的情况下。对医疗费、误工和护理、其他花费单据等证据要仔细审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伙食补助费应根据当地经济水平确定。请被告在庭审中谨慎对待证据,以确保自身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九条 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八条 赔偿权利人举证证明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于受诉法院所在地标准的,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可以按照其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相关标准计算。
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相关计算标准,依照前款原则确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22修正):第十六条 被扶养人生活费计入残疾赔偿金或者死亡赔偿金。
二、受害者在交通事故办理中需注意什么
律师分析:
受害者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需注意的事项如下:1、不要随便签署赔偿协议;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4、如果对方存在酒驾等,需要及时报警。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 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三、交通事故受害人要提交什么材料
法律分析:1、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上级公安机关重新认定的决定书。3、医院诊断证明、病历或法医鉴定结论。4、医疗费单据、交通住宿费凭证等证明材料。5、误工经济损失的证明材料,包括误工天数和误工费数额。6、残疾者应提供伤残评定结论,需要配备残疾用具的应出具医院证明。7、死者生前或残者丧失劳动能力前实际抚养的、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人的姓名、性别、年龄、住址,及该被抚养人是否还有其他抚养人的证明材料。8、财物直接损失,如因交通事故损坏的车辆、物品、设施建筑等的修复或折价费用等证明材料。
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九十三条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经过勘验、检查现场的交通事故应当在勘查现场之日起10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鉴定结果确定之日起5日内制作交通事故认定书。
四、交通事故受害人要提交哪些材料
交通事故受害人要提交下列材料:1、公安机关制作的调解书、调解终结书;2、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或上级公安机关重新认定的决定书;3、医院诊断证明、病历或法医鉴定结论;4、医疗费单据、交通住宿费凭证等证明材料;5、误工经济损失的证明材料,包括误工天数和误工费数额;6、残疾者应提供伤残评定结论,需要配备残疾用具的应出具医院证明。交通事故怎么处理赔偿1、报案出险后,客户向保险公司理赔部门报案。2、查勘定损,检验人员在接保险公司内勤通知后1个工作日内完成现场查勘和检验工作。3、签收审核索赔单证;4、理算复核,核赔科经办人接到内勤交来的资料后审核,单证手续齐全的在交接本上签收,交核赔科负责人复核;5、赔付结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八十六条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在道路上发生未造成人身伤亡的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在记录交通事故的时间、地点、对方当事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机动车牌号、驾驶证号、保险凭证号、碰撞部位,并共同签名后,撤离现场,自行协商损害赔偿事宜。当事人对交通事故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应当迅速报警。
五、交通事故发生后,交通事故受害者应采取哪些措施
法律分析:1、当事人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当事人报警的,交通警察、警务辅助人员可以指导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
2、在事故现场撤除后,当事人又报警请求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规定的记录内容予以记录,并在三日内作出是否接受案件的决定。
3、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法律依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
第二十条 发生可以自行协商处理的财产损失事故,当事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线自行协商处理;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有争议的,可以通过互联网共同申请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线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当事人报警的,交通警察、警务辅助人员可以指导当事人自行协商处理。当事人要求交通警察到场处理的,应当指派交通警察到现场调查处理。
第六十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行为对发生道路交通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确定当事人的责任。
(一)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承担全部责任;
(二)因两方或者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过错发生道路交通事故的,根据其行为对事故发生的作用以及过错的严重程度,分别承担主要责任、同等责任和次要责任;
(三)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他方无责任。
六、交通事故中受害者方面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受害者在交通事故处理中需注意的事项如下:1、不要随便签署赔偿协议;2、发生事故后应当及时治疗;3、发生交通事故要及时掌握对方信息;4、如果对方存在酒驾等,需要及时报警。【法律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条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停车,保护现场;造成人身伤亡的,车辆驾驶人应当立即抢救受伤人员,并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因抢救受伤人员变动现场的,应当标明位置。乘车人、过往车辆驾驶人、过往行人应当予以协助。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未造成人身伤亡,当事人对事实及成因无争议的,可以即行撤离现场,恢复交通,自行协商处理损害赔偿事宜;不即行撤离现场的,应当迅速报告执勤的交通警察或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仅造成轻微财产损失,并且基本事实清楚的,当事人应当先撤离现场再进行协商处理。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