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资协议是否能认定为股东2025,有投资协议是否可以认定为股东

债权债务 编辑:李桐

一、有投资协议是否能认定为股东2025,有投资协议是否能认定为股东

投资协议是否能认定为股东,取决于协议约定。出资款已缴付、签入股协议、双方真实表示即取得股东权利。股东责任包括诚实信任、按期缴纳资本、遵守章程、限制债务责任等。股东需出资、遵守法律、不滥用权利、不损害公司利益。股东权利包括参加会议、表决、分红、监督经营等。

法律分析

要看协议约定。比如协议中约定交付出资款即成为公司股东的,如果只是签了入股协议,但是没有办理工商变更,也没有缴付出资款,那么不具备股东身份;但是如果出资款已经缴付,已经签了入股协议,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只是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实质上就已经取得了股东的权利及义务,但是没有登记的股权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

一般来说,企业股东承担的责任包括:

1、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诚实信任;

2、按期缴纳所认缴的资本,这是股东的主要义务;

3、遵守公司章程;

4、公司注册后、不能擅自抽回出资额或者抽逃出资;

5、追加出资额的义务及出资额的填补义务;

6、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7、其他法定义务。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认缴范围内对于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有:

1.出资(按时足额出资,不得抽逃出资);

2.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3.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

4.不得滥用公司地位和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

相对应的,股东权利如下:

1、参加股东会或者大会,行使表决权;

2、参与分红的权利;

3、查阅、复制权;

4、优先认购权;

5、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四章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和组织机构第一节设立第八十二条发起人的出资方式,适用本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

二、有投资协议是否可以认定为股东

一、有投资协议是否可以认定为股东

1.投资协议可以作为认定股东的证据之一,但不能仅凭投资协议认定股东。

2.认定股东最直接的证据是出资证明书和公司的股东名册。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三十一条【出资证明书】有限责任公司成立后,应当向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

出资证明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公司名称;

(二)公司成立日期;

(三)公司注册资本;

(四)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缴纳的出资额和出资日期;

(五)出资证明书的编号和核发日期。

出资证明书由公司盖章。

第三十二条【股东名册】有限责任公司应当置备股东名册,记载下列事项:

(一)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及住所;

(二)股东的出资额;

(三)出资证明书编号。

记载于股东名册的股东,可以依股东名册主张行使股东权利。

公司应当将股东的姓名或者名称向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登记事项发生变更的,应当办理变更登记。未经登记或者变更登记的,不得对抗第三人。

二、隐名股东可以转化为显名股东吗

或许有人认为公司股东只是换个人而已,股权实际所有人没有改变,应该是很轻松的事情,但事实并非如此。

隐名股东想转化为显名股东,就是股权从原显名股东的名下转让到隐名股东的名下,从而使隐名股东成为公司的新股东,这实质是一种股权转让行为。而股权转让行为不只是其双方的事情,还涉及到公司其他股东的合法权益。

因此,根据《公司法》、《公司法解释(三)》等法律规定,实际出资人未经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请求公司变更股东、签发出资证明书、记载于股东名册、记载于公司章程并办理公司登记机关登记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隐名股东要想成功公司显名股东的,首要条件就是取得公司其他股东的过半数同意,否则无法成为公司显名股东。

三、有投资协议是否能认定为股东?

要看协议约定。比如协议中约定交付出资款即成为公司股东的,如果只是签了入股协议,但是没有办理工商变更,也没有缴付出资款,那么不具备股东身份;但是如果出资款已经缴付,已经签了入股协议,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只是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实质上就已经取得了股东的权利及义务,但是没有登记的股权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

一般来说,企业股东承担的责任包括:

1、对公司及其他股东诚实信任;

2、按期缴纳所认缴的资本,这是股东的主要义务;

3、遵守公司章程;

4、公司注册后、不能擅自抽回出资额或者抽逃出资;

5、追加出资额的义务及出资额的填补义务;

6、对公司债务负有限责任;

7、其他法定义务。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在认缴范围内对于公司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股东需要承担的责任与义务主要有:

1.出资(按时足额出资,不得抽逃出资);

2.遵守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

3.不得滥用股东权利损害公司或其他股东的利益;

4.不得滥用公司地位和有限责任损害债权人利益。

相对应的,股东权利如下:

1、参加股东会或者大会,行使表决权;

2、参与分红的权利;

3、查阅、复制权;

4、优先认购权;

5、对公司的经营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利。

隐名股东是否能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

隐名股东能起诉要求确认其股东资格。在隐名投资的法律关系中,公司章程、工商登记等材料记载的股东并不是实际出资人,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出资要求股东确认其股东资格的,应根据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二十五条规定,且经过公司其他股东半数以上同意,否则法院对其请求不予支持。

股东投资款能随时收回吗?

股东投资款不可以随时收回。如果要撤资,《公司法》规定股东撤资可采取两种方式:

一、为股权转让;

二、为减少注册资本注销股份;前者如对外转让需要其他股东同意,并享有优先购买权,同时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相关的股权转让手续,并备案;后者需召开股东大会,由代表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股东通过。

股东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属于“不正当目的”

有限责任公司有证据证明股东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股东有公司法第三十三条第二款规定的“不正当目的”:

(一)股东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与公司主营业务有实质性竞争关系业务的,但公司章程另有规定或者全体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

(二)股东为了向他人通报有关信息查阅公司会计账簿,可能损害公司合法利益的。

大股东能不能当监事?

大股东可以当监事。我国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设监事会,其成员不得少于三人。股东人数较少或者规模较小的有限责任公司,可以设一至二名监事,不设监事会。由此可见,只要没有不得担任监事的限制情况的,大股东是可以担任公司监事的。

监事指公司监事会的组成人员。监事一般由股东会(股东大会)选任。按照中国《公司法》的规定,国有独资公司的监事,主要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机构、部门委派。监事除由股东会(股东大会)选任的股东代表担任外,还要有适当比例的职工代表担任。监事会中的职工代表,由公司职工民主选举产生。关于监事资格的要求,与董事资格的要求基本相同。此外,董事、经理和财务负责人不得兼任监事。

股东,即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投资人,股东作为出资者按佢出资数额(股东另有约定的除外),享有所有者的分享收益、重大决策以及选择管理者等权利。

股东的主要权利是:参加股东会议对公司重大事项具有表决权;公司董事、监事的选举权;分配公司盈利和享受股息权;发给股票请求权;股票过户请求权;无记名股票改为记名股票请求权;公司经营失败宣告歇业和破产时的剩余财产处理权。股东权利的大小,取决于股东所掌握的股票的种类和数量。

独立董事能是股东吗?

持有1%以下的股东还是有担任独立董事的可能性的。下列人员不得担任独立董事:

(一)在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直系亲属是指配偶、父母、子女等;主要社会关系是指兄弟姐妹、岳父母、儿媳女婿、兄弟姐妹的配偶、配偶的兄弟姐妹等);

(二)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或者是上市公司前十名股东中的自然人股东及其直系亲属;

(三)在直接或间接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5%以上的股东单位或者在上市公司前五名股东单位任职的人员及其直系亲属;

(四)最近一年内曾经具有前三项所列举情形的人员;

(五)为上市公司或者其附属企业提供财务、法律、咨询等服务的人员;

(六)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

(七)中国证监会认定的其他人员。

说明持有1%以下的股东还是有担任独立董事的可能性的。

四、股东协议和投资协议的区别

法律分析:股东协议是公司股东为成立公司而签订的协议书,一般被称为“公司设立协议”。这是在公司设立过程中,由出资人为明确各方之间的权利义务而签署的合同。投资协议是投资活动中,投资人投资一定数额的款项获得被投方企业的公司股权或合伙份额,以期获得一定的收益分成。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第十二条 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

(一)当事人的名称或者姓名和住所;

(二)标的;

(三)数量;

(四)质量;

(五)价款或者报酬;

(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

(七)违约责任;

(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本订立合同。

五、公司投资是否需要股东决议

法律分析:公司对外投资既可由董事会作出决议,也可以由股东会作出决议,具体由公司章程规定。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六条 公司向其他企业投资或者为他人提供担保,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会或者股东会、股东大会决议;公司章程对投资或者担保的总额及单项投资或者担保的数额有限额规定的,不得超过规定的限额。公司为公司股东或者实际控制人提供担保的,必须经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前款规定的股东或者受前款规定的实际控制人支配的股东,不得参加前款规定事项的表决。该项表决由出席会议的其他股东所持表决权的过半数通过。

六、有投资协议是否能认定为股东权益

法律分析:

有投资协议不一定能认定为股东权益。如果只是签了入股协议,但是没有办理工商变更,也没有缴付出资款,那么不能认定为具有股东权益。如果出资款已经缴付,已经签了入股协议,双方意思表示真实,只是没有办理工商登记,实质上就已经取得了股东的权利及义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 第二十四条

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的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

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本站点为您整理关于本文的法律热搜话题

有投资协议算非法集资吗

投资协议可以起诉吗

有投资协议书如何追回钱

投资协议有效吗

投资协议需要所有股东签字吗

签了投资协议就必须履行吗

投资协议可以不承担亏损吗

签了投资协议

投资协议跟公司签还是股东签

投资协议算合同吗

文章来源参考:【头条】2025投资协议可以起诉吗,签了投资协议就必须履行吗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我们的本网站以便快速找到!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