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还款后征信多久恢复,逾期还款方案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法律普法百科 编辑:皮然

逾期还款后征信多久恢复,逾期还款方案是真的吗还是假的

大家好,由投稿人皮然来为大家解答逾期还款后征信多久恢复,逾期还款方案是真的吗还是假的这个热门资讯。逾期还款后征信多久恢复,逾期还款方案是真的吗还是假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逾期还款后果是什么

来源:【厦门日报】

家住海南省海口市的肖先生最近在贷款购房时被拒,原因是3年前的贷款逾期记录。近日,肖先生向本报市民热线5589999反映了这一情况。他说,这笔贷款是由厦门国际银行提供的,由于某些特殊情况,他未能按时还款,导致个人征信报告上出现了18次不良记录。

肖先生说,银行当时并未主动向他提供任何纾困措施,并且在多次逾期发生时也未及时通知他,“希望银行能够帮助我解决征信修复的问题”。

AI制图

讲述

6年前贷9.2万元 被中介扣下3.4万元

2019年,肖先生因购车需求向银行申请贷款,但遭到拒绝。随后,他通过一家贷款中介向厦门国际银行申请了9.2万元的贷款。然而,实际到手的金额仅5.8万元左右,中介以“服务费”为名扣除了3.4万元。实际上,厦门国际银行在海南没有设立网点或分支机构,肖先生也不清楚是如何从银行拿到这笔贷款的。

根据合同规定,肖先生需在三年内分期偿还本金和利息。肖先生说,从2019年到2022年,其间由于疫情的影响,他多次未能按时还款,但最终都结清了,累计还款金额达到11万余元,“如果不考虑中介收取的‘服务费’,仅与实际获得的本金相比,我的利息支出已经高达6万多元。”

逾期还款征信受损 时隔三年才知道

今年5月6日,肖先生申请房贷时,才发现自己的征信报告显示18次逾期记录,全部来自于厦门国际银行的这笔贷款。3年前,肖先生就已将贷款还上了,没想到这笔贷款仍是横在他生活中的一块“绊脚石”。

肖先生说,3年来,他完全不知道这18次逾期记录的存在,银行既没有给他打电话提示,也没有通过短信方式告知。他对此感到十分困惑,认为银行在逾期提醒和客户服务方面存在疏漏。“由于特殊的原因,我虽然面临经济困难,但始终尽力还款,并希望银行能够给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然而,银行在逾期记录登上征信的处理和告知上显然没有尽到应有的责任。”

“按道理,我的逾期情况应该适用于当时的征信权益保障的政策。”肖先生不解地说,为什么银行当时没有主动为他适用纾困政策,甚至连及时告知也没有做到。

回应

还款义务在借款人 修复征信要按规定提交材料

记者就此事致电厦门国际银行客服。客服表示,客户还款出现逾期,银行一般不会电话通知。“因为办理贷款时就有签订协议,约定借款人于什么时候还款,如果还款日当天没有完成还款,就算逾期。”客服强调,“借款人有义务知道自己的还款日。”

客服说,还款一旦发生逾期,个人征信记录上将留下痕迹。若希望修复征信记录,客户必须亲自提交申请,并与银行的指定工作人员取得联系。客户需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如果文件符合相关要求,银行方面将在大约7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并给出结果。若客户提交的材料不完整或有误,审核过程将会延长。

关于征信恢复的具体条件,客服表示,银行遵循的是中国人民银行的相关政策。详细情况只有在贷款人亲自与经办人员沟通后才能完全了解。

本报记者介入后,肖先生与厦门国际银行取得了联系。肖先生告诉记者,银行向他说明了相关政策,指导他准备所需材料,但并未保证征信记录能够100%修复。

提醒

征信记录和还款情况 本人应及时关注

去年12月,金融监管总局提醒广大群众,警惕不法贷款中介诱导可能带来的风险,切实增强防范意识。确有融资需求的,请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咨询,依据贷款规定办理相关手续,保护自身权益。高额息费导致还款压力大,消费者若无稳定的资金来源,通过借新还旧、高息过桥垫资等方式,不但不能缓解债务压力,还可能造成资金链断裂,陷入更大还款压力的困境。

北京康达(厦门)律师事务所律师张翼腾提醒,申请贷款时,一定要选择正规渠道和机构,避免被不法中介所欺骗。同时,在还款过程中也要时刻保持警惕,及时关注自己的征信记录和还款情况,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损失。

厦门晚报记者 朱惠嫣

本文来自【厦门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逾期还款等负面信息不是永远记录在个人的信用报告中的

因借款人未能按时还款

银行主张全部借款提前到期

要求借款人一次性清偿全部贷款

法院会怎样处理?

2017年4月,张某以其家庭成员何甲、何乙名下一套房产(下称涉案房产)作抵押,与A银行签订《个人借款/担保合同》(下称涉案合同),约定张某向A银行贷款本金60万元,借款期限120个月。

涉案合同签订后,A银行按照约定发放贷款60万元,张某一直按期偿还贷款,但从2022年12月开始,张某出现逾期还款情形;截至2023年4月,张某连续三期以上没有按时足额还款。A银行遂向法院起诉,主张全部借款提前到期,要求张某一次性清偿全部贷款本金并支付利息、罚息、复利等共计29万余元;确认其对处分涉案房产所得价款享有优先受偿权。

法院审理

本案系金融借款合同纠纷。A银行、张某、何甲、何乙签订的涉案合同是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合法有效,对各方均具有约束力,张某应当按照约定及时清偿到期借款本金及利息。

经查,张某在2017年5月至2022年11月期间均能够如期还款,基本未出现逾期的情况,历史还款记录反映出张某确实具有较好的诚信基础。后张某经营出现困难,其积极与A银行工作人员进行沟通,并偿还部分欠款,以期望涉案合同能够继续履行。何甲、何乙也提供证据证明积极帮助张某筹措资金,说明张某及其家人并未消极对待涉案债务。同时,A银行于2023年5月22日发送催收短信载明逾期欠款约16000元,张某于2023年5月26日、27日、28日存入扣款账户19600元,也反映出其在A银行催收下具有积极还款的行为,并且在庭审前已全部清偿到期欠款本息。

综上,法院认为,虽然张某存在违约的事实,但相关证据证实张某具有强烈的还款意愿并具备相当的还款能力;且涉案借款以房产作为抵押物,借款安全风险并未显著增加;现到期借款本息均已清偿完毕,A银行尚不存在违约损失,涉案合同应具备继续履行的条件。

据此,法院依法判决驳回A银行全部诉讼请求。该判决已生效。

法官说法

银行借款加速到期条款关乎银行与借款人之间在发生违约情形下的利益重大调整,银行作为金融机构,在借款合同签订和履行过程中始终处于优势地位,因此在适用加速到期条款时,理应适当考量双方的权利义务,坚持严格责任原则,以尽可能保障借款人的期限利益。因此,法院不宜“一刀切”地按照合同约定宣布借款加速到期,以防止机械司法可能造成的实质不公。

在借款人短时间面临还款困难的情况时,银行应结合借款合同的履行情况、借款风险性及是否影响到合同目的实现等因素综合考量,适当给予借款人继续履行合同的机会,营造和谐友善的交易环境。同时也提醒各借款人,“量入为出,理性借贷”,在签订借款合同前,应当审慎评估自身收入水平、还款能力,避免过度借贷。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六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公平原则,合理确定各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五百零九条 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作者:张会

综合:盐田区法院、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

来源: 山东高法

逾期还款违约金的法律规定上限

【案情摘要】

2019年3月15日,被告B通过网上信用贷款系统提交个人身份信息进行贷款申请,原告A线上审批通过被告的贷款申请。合同约定,借款人为B,贷款人为A,贷款人同意向借款人提供循环贷款。被告B贷款申请获得的审批额度为42 000.00元,申请额度期限为12个月,被告B申请借款金额为40 000.00元,利率值为6.90%,贷款用途为日常消费,还款方式为规则还息,到期还本息,还款周期为每月。同日,原告A将40 000.00元贷款发放至指定的被告账户。后,被告B未按期偿还本息,截至2020年11月17日,被告尚欠原告借款本金39 703.35元,罚息2 819.01元,本息共计42 522.36元。


【法官说法】

B与A通过网上信用贷款系统签订的网络循环贷款合同合法有效,应予以确认,双方均应按照约定履行各自的合同义务。合同签订后,原告A按约履行了贷款的发放义务,被告B未按合同约定偿还借款本息,构成违约,应承担清偿借款本息的民事责任。A要求B偿还借款本金39 703.35元并支付截至2020年11月17日的利息罚息2 819.01元及自2020年11月18日起至借款本息还清之日的利息罚息的诉讼请求,予以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第六百七十四条 借款人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支付利息。对支付利息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借款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借款期间一年以上的,应当在每届满一年时支付,剩余期间不满一年的,应当在返还借款时一并支付。

第六百七十六条 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


来源:淄博市淄川区法院

编辑:孙佳

逾期还款违约金

来源:济南中院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

为了不还钱

有些“老赖”能装晕、能编故事、能说消失就消失

但这样就不用还钱了吗?

法律绝不容许!

看!12大惩治失信人的手段

让他们寸步难行!

01

唯一住房法院可拍卖

以为名下只有一套房就能躲过执行?失信被执行人都醒醒吧,2015年法律作出新规定,只要满足三个条件,唯一住房照样能被执行:

一、对被执行人有扶养义务的人名下若有其它可以满足生活必需标准的房屋时,被执行人名下的“唯一住房”可供执行;

二、执行依据生效后,为逃避债务转让名下其它房屋致使目前将要执行的房屋成为其“唯一住房”的,此时该“唯一住房”可供执行;

三、申请执行人按照当地廉租住房保障面积标准为被执行人及所扶养家属提供居住房屋;或者房屋进行拍卖、变卖或抵债后,同意参照当地房屋租赁市场平均租金标准从该房屋的变价款中扣除五至八年租金。

02

查封、冻结支付宝账户

很多狡猾的失信被执行人将资金转入支付宝等网络账户,然后以银行卡没钱来忽悠法院。但现在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网络虚拟交易账户中的资金也属于法院可执行的被执行人财产范围,一旦成为失信被执行人,无论是网上订票、还是出行等必将受限。

03

网上冻结、划扣财产

2016年2月起,人民法院和金融机构通过网络方式发送电子法律文书,接收金融机构查询、冻结、扣划、处置等的结果数据和电子回执。现在,执行法官鼠标一点就能对失信被执行人在全国4000多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金融财产查得到、冻得住、扣得了。

04

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同步芝麻信用

2015年7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与芝麻信用签署《合作备忘录》。进一步加大对失信被执行人的信用惩戒力度,包括扩大信用惩戒范围、加大消费限制内容等。

例如,芝麻信用将限制失信被执行人购买G字头动车组列车全部座位、其他动车组列车一等以上座位;同时加大对单位被执行人及其相关责任人员(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影响债务履行的直接责任人员、实际控制人四类责任人员)的信用惩戒,如信用分降低。通过网络等渠道,全面限制失信被执行人。

05

不得担任老板、高管

从2017年12月起,凡因有偿还能力但拒不偿还全部或部分到期债务而被全国各级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自然人,将受到信用惩戒,不得在全国范围内担任任何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

06

失信被执行人车辆不能上高速

失信被执行人名下的车辆只要行驶上了高速,就将被现场扣留,由高速执法移交法院处理。

07

水陆空限制失信被执行人出行

不能买飞机票;不能买列车软卧和轮船二等以上的舱位;坐不了高铁和动车一等座;买不了代步私家车,失信被执行人的水陆空出行都将受阻!

08

禁止高消费

想住星级以上的宾馆、酒店?想去高尔夫球场等场所任性消费?想去旅游、度假?想向银行申请信用卡和贷款?通通都不行!

09

子女不许上重点私立学校

一人成失信被执行人,家人也要受牵连!尤其是子女,将无法就读高收费私立学校。

10

限制炒股、买房、出境

2017年1月21日,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和最高人民法院牵头,人民银行、中央组织部等44家单位联合签署的《关于对失信被执行人实施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对外发布,限制老赖炒股、出境及购买不动产等。

11

养老金可直接划扣

被执行人应得的养老金应当视为被执行人在第三人处的固定收入,属于其责任财产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之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冻结、扣划。但是,在冻结、扣划前,应当预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抚养家属必须的生活费用。

12

最高判刑7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再三提醒

为了自己、为了家人

不要成为失信人!

本文到此结束,希望本文逾期还款后征信多久恢复,逾期还款方案是真的吗还是假的对您有所帮助,欢迎收藏本网站。

喜欢的

也许您对下面的内容还感兴趣: