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察官,检察风云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柳乐一

检察官,检察风云

大家好,由投稿人柳乐一来为大家解答检察官,检察风云这个热门资讯。检察官,检察风云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检察院

近年来,陈年积案接连告破,在逃人员纷纷落网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很多人在纷纷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不忘感慨一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实际上也体现出,公平正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最近在江苏省睢宁县落网的一对夫妻,为了逃亡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甚至不惜整形换脸,但最终还是露出马脚被抓获归案。

  据媒体报道,今年清明假期期间,睢宁县公安机关在对某动物园开展例行巡查时,一名男性游客引起了巡查民警的注意。虽然该名男子的面部容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与外省公安机关通缉十年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王某高度匹配。民警立即展开行动,最终确定该名男子正是在逃人员王某,与其同行的妻子为在逃人员刘某。

  据悉,在十年潜逃过程中,王某削骨改变脸型,其妻刘某隆鼻并定制双眼皮。除此之外,夫妻二人还费尽心思变换了身份,希望以此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捕。本以为有了“易容术”的加持,便可以瞒天过海、逍遥法外,不想却在动物园游玩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在大量证据面前,王某、刘某二人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对涉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至当地公安机关。

  整形换脸、改变身份,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最终还是落入法网。真应了那句老话:正义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十年潜逃路上,二人必定是东躲西藏、寝食难安,不仅不能与家人、朋友联系,即便是日常生活也是担惊受怕。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必定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甚至是惊慌失措、仓皇而逃。我想,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必定不是二人当初所期望的那般,落网之后应该也会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吧,毕竟结束了那种如惊弓之鸟般的日子。

  王某、刘某二人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但十年时间里,那些被他们所骗的被害人,肯定是备受折磨与煎熬,明知道诈骗自己的人是谁,犯罪者却迟迟未能归案接受法律制裁。这下他们被抓获归案了,被害人心理上也能有些安慰了。当然,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尽量帮助被害人多挽回一点损失,让他们能够早日过上正常生活。

  于千万人之中,公安民警一眼就认出在逃人员,必定是对在逃人员信息熟记于心。真心给民警点个赞!


来源:检察日报

检察院是干什么的

网上最近有个视频段子,讲的是有人开了一家“假装上班有限公司”,只要花几十块钱,就能在公司待上一整天,感受真实的职场生活,中午还管一顿饭,即便没有工资,也依然有人频繁“应聘上岗”。在江苏南通,也有这么一个人,频繁应聘工作岗位,不在乎工资多少,干上一段时间就消失不见。不过,他可不是为了感受职场生活,而是盯上了老板的“钱袋子”。

  据媒体近日报道,2022年3月左右,钱某到卢某经营的装饰设计公司应聘营销岗位,自称在大公司带过营销团队,卢某遂同意让其一试。但刚到公司没多久,钱某就谎称朋友结婚急需用钱,向卢某提出借3万元周转。后钱某写下借条,双方约定了还款期限。到期后,钱某没有还款,人也消失不见。

  2022年10月,钱某又来到缪某经营的设计公司应聘营销职位。入职后,钱某谎称自己认识某小区物业人员,以帮忙打点关系拓展公司业务为由,骗取缪某3200元。几天后,钱某又以还信用卡为由,再次骗取缪某4000元。此后,钱某不再理会缪某,也不再回公司。

  2023年5月,钱某故伎重施,应聘到李某经营的门窗公司,谎称自己与某小区物业经理相熟,可介绍李某到该小区展示样品、开展活动,骗取李某3000元。之后,钱某再以有事急需用钱、可在该小区灯杆上做广告等理由,骗取李某2700元。后李某无法联系上钱某,报警求助。

  公安机关侦查发现,除上述事实外,钱某还通过以公司名义在饭店虚假签单等方式,骗取沈某等人6000余元。近期,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钱某有期徒刑一年八个月,并处罚金1.5万元。

  别人上班或是为了提升自己,或是为了挣钱生活,而钱某纯粹就是以“应聘上岗”为幌子,骗取公司老板钱财,且一而再,再而三,为了一点蝇头小利在违法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最终落得个身陷囹圄,也是咎由自取。你说,有这么多时间,花这么多心思,为什么不能找个工作踏踏实实挣点钱呢?

  当前,用工日趋多元化,不管是用工单位还是应聘人员,都应提高警惕、多加防范。特别是在签订合同或者往来资金时,要核实身份、留存证据,避免被人以有心算无心,发现情况不对时,更要及时报警求助,以免上当受骗、钱财受损。

来源:检察日报

检察机关和监察机关区别

来源:《检察日报·明镜周刊》2025年4月29日 第10880期 第5版

王宇

  近年来,陈年积案接连告破,在逃人员纷纷落网的新闻不时见诸报端。很多人在纷纷拍手叫好的同时,也不忘感慨一句,法网恢恢疏而不漏。这实际上也体现出,公平正义是老百姓最朴素的追求。最近在江苏省睢宁县落网的一对夫妻,为了逃亡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心思,甚至不惜整形换脸,但最终还是露出马脚被抓获归案。

  据媒体报道,今年清明假期期间,睢宁县公安机关在对某动物园开展例行巡查时,一名男性游客引起了巡查民警的注意。虽然该名男子的面部容貌发生了较大变化,但仍与外省公安机关通缉十年的在逃犯罪嫌疑人王某高度匹配。民警立即展开行动,最终确定该名男子正是在逃人员王某,与其同行的妻子为在逃人员刘某。

  据悉,在十年潜逃过程中,王某削骨改变脸型,其妻刘某隆鼻并定制双眼皮。除此之外,夫妻二人还费尽心思变换了身份,希望以此逃避公安机关的追捕。本以为有了“易容术”的加持,便可以瞒天过海、逍遥法外,不想却在动物园游玩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在大量证据面前,王某、刘某二人承认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对涉嫌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目前,两名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至当地公安机关。

  整形换脸、改变身份,自以为能够瞒天过海,最终还是落入法网。真应了那句老话:正义有可能迟到,但绝不会缺席。十年潜逃路上,二人必定是东躲西藏、寝食难安,不仅不能与家人、朋友联系,即便是日常生活也是担惊受怕。一旦有任何风吹草动,必定是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甚至是惊慌失措、仓皇而逃。我想,这样颠沛流离的生活必定不是二人当初所期望的那般,落网之后应该也会有种如释重负之感吧,毕竟结束了那种如惊弓之鸟般的日子。

  王某、刘某二人是咎由自取,不值得同情。但十年时间里,那些被他们所骗的被害人,肯定是备受折磨与煎熬,明知道诈骗自己的人是谁,犯罪者却迟迟未能归案接受法律制裁。这下他们被抓获归案了,被害人心理上也能有些安慰了。当然,也希望相关职能部门尽量帮助被害人多挽回一点损失,让他们能够早日过上正常生活。

  于千万人之中,公安民警一眼就认出在逃人员,必定是对在逃人员信息熟记于心。真心给民警点个赞!

  (本期坐堂 王宇)


本周刊投稿请扫码加入QQ群

检察的意思

心中有人民 肩上有道义 手中有力量

——走近17名来自检察系统的全国先进工作者

部分来自检察系统的全国先进工作者在最高检参加座谈后走出会场。

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参加这次大会的,有17名来自检察系统的全国先进工作者。他们中,有在公诉席上唇枪舌剑的“雷霆战将”,也有在未检工作中春风化雨的“护苗人”……

岁月见证初心,芳华不负使命。这17位全国先进工作者在检察岗位上经历了怎样的奋斗历程?为何能成为全国检察人员的优秀代表?从他们的检察岁月和那些不平凡又充满温情的事迹里,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办案就要敢啃“最硬的骨头”

在亲朋好友眼中,山西省忻州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副主任谢金娜是坚韧不拔的“铁娘子”。

2013年,她从一名教师成为一名检察干警,始终工作在刑事检察第一线。

她一步一个脚印,啃下了一个又一个“硬骨头”。在办理一起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案件中,因犯罪嫌疑人被采取了监视居住的强制措施,被害人家属强烈不满。谢金娜耐心细致地释法说理、严谨认真地核查证据,被害人家属的态度逐渐发生转变,最后由衷地信任检察机关。

扎根公诉一线28年,办理各类刑事案件2000余件,无一错案——这份成绩单是贵州省安顺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陈芙蓉的。

在出庭指控罗某等人黑社会性质组织案时,大家称赞她有“气场”,而这背后是她加倍的付出。在办理一起受贿案时,她首次就职务犯罪案件申请法院召开庭前会议,针对庭审不同情形准备了两套长达70页的出庭预案。

自2014年起就与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结缘,陈芙蓉不断探索创新,组建全市首支青少年法治教育队伍、建成全市首家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与打造了全省规模最大、科技感与互动性俱佳的法治教育实践基地。

在不少人眼中,上海市检察院第四检察部主任马玮玮是“法庭上对全案证据最熟悉的人”。

她办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涉案金额最大的“明天系”案、上海首起非法集资过百亿元的“申彤大大宝”案,以及涉案资金百亿级、千亿级的“善林金融”“证大系”等一批重大疑难、社会高度关注的非法集资案件。

她善于总结,构建“穿透式审查、实质性判断”指控逻辑体系,为办理“假私募”“伪创新”等犯罪案件提供范式。她还推动在上海成立全国首个检察机关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协作配合办公室,促成中央在沪和地方金融管理部门、司法机关会签七方合作协议,合力筑牢金融安全堤坝。

作为党的二十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章春燕深刻明白肩负的重托。

在办理涉未成年人药品滥用行政公益诉讼案时,她察觉未成年人滥用涉案药物与未成年人犯罪或受侵害高度关联且具有普遍性,遂部署全市两级检察院开展专项监督,借力数字建模类案监督,会同职能部门推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将右美沙芬转为处方药管制。

“不能就案办案,要把目光投射在这些案件背后的犯罪规律和影响因素上,最大化挖掘个案效能。”章春燕这样要求自己。

“希望自己在每一个案件、每一项工作任务中都不留遗憾地努力过。”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检察委员会专职委员安伟所办的上百件案件、所指导的近千件案件,无一错漏。在办理多名原省部级领导干部职务犯罪案中,她在审查案件时,对“合作经营”等新型隐蔽受贿行为的性质进行分析,直指犯罪本质,得到了相关部门认可;通过依法惩处虚增中介环节收取中介费推高地方政府债务的恶劣行为,引发相关部门对地方政府平台金融风险的高度关注,推动专项整治的开展。

她对工作的认真细致更体现在开展群众工作时。在包案办理一件刑事申诉案时,面对申诉人对不起诉的疑问,她对当地近一年62件案件进行类案分析,然后精准回应,努力用既有底气又接地气的实际行动,把检察官司法办案中坚持的客观公正变成老百姓认可的公平正义。

扎根基层,陕西省岚皋县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张树峰用执着和坚毅守护着群众身边的公平正义。办理某银行前后两任行长涉嫌重大受贿犯罪案让他尤为难忘。彼时,他的妻子正是这家银行的员工,银行领导以让妻子下岗相威胁,企图干扰办案,可他秉持公正依法彻查。

“检察办案要时刻心系群众,既关注案件本身,又关注案件中的‘人’。”张树峰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办理一起故意杀人案时,他为当事人家庭提供资金、物资帮助,一帮就是14年。

人民群众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右翼前旗检察院党组成员、第三检察部主任春华有一本检察官日记,里面密密麻麻地记着农牧民的困扰,邻里纠纷、赡养矛盾、土地承包争议……

她精通群众工作并善于创新,总结的“倾听、记明、告知、释法、办理”接访“五步法”,是化解矛盾纠纷的“金钥匙”。

这位来自草原的基层检察官,积极为群众提供“双语”法律服务,足迹遍布科右前旗1.7万平方公里的228个嘎查村,把“检察为民”的春风送到草原最深处。

一名当事人多年后再次遇到四川省南充市检察院第一检察部主任张晓波时,坚持要把一块豆腐送给这位清清白白、一心为民的检察官。

为解决房产证办理难题,他一次次听取群众意见,一次次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最终,开发商配合购房者上缴税款160余万元,350余户购房者顺利拿到不动产权证书。在办理一起非法集资案时,他带领专案组依法解决法律问题,协助政府盘活楼盘,为群众跨省追回集资款3000万元……

一双手托着从云海中跃出的旭日,是云南省云县检察院第二检察部主任杨莎莎为“沧江明珠未检工作室”设计的Logo。“用法治阳光照亮孩子们的前行道路,守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她对设计初衷这样解释。

从事未检工作以来,她创建了临沧市首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室,推动建成全市首家“未成年人观护帮教基地”,开启了涉罪未成年人“帮、学、矫、察”全方位观护帮教新模式。

截至目前,她带领办案团队分级干预、精准帮教212名罪错未成年人回归社会,为82名被害未成年人提供多元化社会救助。

说起和孩子打交道,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检察院第七检察部主任付冬梅同样有发言权,曾被最高检评为五个未成年人检察工作优秀团队之一的“冬梅姐姐”团队便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多年来,付冬梅与教育部门沟通协调,共同实施督导制、通报制、谏职制“三制工程”,逐步建立起以一个未检专门机构、“三制工程”、“受、捕、诉、监、防、帮”六位一体工作模式为依托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和挽救帮教涉罪未成年人的“136护花工程”,还创造性打造全方位、立体化的“刑事+N”一体化综合履职办案模式。此外,她积极推动牡丹江市检察院与牡丹江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联合建立挽救帮教基地,有效地解决了涉罪未成年人帮教难、安置难、就业难和再犯罪的问题。

河南省卢氏县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主任马玲玲,同样是一名怀揣着使命与担当的未检检察官。

在办理一起涉性侵案件中,她在对犯罪嫌疑人快捕快诉的同时,对被害女孩开展心理疏导,帮助她走出生活困境。针对两家接诊医院均未落实强制报告制度的情况,该院及时制发检察建议,推动会签文件,明确对强制报告制度落实不到位者进行追责。

为更全面守护未成年人,她成立了集司法办案、教育帮教、心理咨询、法治教育为一体的“玲玲工作室”,自2019年以来为未成年人开展心理测评、心理疏导60余次,29名未成年人经帮教改过自新,17人考上中专或大学。

匡扶正义须有过硬本领

扎根基层一线的22年里,山东省滕州市检察院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刘玲经历了公诉、未成年人检察、政治部等多个岗位的锻炼。

2017年,她成为一名公益诉讼检察官。作为检察公益诉讼制度的亲历者、实践者,她始终秉持“没有路,那就闯出一条路”的信念,在参与办理“南四湖专案”时担任“主力军”“急先锋”,办案数量名列全省前茅。

专案办结后,她持续做实“后半篇文章”,助推收缴2833万元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金,推动建立氟化物处理站、南四湖流域生态修复基地等,同时,她将办案各环节形成的法律文书制作成样本,为“九龙治水”类案件办理提供范本。

福建省晋江市检察院党组成员、第一检察部主任吴雅芳从检24载,始终奋战在基层检察一线。

面对精神障碍患者综合治理这一难题,她推动成立专项工作组,联合卫健部门、残联在全国率先建立涉案精神障碍患者就业帮扶机制。

她爱拼敢闯、韧劲十足,2015年,她从零起步,带领团队打造“海陆空”一体化生态检察模式,全方位推进生态检察“晋江样本”的构建。

广西壮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委员、第一检察部主任刘军辉,多年来始终坚守在守护祖国南疆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一线。

他积极探索创新,通过数字赋能非羁押监管,助力南宁、北海、贺州等地搭建非羁押措施适用智能监管平台;在指导办理尹某等人诈骗立案监督案时,他依法监督公安机关立案,成功打掉了一个长期盘踞桂林的恶势力犯罪集团。

提起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检察院党组成员、政治部主任谭玉文,“拼命三郎”是大家对他的一致印象。

面对千头万绪的检察事务,他想得早、想得到、想得细,事必躬亲,一抓到底,在从事办公室工作的28年里,基本保持零失误。

他敢想敢干,牵头打造全市首个长江生态检察官综合履职办案基地;参与研发的“民间借贷案件利息个税类案法律监督模型”和“督促追回不应纳入统筹支付的医保基金行政违法监督模型”在全国推广;打造“实话石说”检察文化品牌与“石长守护”党建业务融合品牌。

从检15年,广东省珠海市检察院第五检察部副主任张玲主办、参办的各类案件1500余件,无错案、无瑕疵。

在办理一起住建领域行政检察专项监督案件时,针对建设工程未竣工验收备案即交付的行为,她调取线索7309条,筛查114件,立案96件,不仅指导各区检察院向住建部门制发检察建议,还拓宽思路,分析普遍性及突出问题,以专题分析启动监督,主动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等多方支持,最终实现了双赢多赢共赢的效果,为同类案件办理提供了范例。

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汤恒明是安徽有名的跨界“四大检察”的业务专家。

在办理最高检、公安部挂牌督办的“10·12”“1·26”跨省倾倒固体废弃物污染长江生态环境系列案件时,他带领办案组两个星期内审查卷宗76本,最终解决了责任主体、损害赔偿范围、责任类型划分等一系列办案难题。

在办理一起安徽省扫黑办挂牌督办的涉黑案件中,他和专案组从800多份银行转账记录中查到某企业最初的注册资金来源于涉黑财产,解决了该案组织者、领导者的认定,涉案财产处置等难题,成功起诉57名被告人。

记者手记

检徽的荣光

4月28日的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17位检察系统的全国先进工作者身着检服参加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检徽因为他们而更加荣光。

这些先进工作者,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不平凡的篇章。你或许不知道他们的默默付出,但他们用耐心、智慧、担当,守护着法律的尊严,捍卫着社会的公平正义。他们为何能成为榜样?因为他们心中有人民,肩上有道义,手中有力量。

作为记者,我试图用镜头和文字捕捉他们的共同特质,却发现:真正的检察官,从来不是单一的符号。接触他们就会发现,他们既能冷静地讨论“排除非法证据的技术标准”,也会因当事人的一句感谢而红了眼眶。

或许这就是法治文明的隐喻:理性是骨架,而人文关怀是血肉。当我们在法典中寻找条文时,更加敬重那些把法律背过雪山、送进帐篷、写进孩子心底的法律人。

(检察日报 文字记者:郭荣荣 摄影记者:闫昭)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检察官,检察风云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