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险提前续保日期是按原来的吗,车险提前续保的6大好处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汪昭

车险提前续保日期是按原来的吗,车险提前续保的6大好处

大家好,由投稿人汪昭来为大家解答车险提前续保日期是按原来的吗,车险提前续保的6大好处这个热门资讯。车险提前续保日期是按原来的吗,车险提前续保的6大好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车险提前续保日期怎么算

车险续保的最佳提前时间通常为30至60天,具体需结合所在地区政策及保险公司规定。多数地区允许车主在车险到期前30天内办理续保,但部分城市(如北京、上海)支持提前90天续保,建议通过保险公司APP或客服查询当地政策。提前续保的优势明显:

一是避免因遗忘或手续延迟导致脱保风险(脱保期间事故无法理赔,且重新投保可能面临保费上浮);

二是可充分利用保险公司推出的早鸟优惠(如折扣、返现、赠礼等),部分优惠活动仅限提前续保用户;三是预留充足时间对比不同保险公司的报价及保障方案,优化性价比(尤其是商业险条款差异较大时)。

需要注意的是,若车辆在上年度有未处理的事故或违章记录,建议提前处理完毕再续保,以免影响保费计算。综合来看,提前30-45天是较为稳妥的选择,既能享受优惠,又可规避突发情况导致保障中断。

车险提前续保后出险算哪一年

本报讯(记者 马向敏)记者3月14日从省保险行业协会获悉,我省车险政策有调整——从3月18日18时起,我省车险保单出单日距离保单起期最长由以往的“不超过90天”,调整为“不超过45天”。这意味着山西地区的保险消费者,此后最早可在车险到期日前45天进行提前续保。

本次调整涉及山西地区所有经营车险业务的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涵盖全渠道的交强险及商业车险业务。同时,平台调整涉及两方面,一是投保查询时间,将“允许起保日期在当前日期之后的天数”由90天调整为45天;二是签单时间,将“签单日期不能早于起保日期N天配置项”由90天调整为45天。

现实生活中,不少有车一族在车险到期前两三个月甚至更早的窗口期内,都或多或少地遭遇过保险公司的“电销”骚扰,损害了用户体验;一些保险销售人员也会在此期间内借助各种节假日等理由搞促销,扰乱了市场秩序;在三个月的新旧车险重叠期,也可能出现重复出险的现象等。此次调整车险提前续保时间,可以有效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责编:褚嘉琳、candy)

车险提前续保出险了怎么算

保险销售人员借助各种理由搞促销,不免存在虚张声势之嫌。实际上,有时在规定时间内续保并不影响优惠,匆忙续保反而提前占用了客户的资金。

自3月19日起,山西省机动车辆保险提前续保周期由90天调整为45天,此举引发关注。

众所周知,开车上路必须为爱车投保车险。然而,有的车主却因种种原因,错过续保期限,导致车辆在路上“脱保”“裸奔”。在无车险保障之下发生需要担责的交通事故,无论是车损还是人伤及其他赔偿,都需要车主自负。其中的交强险如果“脱保”,还会面临双倍处罚,并扣留车辆。给车辆提前续保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全国绝大多数地方的商业车险续保可允许提前90天,虽能让车主有更长的考虑、选择期,商量的余地更大,但其负面影响也不容小觑。车险公司为了争夺客户,或防止客户流失,一般都会在车险到期前两三个月内,不断地打电话给车主报出所谓的优惠价,希望车主投保或续保,让很多车主饱受电话推销的骚扰,损害了用户体验。在3个月的期限内,保险销售人员也会借助各种节假日等理由搞促销,不免存在虚张声势之嫌。实际上,有时在规定时间内续保并不影响优惠,匆忙续保反而提前占用了客户的资金。

此外,车险报价是在不断进行动态调整的,可以提前续保的周期越长,同一辆车的车险报价差别就可能越大,容易引起车主的困惑或误解。

基于上述问题,山西省将车险提前续保周期由90天改为45天。目前也有个别省份可以提前30天或60天续保。这样的续保周期调整,无疑有利于维护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规范车险市场销售行为,促进车险业务持续健康发展。网络时代,车主与保险公司的联系很方便,续保周期完全不需要那么长的时间。

车险提前续保有优惠吗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7月21日电 (李自曼 实习生 张舒毓)“一天五六个电话,车险续保太可怕”“车险到期,被骚扰到爆炸”“求求了,求求保险销售不要再打电话了!”……在社交平台上,不少用户吐槽自己被保险公司催促续保的经历。

临近车主车险到期前,保险公司一般都会提前提醒车主续保,以防车辆脱保,为车主带来损失。但接二连三的推销电话,让车主们不堪其扰。车主电话是如何流入推销员手中?续保骚扰电话何时休?

车主半个月接30多通电话

“我的车险大概7月底才到期,最近半个月每天都有骚扰电话打过来,多的时候一天接到5个卖车险的电话。还有早上五六点打电话的。”上海车主刘雅(化名)说,其中有些电话是同一家保险公司多个推销员打的。她粗略统计,半个月已接了30多通,现在看到陌生号码都不接了。

北京车主张晴(化名)向中新经纬透露,近期她的车险即将到期,之前投保的保险公司有六七个不同的业务人员打电话让她续保。“提前提醒续保可以理解,但是天天接到续保电话让人受不了。”张晴说。

车主一天内连续接到多通车险续保电话 受访者供图

为何在临近续保前,车主会遭到推销员的电话“轰炸”?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保险系副教授李文中分析称,这是因为车险已经成为车主必备金融产品,车险到期之后他们一般都会再次购买保险。因此,车险销售人员此时联系车主销售的成功率最高。

中新经纬采访多位车险推销员了解到,车险推销电话频繁背后,是车险业务员的KPI焦虑。

“公司有规定,每天通话时长达到100分钟,新人三个月要实现39000元的保费。感觉好难,都想辞职了。”车险代理人小赵(化名)说,每天都有通话时长要求,公司给出名单,打不满不能下班。

大型财险公司从业人员刘力(化名)告诉中新经纬,在车险到期前,为避免车主脱保,保险公司都会提前1个月左右给车主打电话提醒其续保。按道理来说,若车主曾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过,该保险公司系统内就会留存车主电话,业务人员会根据车主车险保单期限来提醒车主续保。有的业务人员会登记好自己的客户,定期维护。而有的因为业务人员离职等原因,车主的保单则可能会分派到收展部或其他售后管理部门,这时就可能出现不同业务人员打电话给车主的情况。

“车险业务竞争大,为了业绩很多推销员可能提前两三个月就开始给车主打电话。若车主接到不同保险公司的车险推销电话,不排除电话信息被泄露的可能。

但保险公司内部一般对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有严格要求,从保险公司流出去的可能性并不大。”刘力说。

李文中告诉中新经纬,保险公司轰炸式电话推销说明当前车险市场竞争激烈。但是,这种销售方式不仅扰乱了车险市场秩序,也侵犯了消费者的权益。他还认为,上述行为显然违反了《民法典》相关规定,侵犯了消费者的安宁权。

原中国保监会公布的《关于规范财产保险公司电话营销业务市场秩序禁止电话营销扰民有关事项的通知》也要求保险公司加强呼出管理,杜绝电话扰民,并对违反规定的保险公司予以处罚。

一块钱1条,供应无上限

曾有多年电销中心管理经验的张志(化名)告诉中新经纬,保险公司电销中心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收集客户信息,建立自己的数据库。他们会要求业务员,每天呼出至少30通电话,来筛选有购买潜力的客户。

“我们最早的电话数据,一部分是从公司业务员内部收集的,如业务员自身的通讯录名单以及之前给公司打过电话,留存在公司系统中的电话。还有一部分是从第三方渠道引入的。”张志说,拨打第三方引入的电话号码时,他们会以免费赠送保险的名义收集客户信息,如果客户接受赠险,说明对保险不排斥,公司会对此进行标注,后续再向其推销。

在某二手交易平台上,中新经纬使用指定关键词检索时发现,一些商家在商品简介中声称可以提供电话单,有的则是主要销售智能电销机器人,附赠电话单。随即,中新经纬以用户身份咨询相关商家。

一位售卖大数据资源的商家向中新经纬表示,可以根据客户需要,帮客户截取指定App和小程序的活跃用户电话号码。如果客户做车险,可以帮助截取车企的车主App、小程序,保险公司App等用户的电话,保证截取的都是真实用户,但只截取电话号码,不提供个人信息。一条电话号码1元,5000条起售,暂没有上限,后续如果长期合作,价格会有优惠。

该商家解释称,因为车主App、小程序,保险公司App这些基本是用户主动授权使用电话号码,所以能够保证真实性。

另一位智能电销机器人的销售人员表示,只要购买了他们的智能电销机器人,便可以无上限提供车主电话单。他们公司有专门的话单采集团队,是利用爬虫技术在全网采集的一手话单,质量非常高。

该销售人员称,售卖的智能电销机器人,精通车险营销话术,而且话术采用真人录音,可以回复消费者的多种问题。若有需要,可以帮助客户定制营销话术。

收费方面,包含机器人费用和通话费用。个人使用,一年最高1980元,可以同时保证3个机器人同时呼出电话。企业使用,一年最高8000元,可以同时保证20个机器人同时呼出电话。通话费为0.14元/分钟,接通计费。

“每个月上万条不成问题,用完了随时管我要。用了我们的系统能大幅提升销售业绩,我们已经服务了7000多客户,尽管放心。”该销售人员说。

对此,某保险科技公司首席科技官告诉中新经纬,如果车企或者险企App、小程序不做页面加密,一些机构或者个人通过爬虫是可以抓取用户电话号码。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爬虫操作或涉及违法违规,一些公开网址一般不反对爬虫。不过大部分网站都有反爬虫功能。

李文中告诉中新经纬,能够接触和掌握到车主投保信息的机构较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汽车修理厂和车辆登记管理机关等都有可能。这些信息有些是以双方信息共享合作的方式获取,也有可能是这些机构的内部工作人员出自私利而非法出售,还有可能是信息平台存在缺陷被不法人员非法获取后出售,当然也有可能是消费者自己提供或无意泄露的。

“不管如何,保险公司获取客户信息应当遵守法律规定,通过正当渠道获取,且应当正确地、规范地使用相关信息。”李文中说。

北京升才律师事务所律师闫晓玲对中新经纬表示,随意泄露在工作中获取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或非法获取他人信息,均属于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构成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遭到骚扰可进行号码保护

对于车险续保推销、用户个人信息保护等问题,平安产险相关负责人11日对中新经纬表示:“我公司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坚持依法合规经营,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密的相关规定,不会向任何第三方泄露用户信息,持续强化电话销售行为管理,尊重客户意愿,避免对消费者造成骚扰,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太保产险相关负责人对中新经纬表示:“我司严禁购买客户信息的行为。公司严格遵守个人信息保护法相关要求,按照个人客户信息授权工作流程,在查询、报价、承保、理赔、享权等分场景开展客户信息授权提示,在客户知晓并允许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咨询、销售、理赔、服务等保险服务。客户信息在有授权的前提下,基于服务场景会在公司内共享,比如跨区域客户享权服务等。客户投保时对接的代理人,我司系统内有信息记录。”

中新经纬在采访过程中发现,很多车主在遭遇电话骚扰后没有投诉或者维权,一方面是因为不知道如何投诉,另一方面,解决电话骚扰、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有一定难度,收集证据需要时间,车主不愿耗费过多精力。

那么,消费者在遭遇续保电话骚扰问题后,该如何处理?9日,中新经纬以消费者的身份致电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官方客服。三家公司客服人员均表示,若客户不想被业务人员继续打电话联系,可以在客服部登记牌号等个人信息,他们反馈到业务部门,在确认车主信息后,可以进行号码保护,避免业务人员再次拨打此电话。但具体的情况,需要以相关部门核实到的信息为准。

中新经纬查阅资料发现,对于遭到保险推销电话骚扰的情况,消费者可以拨打金融消费者维权热线12378进行投诉。

李文中认为,若想进一步治理车险电销骚扰,首先,国家相关法律制度和监管规则都是有的,重要的是全面地落实与执行。其次,消费者也需要加强自身信息保护,注意避免泄露个人信息。再者,消费者还应当用技术和法律手段保护自身免受骚扰,一方面把骚扰电话拉黑,降低被骚扰的可能,另一方面要做好记录向保险监管部门投诉。

作者:李自曼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车险提前续保日期是按原来的吗,车险提前续保的6大好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